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OSE脊柱微创学组 黄卫国 朱腾月 司海朋 冯毅 丁宇 孙兆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LSS脊柱内镜治疗方法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LSS脊柱内镜治疗方法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同轴内镜技术(即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OSE治疗LSS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创伤较UBE更小,对椎管及双侧神经根管的减压较PTED更彻底。虽然OSE这项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4年余,但普及程度尚不够,目前缺乏OSE治疗LSS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为提高脊柱外科医生对OSE技术的认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的主办下,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的协办下,于2022年8月20日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OSE脊柱微创学组成立大会上,OSE专家成员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订方法,通过调查确定拟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并对OSE、UBE、PTED领域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经德尔菲法投票及专家组讨论,提出推荐意见。后经反复论证,对OS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形成共识,包括OSE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流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及术前术后评估,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采用OSE技术治疗LSS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和临床指导,以提高中国LSS的脊柱内镜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关节突关节差异
2
作者 李朋 王玙 李玉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600-608,共9页
目的:测量腰椎病变节段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直径,计算两者的比值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背景:有很多研究表明,腰椎的负荷是由椎体和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共同负担,作为后方的主要承载体,关节突... 目的:测量腰椎病变节段椎体和关节突关节的直径,计算两者的比值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背景:有很多研究表明,腰椎的负荷是由椎体和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共同负担,作为后方的主要承载体,关节突关节大小、方向势必会影响其负重,进而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生。方法:214名仅在L4~L5或L5/S1水平的LDH患者被分到1组,80名LSS患者被分到第2组。同时考虑到男女性结构差异,在各组内按照性别又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针对CT影像上L4/5、L5/S1水平的椎体直径和关节突关节直径进行了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结果:我们发现在L4/5、L5/S1突出与狭窄患者中,LSS患者的关节突关节直径以及比例均小于LDH患者,且LSS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也是低于LDH患者。结论:在这项研究中,关节突关节作为脊柱后方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结构的差异影响腰椎活动中的力量分布,关节突关节直径小者更容易发生LSS,LDH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较之LSS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LSS 关节突关节 Lasegue征 腰椎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索2型糖尿病与衰弱的因果关系
3
作者 柳洪飞 戚林增 +1 位作者 孙英杰 栾晓嵘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062-1070,共9页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T2DM和衰弱的发病率持续增加。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与衰弱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糖尿病与衰弱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研究采用MR-Egger回归法(MR-Egger regression)...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T2DM和衰弱的发病率持续增加。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与衰弱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糖尿病与衰弱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研究采用MR-Egger回归法(MR-Egger regression)、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 WME)、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简单估计法(Simple mode)、加权模型法及逆方差加权随机效应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random effects) 6种回归模型对2型糖尿病与衰弱的因果关系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IVW模型显示糖尿病为衰弱的危险因素,IVW随机效应模型则显示2型糖尿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MR-Egger回归截距项P值均>0.05,即筛选出的SNP不存在基因多效性,因此孟德尔随机化在本研究中为因果推断的有效方法;异质性检验结果P值均<0.001,故应重点关注随机效应IVW模型。结论: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排除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联后,得到无偏估计的结果,据此可以确定2型糖尿病与衰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衰弱 因果推断 孟德尔随机化 欧洲人种
下载PDF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12
4
