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女子学院隆重举行大学生艺术团成立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传承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1
作者 王冰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8-98,共1页
2018年5月15日上午,“山东女子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成立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传承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山东省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刘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戏剧创作室主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张积强,山东... 2018年5月15日上午,“山东女子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成立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传承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山东省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刘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戏剧创作室主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张积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曲艺家协会、济南市吕剧院、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非遗艺术家,学校校长盛国军、党委副书记王淑霞、副校长贺兴利、纪委书记黄晓彦出席了活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380余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王淑霞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文化厅 艺术研究院 大学生艺术团 揭牌仪式 研究基地 女子学院 传承 学校图书馆
下载PDF
齐鲁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创作分析及教学探究——以《山东风俗组曲》为例
2
作者 成彦霖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7期119-121,共3页
随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陆续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也是备受大众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作曲家崔世光所创作的《山东风俗组曲》融入了齐鲁民间音乐文化的特点,为山东高校的民族风格钢琴音乐教学... 随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陆续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也是备受大众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作曲家崔世光所创作的《山东风俗组曲》融入了齐鲁民间音乐文化的特点,为山东高校的民族风格钢琴音乐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素材。本文旨在研究以崔世光的《山东风俗组曲》为例,探讨怎样将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要素与钢琴作品完美融合,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风俗组曲 民族化和声 钢琴作品探析
下载PDF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女性音乐学
3
作者 宋小霞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1-101,共1页
女性音乐学是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本学科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级精品课程“声乐”“儿童音乐教育”为依托,以音乐学、舞蹈学、学前教育等专业为支撑.学科拥有一支师德优良、充满创新精神和活力、业务素质过硬的... 女性音乐学是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本学科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级精品课程“声乐”“儿童音乐教育”为依托,以音乐学、舞蹈学、学前教育等专业为支撑.学科拥有一支师德优良、充满创新精神和活力、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团队.该团队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学科 艺术科学 音乐学 山东省 女性 儿童音乐教育 专任教师
下载PDF
略论贺绿汀的音乐美学思想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春玲 冯长春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43-149,共7页
贺绿汀(1903—1999)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批评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不少音乐文论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美学思考,本文从其专涉音乐美学问题的三篇文章谈起,概括了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值得注... 贺绿汀(1903—1999)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批评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不少音乐文论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美学思考,本文从其专涉音乐美学问题的三篇文章谈起,概括了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如: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语言的特殊性问题;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手段的美学辩证等问题。从上述问题既可发现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的延续性,又可见其音乐创作观念与其音乐美学思想的高度一致。贺绿汀先生关于音乐艺术的许多美学思考以及他对音乐美学在音乐实践中之重要意义的高度肯定,对于当下的音乐美学研究与音乐文化发展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绿汀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与生活 音乐语言
下载PDF
当代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自觉
5
作者 林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5-20,共6页
用文化自觉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就会发现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的严重缺位,师生对民族音乐无视、漠视甚至歧视,这主要是由于民族音乐教育的严重不足,并非民族音乐自身的原因。民族音乐教育的不足,严重阻滞了师生民族音乐文化自觉... 用文化自觉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就会发现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的严重缺位,师生对民族音乐无视、漠视甚至歧视,这主要是由于民族音乐教育的严重不足,并非民族音乐自身的原因。民族音乐教育的不足,严重阻滞了师生民族音乐文化自觉的形成,也阻碍了立德树人这一学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在多元文化争竞抢夺来型塑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用文化自觉的思想来重塑我国民族音乐特色鲜明的音乐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传播和弘扬民族音乐的氛围与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6
