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事实与价值:非遗通向教育的路——文明转型期的非遗新学科建设
1
作者
乔晓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2-25,共14页
非遗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事实,是多民族活态文化的整体生态。当下大学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仍处于学科分科时代的结构框架中。21世纪,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文明转型期,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非遗在教育领域中事实与...
非遗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事实,是多民族活态文化的整体生态。当下大学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仍处于学科分科时代的结构框架中。21世纪,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文明转型期,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非遗在教育领域中事实与价值关系不对等的问题,探索复杂性实践的理念与方法。回顾近百年来非遗的“史前史”,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到民间去”和北大的“民间歌谣采集运动”,到左翼木刻运动和延安鲁艺时期木刻艺术“民族化”,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程,这些都可视为人民生活传统中文化事实的发现史。走向多民族生活形态,以系统性的田野研究推进非遗从生活事实向价值事实的知识生成,推进本土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非遗新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转型期
事实与价值
活态文化
民间剪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实与价值:非遗通向教育的路——文明转型期的非遗新学科建设
1
作者
乔晓光
机构
中央
美术学
院人文
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外剪纸艺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2-25,共14页
文摘
非遗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事实,是多民族活态文化的整体生态。当下大学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仍处于学科分科时代的结构框架中。21世纪,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文明转型期,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非遗在教育领域中事实与价值关系不对等的问题,探索复杂性实践的理念与方法。回顾近百年来非遗的“史前史”,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到民间去”和北大的“民间歌谣采集运动”,到左翼木刻运动和延安鲁艺时期木刻艺术“民族化”,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程,这些都可视为人民生活传统中文化事实的发现史。走向多民族生活形态,以系统性的田野研究推进非遗从生活事实向价值事实的知识生成,推进本土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非遗新学科建设。
关键词
文明转型期
事实与价值
活态文化
民间剪纸
分类号
G122-4 [文化科学]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事实与价值:非遗通向教育的路——文明转型期的非遗新学科建设
乔晓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