作者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1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 周宗科 黄泽宇 杨惠林 翁习生 李庭 王光林 张志强 刘涛 陈允震 沈慧勇 吴新宝 孙天胜 唐佩福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应用抗凝血药物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如何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更好地应用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达到既可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减少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达到止血与抗凝的平衡,保障医疗安全。通过查阅文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讯修改,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应用方案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氨甲环酸 抗凝血药 加速康复
下载PDF
治疗骨科疾病的新方法
5
作者 李明 《国际学术动态》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应美国矫形外科(骨科)学会主席S.TerryCanale,MD的邀请,中国中华骨科学会代表团于2001年2月23日抵达美国参加第68届美国矫形外科(骨科)年会。会议在美丽的海滨港口城市——旧金山市举行。大会盛况空前,体现了当今世界骨科界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植入器械 治疗 骨科疾病
下载PDF
一种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泵运行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壮 刘培来 +3 位作者 卢群山 张蒙 李松林 罗德素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泵运行模式,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纳入健康成年测试者30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研发的下肢静脉泵运行模式,B组使用目前临床应用的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 目的探讨一种骨科术后下肢静脉泵运行模式,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纳入健康成年测试者30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研发的下肢静脉泵运行模式,B组使用目前临床应用的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对比下肢股静脉机器运行前静息值血流速、加压时血流速最大值、稳定后血流速、放气时血流速的变化。结果研发的静脉泵运行模式运行稳定压力梯度时能增加下肢股静脉血流速(9.60±1.59)cm/s,目前临床应用的IPC运行稳定压力时能增加下肢股静脉血流速(5.60±1.30)cm/s,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发的静脉泵运行模式下血流速变化更安全,无反流现象的发生。结论研发的静脉泵运行模式较目前临床应用IPC能更平稳地增加下肢静脉的血流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骨科手术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且相较目前临床应用的IPC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血栓静脉泵 骨科术后 股静脉血流速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下载PDF
中国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贫血诊疗指南 被引量:40
7
作者 康鹏德 +23 位作者 黄强 沈慧勇 邵增务 严世贵 向兵 周宗科 黄泽宇 林进 胡懿郃 张卫国 陈允震 徐鹏 张立海 李庭 郭建军 高鹏 吴新宝 唐佩福 牛挺 孙天胜 翁习生 邵宗鸿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贫血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存疾病,发生率为12.8%~45.0%。术前贫血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或创伤等;手术导致的显性和隐性失血术后又将加重贫血。术后贫血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缺血缺... 贫血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存疾病,发生率为12.8%~45.0%。术前贫血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或创伤等;手术导致的显性和隐性失血术后又将加重贫血。术后贫血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增加输血率、感染风险、致残率及死亡率,易引发血液传播疾病并影响免疫功能,延缓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术前明确贫血病因及贫血类型是治疗贫血的关键。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常见贫血类型有缺铁性贫血、正细胞正血色素贫血、大细胞型贫血等。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水平、血清铁蛋白(SF)水平、总铁结合力(TIBC)等检测可明确贫血类型。贫血治疗包括术前积极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加强营养、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微创操作、控制性降压、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减少手术失血的应激反应,围手术期铁剂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加快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及减少术后异体输血等,必要时联合血液科医师共同诊治,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降低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贫血 围手术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缝合技能培训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淑伟 张元凯 马良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462-464,476,共4页
目的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阶段。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住院医师手术机会不多,很难作为术者独立完成基本手术等现状,探讨缝合操作技能的培训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阶段。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住院医师手术机会不多,很难作为术者独立完成基本手术等现状,探讨缝合操作技能的培训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入骨科的30名住院医师进行基本缝合及肌腱缝合技能培训,基本缝合包括单纯缝合、内翻缝合等,肌腱缝合包括Kessler缝合、Bunnell缝合。30名住院医师平均分成2组,每组15名,一组培训Kesseler缝合,另一组培训Bunnell缝合。通过比较每组培训前后缝合的肌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来比较培训效果。统计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基本缝合培训后,住院医师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器械,缝合后的刀口更加美观。肌腱缝合培训后缝合的肌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缝合技能培训能够改善住院医师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需要更多、更好的培训课程用于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以便于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缝合技能培训 肌腱缝合培训 基本缝合培训 外科住院医师
