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决策评价
1
作者 曹广庆 王永梅 +4 位作者 吴树明 张希全 周敏 刘瑞芳 刘晔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10期29-30,共2页
对46例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应用TEE在心脏外科手术决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未出现与TEE应用的相关并发症;在TEE帮助下,14例患者修正了术前诊断,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一般性干预,21例患者进行了决策性... 对46例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应用TEE在心脏外科手术决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未出现与TEE应用的相关并发症;在TEE帮助下,14例患者修正了术前诊断,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一般性干预,21例患者进行了决策性干预。由此得出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TEE可以帮助术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行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术中监测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宋光民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554-556,共3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Batista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东哲 陈立波 +2 位作者 熊少伟 宋惠民 宋光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1(ET 1)对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肺动脉高压 (PH)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儿童 3 0例为对照组 (A组 ) ;3 0例肺动脉压正常的CHD患儿为B组 ;3 0例CHD并PH患儿为C组。采用硝酸还原法对其血...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1(ET 1)对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肺动脉高压 (PH)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儿童 3 0例为对照组 (A组 ) ;3 0例肺动脉压正常的CHD患儿为B组 ;3 0例CHD并PH患儿为C组。采用硝酸还原法对其血清NO+ 2 /NO+ 3 、放免法对其血浆ET 1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B组血清NO+ 2 /NO+ 3 浓度较A组明显增高 ;C组血清NO+ 2 /NO+ 3 浓度较A组低 ;无论是否并PH ,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血浆ET 1浓度均增高。结论 血清NO+ 2 /NO+ 3 浓度和血浆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血清检测
下载PDF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敏 梁翠平 +1 位作者 谷兴华 吴树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1-913,917,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术后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术前合并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27例,应用Swan-Ganz导管动态监测术后动脉血压(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术后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术前合并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27例,应用Swan-Ganz导管动态监测术后动脉血压(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出量(CO)、氧合指数(PO2/FIO2)等。术后雾化吸入硝酸甘油4μg/(kg.min),分别于在吸入硝酸甘油前(基础值)、吸入后5、10、30 min和1 h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雾化吸入硝酸甘油5、103、0 min1、h后MPAP、PVR均较吸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01),CO和PO2/FIO2则较吸入前明显增加(P<0.05),而HR、MAP、CVP、PAWP与吸入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降低肺动脉压力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器 高压 肺动脉 吸入治疗
下载PDF
川芎醇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昌来 张祥玉 +4 位作者 赵清军 宋惠民 邵军 吕立红 尹金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1,177,共3页
关键词 川芎醇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剂量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美明 吴树明 张希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抗凝剂量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以指导病人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方法:抽取4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按性别进行分组,分别将抗凝剂量与体重及体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有相关性者建立回归方程,... 目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抗凝剂量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以指导病人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方法:抽取4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按性别进行分组,分别将抗凝剂量与体重及体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有相关性者建立回归方程,指导临床用药。结果:女性病人抗凝剂量与其体重及体表面积均有直线相关性(r=0.6371,P=0.001,及r=0.5586,P=0.01),男性病人抗凝剂量与体重及体表面积相关性不明显。对女性病人抗凝剂量与体重及体表面积分别建立回归方程,指导用药,方法可靠。结论:女性病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剂量与体重及体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可用以指导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男性病人抗凝剂量个体差异较大,抗凝剂量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术后早期 剂量 女性病人 体表面积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重 指导 个体差异 结论
下载PDF
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供 李守先 +3 位作者 于建华 巩性军 黎莉 张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4-45,49,共3页
目的:探讨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于三尖瓣成形或换瓣术同时,进行房室旁道的心外膜标测定位和外科切割术,其中3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采用低温体外循环... 目的:探讨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于三尖瓣成形或换瓣术同时,进行房室旁道的心外膜标测定位和外科切割术,其中3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结果:10例患者心外膜检测检出13条旁道,术后1例心动过速复发,外科手术成功率为92.31%;3例采用不停跳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外科手术可同时治愈2种疾病,不停跳手术方法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预激综合征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200例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袭洁 马增山 +3 位作者 孙厚荣 吴树明 江巨棋 刘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200例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92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室间隔缺损36例,二尖瓣病变66例,左房黏液瘤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ECC采用浅、...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200例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92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室间隔缺损36例,二尖瓣病变66例,左房黏液瘤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ECC采用浅、中低温,186例行股动、静脉插管,14例行股动、静脉及右颈内静脉插管。119例患者ECC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引流。107例手术采用含血停搏液灌注法心肌保护,心脏不停跳93例。结果 200例患者除1例术中死亡外,其余全部痊愈出院。