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阅读对写作意义的途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泉良 《写作(中)》 2003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阅读中 写作实践 写作能力 写作意义 积累 途径 写作训练 针对性 思想内容 实践性
下载PDF
语感能力在写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泉良 《写作(中)》 1999年第4期30-31,共2页
所谓语感正如洪镇涛先生所说:"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这句话中的"实践"包含着阅读和写作两种形式。阅读侧重于积累语感,写作则侧重于运用语感进行表达,... 所谓语感正如洪镇涛先生所说:"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它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这句话中的"实践"包含着阅读和写作两种形式。阅读侧重于积累语感,写作则侧重于运用语感进行表达,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同时,这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语感能力一旦形成,又会极大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感能力在写作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能力 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 具体表现 洪镇涛 三个方面 语言实践 语言积累 构思 表达效果
下载PDF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汉俄礼仪用语的民族文化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戚雅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其语言渗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质。不了解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相关内容的某些差异,就会产生文化冲突。 本文通过对比,论述了汉俄礼仪用语的民族文化差异,能帮助两个民族,两种...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其语言渗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质。不了解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相关内容的某些差异,就会产生文化冲突。 本文通过对比,论述了汉俄礼仪用语的民族文化差异,能帮助两个民族,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实现正常的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礼仪用语 民族文化差异
下载PDF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语感能力
4
作者 杨泉良 《写作(中)》 1999年第9期20-21,共2页
近年来,虽然作文训练的力度有所加强,但收效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多数训练还没有真正落实到点子上。叶圣陶曾经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 近年来,虽然作文训练的力度有所加强,但收效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多数训练还没有真正落实到点子上。叶圣陶曾经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决定着写作能力,同时写作能力又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能力 写作能力 首要任务 语文教学 作文评改 作文训练 培养学生 文字语言 训练培养 训练语感
下载PDF
“所”字结构质疑
5
作者 张保乾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7-98,共2页
“所”字结构 ,人们已谈论得很多了 ,但有些看法似乎还不太完整。认识任何一种结构 ,都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和整个语法体系中去 ,否则 ,得出的结论就会失之偏颇。
关键词 “所”字结构 质疑
下载PDF
相逢何必曾相识
6
作者 邹燕 《语文月刊》 1999年第12期25-25,共1页
"好熟悉的眼睛,"我回头望着那个穿牛仔服的人,脑海中一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我的心跳骤然加快。"会是他吗?"站在我身后的"牛仔服"脸上也带着与我同样吃惊与疑惑的神情,同时抬起右手摸了一下鼻子。
关键词 牛仔服 鼻子 熟悉 认识 形象 心跳 眼睛 女生 吃惊 窗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