下载PDF
多中心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超宇 亢毅 +5 位作者 娄永富 贺宝荣 吴德升 孟斌 周恒星 冯世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8-416,共9页
目的:分析2013年~2018年我国多中心创伤性颈脊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的现状和趋势、治疗现状、住院期间费用现状。方法:收集我国13家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天津医... 目的:分析2013年~2018年我国多中心创伤性颈脊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的现状和趋势、治疗现状、住院期间费用现状。方法:收集我国13家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秀山县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一四一医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金湖县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井陉县医院]中TCSCI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原因、损伤节段、损伤程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障(ASIA impairment scale,AIS)分级、治疗方式选择、减压手术时间窗、类固醇皮质激素药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MPSS)/甲基强地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的使用时间窗。收集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长。统计分析以上数据资料的现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来分析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在6年间的变化趋势;分析患者治疗方式和医疗支出的现状。结果:共纳入2102例TCSCI患者,2013~2018年TCSCI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APC=16.9%,95%CI:10.2~24.1,P<0.01),患者的平均年龄(APC=1.7%,95%CI:1.0~2.4,P<0.01)和老年患者所占比例(APC=12.5%,95%CI:6.0~19.3,P<0.01)呈上升趋势。男性占79.9%,最常见的职业是农民(32.8%);常见的致伤原因前三位为:摔倒(36.7%)、交通事故(30.0%)、高坠(18.4%)。最常见的损伤节段为C4水平(26.8%),其次是多节段损伤(24.4%)和C5水平(18.9%),有超过半数的患者为不完全性四肢瘫痪(67.8%)和AIS D级(51.9%),截瘫(包括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66.0%的患者接受了减压手术治疗,但其中只有2.0%的患者是在伤后24h内进行的手术。有18.2%的患者接受了大剂量MPSS/MP治疗,其中有34.2%的患者在伤后8h内使用;伤后24h以后仍使用大剂量MPSS/MP的有173例,占使用大剂量MPSS/MP患者的45.2%。急性和亚急性期住院总费用平均为6.93万元,日均费用平均为0.42万元。男性患者住院期间总医疗费用和日均医疗费用的均值高于女性。在不同的损伤程度分组中,完全性四肢瘫痪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最高;在不同AIS分组中,AIS A级的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最高。结论:TCSCI患者的数量、平均年龄、老年患者占比均在逐年上升,在TCSCI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中,减压手术时间窗、类固醇皮质激素的用法用量等与指南建议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治疗现状 医疗费用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在手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宜栋 崔艳青 +5 位作者 陈斌 刘奔 孙玉亮 张虹 朱磊 许庆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在手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外科学习的实习医师80名,随机分为两个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大组40名,每个大组随机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在手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外科学习的实习医师80名,随机分为两个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大组40名,每个大组随机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8名。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授课和临床病例观摩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客观评价标准,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微信平台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增加医学生在手外科临床实习中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信平台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手外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非预期条件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侧切动作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征
11