ECC时间38~279(112.4±31.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5~170(89.2±26.8)min。术后5~20 d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满意。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ECC是安全、可行、微创的,ECC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结构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供 巩性军 +2 位作者 钟明 朱慧 张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肌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慢性房颤患者10例,对照组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颤患者左右心房内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左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采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法测... 目的:研究心房肌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慢性房颤患者10例,对照组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颤患者左右心房内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左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采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结果:房颤患者心房内径扩大犤左房(63±11)mm;右房(64±14mm)犦;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节长短不一,结构模糊,线粒体丛状聚集,嵴异形明显,糖原聚集,润盘扭曲,肌浆网肿胀、破裂;心房肌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330±770)μg/mlvs(302±31)μg/ml,P<0.01)犦。结论:心房肌结构重构可能在慢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是慢性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收缩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房颤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显微镜检查 投射 光谱法 X线发射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和紧急处理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长宪 郭兰敏 +6 位作者 宋惠民 张供 张延安 王维 王须键 信鸿雁 霍玉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脏复苏 紧急处理措施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术后气道护理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邱英 郑延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术后气道护理策略。方法对2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行矫治心血管畸形术,同时2例行气管重建,1例放置气管支架,其余患儿未处理气管。术后加强有创通气护理、无创通气护理,保持患儿镇静,...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术后气道护理策略。方法对2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行矫治心血管畸形术,同时2例行气管重建,1例放置气管支架,其余患儿未处理气管。术后加强有创通气护理、无创通气护理,保持患儿镇静,注重体位护理及气道管理。结果患儿术后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4-139(51.0±18.0)h。11例气管导管拔管后出现烦躁、吸气困难,给予开放气道、镇静及雾化吸入,其中8例患儿症状缓解,另3例需要CPAP辅助通气。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随访5-37(21.0±5.2)个月,1例术中放置气管支架患儿术后1个月突然死于气道大出血,生存患儿中3例仍有活动后气喘,其余患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术后细致周密的气道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气管狭窄 呼吸道护理 镇静 体位护理
下载PDF
同种带瓣主动脉片修补心内分流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家立 李守先 +1 位作者 张广福 姜冠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同种带瓣主动脉补片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中对右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补片修补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内缺损 10例。平均肺动脉压 5 5~ 98mm Hg(... 目的 探讨同种带瓣主动脉补片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中对右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补片修补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内缺损 10例。平均肺动脉压 5 5~ 98mm Hg( 1k Pa=7.5 mm Hg) ,平均 72 .4 6± 12 .4 1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87~ 0 .95 ,平均 0 .91± 0 .0 3。 结果 术后 4 8小时内均顺利脱机 ,无死亡。随访 3~ 2 8个月 ,平均 10 .3± 4 .2个月 ,活瓣均已关闭 ;平均肺动脉压2 0~ 4 8mm Hg,平均 3 6.3 7± 9.66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5~ 0 .98,平均 0 .97± 0 .0 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分流 并发症 同种带瓣主动脉补片 重度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左心房黏液瘤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附30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凤伟 吴树明 +2 位作者 邢西忠 张秀辉 李镇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黏液瘤瘤体大小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把30例左心房黏液瘤病人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组,分别在体外循环建立前和撤除体外循环管道后测量其肺动脉压,并在黏液... 目的探讨左心房黏液瘤瘤体大小与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把30例左心房黏液瘤病人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组,分别在体外循环建立前和撤除体外循环管道后测量其肺动脉压,并在黏液瘤切除后称量瘤体重量,分析瘤体重量和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心功能Ⅰ级患者(均为P<001)。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瘤体重量分别为(21±9)g、(29±10)g、(40±10)g、(73±19)g;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分别为0、36%、6/6、5/5。切除黏液瘤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分别由术前的(36±12)kPa、(45±13)kPa、(64±09)kPa降为术后的(24±09)kPa、(28±12)kPa、(31±11)kPa(均为P<001)。结论左心房黏液瘤的瘤体大小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瘤体 左心房黏液瘤 心功能不全 患者 肺动脉压 相关性研究 重量 管道 纽约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铭锋 马增山 +3 位作者 鲍继森 马胜军 李守先 庞昕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和随访62例VSD伴重度PH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情况,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占9.6%;随访8个月~7...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和随访62例VSD伴重度PH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情况,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占9.6%;随访8个月~7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91.1%、80.4%;对多种相关因素进行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VSD的大小、位置,肺/体平均动脉压比值(Pp/Ps)>0.95与否,心功能,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手术前肺动脉压>0.75与否,围术期综合性降肺动脉压处理,手术后定期应用前列腺素E1(PGE1)等与生存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明确VSD的位置,围术期综合性降肺动脉压处理不仅对选择手术时机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降低手术死亡率,手术后定期应用PGE1可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外科 疗效 室间隔缺损 合并症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及一氧化氮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涛 李守先 +4 位作者 谷兴华 宋毅 张希全 张供 吴树明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尾加压素Ⅱ(UⅡ)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52例左向右分流型 CHD 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3组。