作者 魏钰潇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7期145-146,共2页
对于大众而言,音乐发挥了重要的力量,很多时候音乐的出现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增强我们内心的感悟和体会。 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音乐的类型愈发广泛,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类别,而在这些音乐风格过程之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流行音乐... 对于大众而言,音乐发挥了重要的力量,很多时候音乐的出现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增强我们内心的感悟和体会。 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音乐的类型愈发广泛,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类别,而在这些音乐风格过程之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流行音乐就是符合当前的时代潮流的音乐,而有的人说流行音乐就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品音乐,所以流行音乐更加贴近于市场。因此,本文就由此出发,针对于当前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简要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概念 文化特征
下载PDF
浅析通俗音乐在当今农村社会的流行
7
作者 刘禹彤 《山西农经》 2017年第23期118-118,120,共2页
当前中国社会文艺发展早已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文化却日渐萎缩。本文以"通俗音乐"在... 当前中国社会文艺发展早已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文化却日渐萎缩。本文以"通俗音乐"在农村的流行为例,探讨如何创作更多的作品丰富并满足农村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通俗音乐 流行
下载PDF
“非遗”艺人保护聚焦——以鲁西南鼓吹乐的艺人保护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琳 李云鹏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194-197,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包括艺术事象在内的艺术文化,但还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不是艺术文化的某一方面,不仅仅是艺术事象本身。其中,艺人作为音乐艺术文化的活载体,在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qu...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包括艺术事象在内的艺术文化,但还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不是艺术文化的某一方面,不仅仅是艺术事象本身。其中,艺人作为音乐艺术文化的活载体,在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乐人"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等现实状况的限制,其中心地位并不是天然赋予的,而这只是理论研究的结果,这就需要政府等强势部门赋予他们这一中心地位。理论研究要深入到艺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中,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为他们创设、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使民间艺人有机会发挥特长,让艺人们能够在展示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艺人 鲁西南鼓吹乐
下载PDF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大议题的再识别——以鲁西南鼓吹乐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琳 《艺术探索》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议题,但对保护与传承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如何传承与保护、传承与保护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等根本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传承与保护鲁西南鼓吹乐,核心对象是艺人尤其是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议题,但对保护与传承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如何传承与保护、传承与保护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等根本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传承与保护鲁西南鼓吹乐,核心对象是艺人尤其是传承人;在充分挖掘和发挥传承人作用的前提下,将动态传承与静态传承相结合,以动态传承为主;在文化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树立文化的独立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鲁西南鼓吹乐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梅华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9期134-136,共3页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不断,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是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其产生的原因有社...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不断,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是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政治、个人等多方面。高校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菏泽弦索乐的传承现状与保护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梅 《艺术评鉴》 2019年第24期23-25,28,共4页
2011年菏泽弦索乐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唯一活态传承的"北方风格"的弦索乐,对菏泽弦索乐的传承现状及保护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菏泽弦索乐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探讨《你们可知道》的演唱技巧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胜昌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7期142-142,146,共2页
《你们可知道》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个经典选段,主要是对凯鲁比诺的情绪和性格的综合表达。莫扎特将这部歌剧的音乐写的十分精彩,人物的具体性格也描写的惟妙惟肖。充分说明了莫扎特的歌剧能够反映当时所处的社会特征。因此,... 《你们可知道》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个经典选段,主要是对凯鲁比诺的情绪和性格的综合表达。莫扎特将这部歌剧的音乐写的十分精彩,人物的具体性格也描写的惟妙惟肖。充分说明了莫扎特的歌剧能够反映当时所处的社会特征。因此,文章对《你们可知道》进行了基本介绍的同时,也详细的分析了演唱过程中的技巧,从而能够为演唱者的演唱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达到更好的演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们可知道》 演唱技巧 演唱特点
下载PDF
探究《一首桃花》的创作风格和演唱技巧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笑辰 《中国航班》 2019年第16期231-231,共1页