作者 张嘉源 马小远 +6 位作者 周志鹏 鲁林涛 陈岩 宋祺鹏 戴国锋 王呈 孙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量化非预期条件下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讨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 目的量化非预期条件下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运动员侧切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讨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30名ACLR男性运动员在预期和非预期条件下侧切动作中健侧、患侧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关节角度、关节力矩、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等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侧肢体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外翻力矩和屈曲力矩显著低于健侧肢体,内旋力矩和胫骨前剪切力显著高于健侧肢体。与预期条件相比,非预期条件下膝关节屈曲角度、内旋力矩、胫骨前剪切力显著增加。患侧肢体膝关节外旋角度在预期和非预期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健侧,非预期条件下健侧肢体侧向GRF和前后GRF显著小于预期条件,患侧肢体侧向GRF显著高于预期条件。结论ACLR运动员进行侧切动作时,相比于健侧,患侧表现出较小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较大的膝关节内旋力矩和胫骨前剪切力的生物力学特征,可能存在较大的ACL潜在损伤风险;在非预期条件下,ACLR运动员双侧下肢均表现出膝关节内旋力矩增大,侧向GRF增大和胫骨前剪切力增大的生物力学特征,提示ACL潜在损伤风险不仅限于患侧,健侧下肢也应加强侧切动作中ACL损伤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侧切 非预期条件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人工虎骨粉对SAMP8小鼠肌少症的预防作用
12
作者 侯德晖 谷光辉 陈允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目的 研究人工虎骨粉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肌少症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42只12周龄雄性SAMP8小鼠分为两组:肌少组(SAR组,常规饮食)和虎骨粉组(JTG组,饮食中添加0.2%人工虎骨粉),21... 目的 研究人工虎骨粉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肌少症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42只12周龄雄性SAMP8小鼠分为两组:肌少组(SAR组,常规饮食)和虎骨粉组(JTG组,饮食中添加0.2%人工虎骨粉),21只12周龄抗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ce 1,SAMR1)作为对照组(NC组,常规饮食)。喂养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和四肢握力,喂养28周后,小鼠肌少症模型成功建立。随后,处死小鼠,分离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和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TA)并称重,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进行Western blot和PCR实验。同时,进行人工虎骨粉对C2C12细胞成肌分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结果 与肌少组相比,虎骨粉组体质量、握力、CSA均有明显增加,且Gpx4和Nrf2基因表达上调(P<0.05)。体外实验中,添加人工虎骨粉水提物和柠檬酸铁的C2C12细胞比只添加柠檬酸铁的C2C12细胞活性高且分化后的肌纤维直径更粗(P<0.05)。结论人工虎骨粉可预防SAMP8小鼠肌少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虎骨粉 肌少症 铁死亡
下载PDF
高运动需求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时期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足底触觉与重返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马晓丽 马小远 宋祺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7-1213,共7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手术,患者术后重返运动情况与不同身体功能的关系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明确高运动需求者ACLR术后不同时期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足底触...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手术,患者术后重返运动情况与不同身体功能的关系未有定论。本研究旨在明确高运动需求者ACLR术后不同时期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足底触觉与重返运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ACLR精准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42例ACLR术后6个月以上的高运动需求者,根据术后时间,将20例纳入6—11个月组,22例纳入12—18个月组。测试了2组患者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足底触觉,以及重返运动(Knee Santy Athletic Return to Sports,K-STARTS)总分,其包含心理得分(ACL Return to Sports after Injury scale,ACL-RSI)和功能得分。使用偏相关分析探索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屈膝力量与K-STARTS总分和ACL-RSI得分显著相关,伸膝力量与K-STARTS总分和功能得分显著相关;45°的本体感觉与K-STARTS总分和功能得分显著相关;6—11个月组患者的第五跖骨的足底触觉与KSTARTS总分和功能得分显著相关,而在12—18个月组患者中其仅与功能得分显著相关。结论:高运动需求者ACLR术后的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与K-STARTS总分、ACL-RSI得分和功能得分有关,足底触觉仅在术后6—11个月与K-STARTS总分有关,在术后12—18个月与K-STARTS总分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重返运动 足底触觉 本体感觉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韶进 戴国锋 +2 位作者 李昕 刘琦 史东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屈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 1999年对 47例屈肌腱手术者 ,于肌腱损伤修复部鞘内或局部分别注入两种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剂。 A组注入透明质酸钠 I号 ,2 0 m g/ 2 ml,17例 ;B组注入透明质酸钠 号 ...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屈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 1999年对 47例屈肌腱手术者 ,于肌腱损伤修复部鞘内或局部分别注入两种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剂。 A组注入透明质酸钠 I号 ,2 0 m g/ 2 ml,17例 ;B组注入透明质酸钠 号 ,2 0 mg/ 2 ml,16例 ;C组除不用透明质酸钠外 ,其它治疗与 A、B组相同 ,14例。于术后 1、2和 3个月测定相关部位的功能、疼痛和肿胀等情况 ,按关节功能和握拳功能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的效果。结果  47例经 1~ 3个月随访 ,A组优良率为 6 4.71% ,B组为 6 8.75 % ,C组为 42 .86 % ,A及 B组与 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各组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两种透明质酸钠凝胶均有明显抑制术后屈肌腱粘连形成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腱粘连 预防 透明质酸钠 肌腱损伤 修复术