分别测定各组手术前后 UⅡ及 NO 含量,并比较两者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肺...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尾加压素Ⅱ(UⅡ)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52例左向右分流型 CHD 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3组。分别测定各组手术前后 UⅡ及 NO 含量,并比较两者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肺动脉压力(PAP)的关系。结果①术前 UⅡ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UⅡ与 PAP 无关(P=0.0937)。②术前 NO 含量随 PAP 增高而减低,与 PAP 呈负相关(r=-0.7348,P=0.0271)。③术后各组 UⅡ无明显改变(P均>0.05)。④术后各组 NO 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无和轻度 PH 组术后7 d NO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组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61)。结论 UⅡ含量与 PH 程度无明显关系;NO 含量随 PH 程度加重而降低,在 PH 的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尾加压素 一氧化氮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前列腺素E_1对VEGF的影响及与肺血管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桂清 张供 +2 位作者 马胜军 马增山 董铭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索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肺细小动脉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MPAP>20mmHg),其中有明显紫绀6例(MPAP>90mmHg)。入院... 目的:研究前列腺索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肺细小动脉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MPAP>20mmHg),其中有明显紫绀6例(MPAP>90mmHg)。入院后静滴PGE115天。分别于用药0、5、10、15天测定血清VEGF含量,做肺组织活检,按Heath和Edwards Ⅳ级分类进行病理分级,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肺细小动脉病理分级: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21例,Ⅳ级8例;≥Ⅴ级(紫绀者)6例,应用PGE1前,血清VEGF含量在肺血管Ⅲ级时达到峰值,在Ⅳ级、特别是≥Ⅴ级后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与用PGE1前比较,应用PGE1后血清VEGF浓度:Ⅰ、>Ⅳ级者无显著差异(P>0.05);Ⅱ级者在用药5天后有明显降低(P<0.01),Ⅲ级、Ⅳ级者用药5天时无显著改变(P>0.05),用药10天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前列腺索E1可降低血清VEGF含量,其降低幅度与肺细小动脉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术前判断其分级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 前列腺素E1 VEGF 肺血管分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婴儿主动脉弓阻塞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岩松 张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总结8年来56例婴儿主动脉弓阻塞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5月至2009年6月,本院采取经正中切口一期矫治婴儿主动脉弓阻塞病变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6 d至11个月;体重2.3~7.3 kg;主动脉弓中断A型22例,B型3例;主动脉缩... 目的 总结8年来56例婴儿主动脉弓阻塞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5月至2009年6月,本院采取经正中切口一期矫治婴儿主动脉弓阻塞病变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6 d至11个月;体重2.3~7.3 kg;主动脉弓中断A型22例,B型3例;主动脉缩窄3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55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右室双出口(DORV)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1例.均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口深低温停循环下一期矫治手术,采用降主动脉与主动脉弓端端吻合41例,端侧吻合前壁自体心包片加宽弓成形15例.对合并圆锥部VSD者,为避免远期左室流出道梗阻采用0.4 mm Gore-Tex补片Luciani法修补VSD.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57%;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跨主动脉弓压差3例,均<20 mmHg.54例存活患儿随访4个月至8年,生长发育良好,无远期主动脉狭窄及左室流出道梗阻,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多普勒超声测定跨修复点压力阶差(1.5±0.7)kPa,较术前(6.7±2.3)kPa,显著降低(t=2.51,P<0.05).结论 婴儿主动脉弓阻塞合并心内畸形宜早期手术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综合征 主动脉缩窄 畸形/外科学 婴儿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雪 薛丽 徐小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玲 冷丽丽 +2 位作者 胡筱晶 王彦傧 李春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考察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PCI术的102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考察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对心肌梗死(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PCI术的102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优质健康教育结合心脏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6分钟步行距离(6MWD)、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变小(P均<0.05);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各维度评分、ADL评分均升高,6MWD均变长(P均<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更优(P均<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可改善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个性化健康教育 居家自助式心脏康复 心功能
下载PDF
慢性心肌冬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季晓平 张运 +10 位作者 葛志明 张薇 张梅 王勇 邢艳秋 张园园 郑昭伦 于建华 李跃华 毕研文 张供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建立慢性心肌冬眠动物模型。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杂种犬 2 2只 ,使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缩窄 5 0 % ,继续喂养 1个月以上 ,行第二次手术 ,暴露犬左心室和左前降支狭窄处 ,进行 :①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②潘生丁负荷试验 ;③... 目的 :建立慢性心肌冬眠动物模型。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杂种犬 2 2只 ,使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缩窄 5 0 % ,继续喂养 1个月以上 ,行第二次手术 ,暴露犬左心室和左前降支狭窄处 ,进行 :①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②潘生丁负荷试验 ;③心肌声学造影 ;④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 ;⑤病理学检查。结果 :共 10只犬完成了所有实验步骤 ,存活时间 2 5~ 5 5d ,平均 (4 5 .2± 9.5 9)d。①结扎后与结扎前冠脉内径比为 :0 .4 4~ 0 .5 4,平均 0 .4 8± 0 .0 4 ;② 10只犬均出现并保持了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③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 ,所有犬均出现室壁运动改善及“双相反应” ;④潘生丁负荷试验表明冠脉血流储备明显降低 ;⑤运动异常节段声学造影后的灰阶强度较正常节段明显减低 ;⑥术后TTC染色及光镜和电镜证实 3只犬出现小灶性透壁性心肌坏死 ,1只犬出现小灶性心内膜下心肌坏死 ,余 6只犬均无心肌坏死发现。结论 :在动物实验中 ,建立慢性 (>1mo)心肌冬眠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冬眠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