近代优秀艺术作品歌剧《再别康桥》衍生出很多的歌曲,其中《一首桃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咏叹调在取材和艺术处理方面都独具匠心,是一首较为成功的女高音作品,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了更深刻地演绎这部作品,本文以歌曲... 近代优秀艺术作品歌剧《再别康桥》衍生出很多的歌曲,其中《一首桃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咏叹调在取材和艺术处理方面都独具匠心,是一首较为成功的女高音作品,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了更深刻地演绎这部作品,本文以歌曲《一首桃花》为研究对象,对歌曲的人物关系、作曲背景和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歌曲的创作风格以及演唱技巧,为歌曲的深情演绎以及二次创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作曲背景 歌曲演绎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梅华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校生中就业弱势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应基于“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聚焦“精神”帮扶解困,积极探究其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路径,提升实践及社会竞争能力,对促进就业产生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校生中就业弱势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应基于“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聚焦“精神”帮扶解困,积极探究其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路径,提升实践及社会竞争能力,对促进就业产生倍增效益,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职业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展型资助 创新创业
下载PDF
从《梵高:画语人生》解码丰盈灵魂的孤绝人生
15
作者 温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53,共4页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梵高的艺术成就令后人敬仰,其一生命途多舛,短暂的生命旅程由精彩、疯狂、孤独、痛苦交织而成,令人唏嘘。2010年,导演安德鲁·赫顿拍摄了梵高的传记电影《梵高:...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梵高的艺术成就令后人敬仰,其一生命途多舛,短暂的生命旅程由精彩、疯狂、孤独、痛苦交织而成,令人唏嘘。2010年,导演安德鲁·赫顿拍摄了梵高的传记电影《梵高:画语人生》,这部电影以梵高留下的902封信和他的众多绘画作品为基础,详细而生动地展现了梵高在每个阶段的追求、心路历程和创作风格,让观众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梵高的所思所想和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以及他看待世界、看待自身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印象主义 传记电影 绘画作品 梵高 画语 生命旅程 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
下载PDF
浅谈沉浸式舞蹈的嬗变
16
作者 孔琳 《文化产业》 2022年第32期67-69,共3页
近年来,随着体验经济快速发展,沉浸式演出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舞蹈艺术领域,也有众多艺术家将沉浸式理念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创造出了新颖的舞蹈演出表现形式。现探究沉浸式演出是如何对心流理论进行实际应用的,对各种艺术领域... 近年来,随着体验经济快速发展,沉浸式演出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舞蹈艺术领域,也有众多艺术家将沉浸式理念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创造出了新颖的舞蹈演出表现形式。现探究沉浸式演出是如何对心流理论进行实际应用的,对各种艺术领域中沉浸式演出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研究,总结沉浸式演出的表现形式和现状,促进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心流理论 表现形式 舞蹈表演 传统舞蹈 舞蹈演出 理念应用 经济快速发展
下载PDF
孙继南音乐史学思想研究
17
作者 冯春玲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孙继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史学家,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学堂乐歌,以及黎锦晖、李叔同等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音乐史学研究,贯穿了以史料为本的音乐史学观、人本主义的音乐史观和视域融合的历史认识论等史学思想,其晚年关... 孙继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史学家,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学堂乐歌,以及黎锦晖、李叔同等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音乐史学研究,贯穿了以史料为本的音乐史学观、人本主义的音乐史观和视域融合的历史认识论等史学思想,其晚年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断代观念的改变亦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继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史学思想 视域融合
原文传递
从《乳娘》看民族舞剧女性叙事的当代转向
18
作者 朱济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作为重塑胶东女性群像谱系、赓续红色乳娘文化精神的舞剧力作,《乳娘》让历史在时代现实的基点上熠熠生辉。如果说“红色精神”赋予舞作的是肌理,那么其特有的女性叙事承载空间是塑构这种“红色精神”的基筑,这亦是舞剧《乳娘》成功创... 作为重塑胶东女性群像谱系、赓续红色乳娘文化精神的舞剧力作,《乳娘》让历史在时代现实的基点上熠熠生辉。如果说“红色精神”赋予舞作的是肌理,那么其特有的女性叙事承载空间是塑构这种“红色精神”的基筑,这亦是舞剧《乳娘》成功创演的基本缘由,于是乎舞作中的“女性叙事”从关注视角到概念内涵等维度都得以发展与拓维。乳娘这一“英模形象”的织构过程,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女性叙事谱系”中有了当代性的引申,使得女性质素在建构主义的流动与生成中重新赋值,故而为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生气力,鲜明建构出更契合当代审美的女性表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娘》 女性叙事 当代转向
原文传递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60
19
作者 宋小霞 王婷婷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181,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发展之"魂和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发展之"魂和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乡村文化传承不畅、亟待保护,基础文化设施"建、管、用"失衡,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生命力不足,人才匮乏、队伍建设青黄不接等情况仍然存在,制约着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四个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推动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保护 发展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小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才能获得新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才能获得新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做好研究梳理的基础性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文化创造,还要与其他文明加强交流互鉴。同时,要抓住我国互联网科技和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扬弃继承 转化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