下载PDF
骨肉瘤髓腔内侵袭范围MRI测量与确定合理截骨平面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建民 杨强 +3 位作者 杨志平 丰荣杰 迟增德 李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肢体骨肉瘤在髓腔内侵袭范围的准确性及据此决定保肢术中合理截骨平面的可靠性.[方法]25例骨肉瘤患者,股骨远端15例,胫骨近端10例,均行瘤段切除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截骨平面为MRI所示肿瘤骨干侧边界外30 m...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肢体骨肉瘤在髓腔内侵袭范围的准确性及据此决定保肢术中合理截骨平面的可靠性.[方法]25例骨肉瘤患者,股骨远端15例,胫骨近端10例,均行瘤段切除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截骨平面为MRI所示肿瘤骨干侧边界外30 mm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下肢的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术前MRI、X线和术后标本的肉眼及病理测量确定肿瘤在髓腔内的侵袭范围.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随访5~36个月,平均15.5个月,膝关节活动度0~120°,股骨假体的活动度优于胫骨假体活动度.按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标准,平均功能恢复率为80%.所测得肿瘤在髓腔内的侵袭范围分别为(107.4±34.5)、(78.6±25.6)、(92.6±20.5)、(104.3±32.8)mm.统计学分析表明磁共振图像所确定的肿瘤髓内侵袭范围与实际范围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MRI确定骨肉瘤髓内侵袭范围有较高准确性,以此作为判断骨肉瘤手术时切除边界的参考是可靠的.经短期随访证实,在MRI确定的肿瘤髓内边界外30 mm处作为保肢术中的截骨平面是安全和有利于肢体功能重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保肢术 MRI 广泛切除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与自体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28
16
作者 贾龙 郑燕平 +2 位作者 刘新宇 王延国 黎君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4月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单纯PEEK cag...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4月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单纯PEEK 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病变节段与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22例,双节段39例;B组67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27例,双节段40例。观察手术前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8.1±1.4min,术中出血量为42.4±2.0ml,B组分别为72.0±5.3min、82.7±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3例(39.3%)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2例cage塌陷、移位;B组49例(73.1%)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5例髂骨供区痛,2例钉板松动。每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B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2.30±6.61)%和(83.80±4.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5.2%和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每组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均较好,但前者手术方法简单、近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 PEEK CAGE 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 被引量:36
17
作者 郑燕平 刘新宇 +1 位作者 杜伟 原所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索防范策略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1999年7月~2003年7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4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环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减压、肿瘤椎体切除、病灶清除、齿状... 目的:分析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索防范策略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1999年7月~2003年7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4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环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减压、肿瘤椎体切除、病灶清除、齿状突骨折复位螺钉内固定、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植骨方式:大块自体髂骨植骨、髂骨块椎间植骨、PEEKCage椎间融合器髂骨植骨融合、钛网髂骨植骨融合;多数患者采用前路钛板固定。术后328例出现早期并发症。结果:276例出现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状,是最多见的并发症,预后好;62例出现低钠血症,常发生在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和严重颈椎创伤的患者,病情顽固,纠正困难;10例脑脊液漏;8例喉返神经损伤皆为一过性,术中可以即刻出现,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4例死亡,瘫痪加重7例,此二者是最严重的并发症;5例刀口内血肿;2例髂骨取骨处刀口脂肪液化;2例刀口感染;1例食道瘘。植入物并发症2例,钛板螺钉打入椎间隙。3例行早期翻修手术。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较多,咽喉部刺激症状被忽视,此种并发症相当多见,但痊愈快,预后好。多数并发症可以治愈,部分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围手术期严格管理和手术规范化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新宇 原所茂 +4 位作者 田永昊 王连雷 周超 郑燕平 李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9-783,共5页
目的:总结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13例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47岁,平均33.5岁;完全分节后方... 目的:总结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13例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47岁,平均33.5岁;完全分节后方半脊椎畸形3例,陈旧性胸椎及腰椎骨折后凸畸形6例,陈旧性脊柱结核后凸畸形4例(其中1例为T3~T5畸形愈合)。后凸顶椎部位:T3~T5 1例,T7/8 1例,T8/9 1例,T11/121例,T12 4例,L1 5例。10例病变节段位于T11~L1水平者均存在严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8~10分,平均8.7±1.1分;3例胸段后凸畸形者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级2例,D级1例。术前局部后凸角度62.0°~75.0°,平均67.3°。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0±60min,术中失血为960±120ml。术中无节段血管、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胸膜破裂和/或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局部后凸角矫正至18.0°~24.5°,平均20.3°±2.5°,平均矫正率为68.7%。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为19.0°~24.2°,平均21.0°±3.3°,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矢状面失平衡者。术前胸背部疼痛患者VAS评分改善至2.1±1.9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2例Frankel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融合。结论: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手术相对安全,矫正率较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蛋壳技术 闭合-张开技术 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弥散类型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赵永生 李强 +1 位作者 历强 郑燕平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46-452,共7页
目的:观察PVP、PKP及手法复位PVP术后不同骨水泥弥散类型构成及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和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PVP、PKP及手法复位PVP术后不同骨水泥弥散类型构成及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和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PVP术式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60~78岁;PKP术式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61~79岁;手法复位PVP术式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60~76岁。术后摄正侧位DR片,以Auto CAD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椎体内骨水泥弥散区面积和团块区面积,然后计算正侧位DR片平均弥散区与平均团块区面积的比值(K),定义K<50%为团块型,50%≤K≤100%为混合型,K>100%为弥散型。分析不同椎体成形术式骨水泥弥散类型构成,然后按骨水泥弥散类型分为弥散型、混合型和团块型3组,观察各类型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压缩率、JOA评分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2个月。PVP及PKP和手法复位PVP 3种术式的骨水泥弥散类型构成不同(P<0.05),PVP术式弥散型、混合型、团块型构成比分别为46.43%、35.71%和17.86%,PKP术式为16.67%、37.50%和45.83%,手法复位PVP术式为37.21%、44.19%和18.60%。PVP术式以及手法复位PVP术式以弥散型和混合型构成为主,而PKP术式以团块型和混合型构成为主。VAS评分及JOA评分以及骨水泥渗漏率3种弥散类型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体压缩率:3种弥散类型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型组术后24 h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31±5.06)%和(18.58±4.91)%,混合型组为(14.21±5.15)%和(14.59±5.07)%,团块型组为(13.89±5.02)%和(14.28±4.94)%。结论 :PVP及PKP和手法复位PVP 3种不同术式骨水泥弥散类型构成不同,且团块型与混合型弥散方式较弥散型能更好地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而不同骨水泥弥散方式的中早期疗效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类型 椎体压缩率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 被引量:13
20
作者 齐小鹏 张元凯 +1 位作者 李德强 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治疗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Ⅳ型因其髋关节解剖结构的显著异常,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手术方法颇有争议。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治疗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Ⅳ型因其髋关节解剖结构的显著异常,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手术方法颇有争议。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疗效及髋臼重建与股骨侧处理的方法。方法:纳入12例(14髋)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0±6.8)分,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加深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7年,平均4.6年,2例2髋发生置换过程中股骨大转子不全骨折,予钢丝固定。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1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假体松动及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置换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4.0±7.0)分,置换后肢体延长4-6 cm,平均5 cm,短缩的肢体得到满意纠正。说明采用小臼杯、髋臼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对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能重建关节功能,恢复下肢长度,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置换 CroweⅣ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