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蔡邕看东汉末期的文学趋势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琳 牛月明 《阴山学刊》 1994年第3期18-25,共8页
蔡邕的文辞,在他生前已超过了当时的一般文人,如碑铭文学,甚至同前代的张衡一起,并称为"张蔡"。青年时代蔡邕的两位老师胡广、朱穆,对蔡邕的一生,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政治上,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蔡邕先后两次在京供职,都是党争平... 蔡邕的文辞,在他生前已超过了当时的一般文人,如碑铭文学,甚至同前代的张衡一起,并称为"张蔡"。青年时代蔡邕的两位老师胡广、朱穆,对蔡邕的一生,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政治上,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蔡邕先后两次在京供职,都是党争平息之后,他尽量逃避险恶的政治纷争,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尤其在董卓当权时,大有把蔡邕拥为领袖、形成一个文学集团的趋势,为下一时期的贵族文学的繁荣做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邕 胡广 朱穆 贵族文学 文学趋势
下载PDF
道家思想与苏轼的审美心理论
2
作者 杨存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1-48,共8页
在宋代美学中,苏轼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在思想上杂糅儒、道、佛诸流,是文学史家们的共识。然而何种思想据主导呢,评论界一直莫衷一是。本文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待苏轼,道家思想的影响明显多于儒家,甚至可以说,道家特别是庄学,是苏轼审... 在宋代美学中,苏轼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在思想上杂糅儒、道、佛诸流,是文学史家们的共识。然而何种思想据主导呢,评论界一直莫衷一是。本文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待苏轼,道家思想的影响明显多于儒家,甚至可以说,道家特别是庄学,是苏轼审美心理理论的核心。 一、寻求人生解脱的旷达情怀 所谓人生观,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关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哲理性反思。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的生活追求。宇宙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一方面作为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与人相依存;另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对立物、社会组织作为个体人的对立物,又束缚和限制着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自由。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注重的是人类的道德规范与自然的运行规律、个体的人与社会组织相统一的一面。以自然形象为君子“比德”,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最高人生理想,要求人以积极参与的精神投入自然和社会,以天地之正气养我浩然之气。这样,就在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下高扬了个体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道家思想 苏拭 寓意于物 苏轼 《庄子》 精神自由 艺术创造 审美心境 物我两忘
下载PDF
鲁迅创作中儿童问题的叙述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3,38,共6页
鲁迅的少年经验与散文叙述鲁迅曾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在《彷徨》题辞里也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儿童与将来联系起来,是鲁迅思考儿童命运和民族未来的一个重要命题。王富仁认为:“《呐喊》... 鲁迅的少年经验与散文叙述鲁迅曾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在《彷徨》题辞里也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儿童与将来联系起来,是鲁迅思考儿童命运和民族未来的一个重要命题。王富仁认为:“《呐喊》和《彷徨》的意向中心和最重要指归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问题 鲁迅小说 鲁迅创作 儿童形象 叙事模式 魏连殳 《狂人日记》 《长明灯》 祥林嫂 小伙计
下载PDF
“仙女尘夫”模式:一个古老而幻美的主题原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清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最使他们迷恋的性爱模式决不是象西方人所注重的那种具有现实逻辑意义的爱情关系与婚姻结构,而往往是专注于具有理想色彩的婚姻模式。这种理想色彩的典型表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具世俗意味的“才子佳人”模式;一个是...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最使他们迷恋的性爱模式决不是象西方人所注重的那种具有现实逻辑意义的爱情关系与婚姻结构,而往往是专注于具有理想色彩的婚姻模式。这种理想色彩的典型表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具世俗意味的“才子佳人”模式;一个是具有幻美色彩的“仙女尘夫”结构。前者显然带有过多的道德理想倾向,是中国人现实性爱结构的最高形式;后者则作为中国人性爱方面的欠缺——伦理主义对人性的严重桎梏——的补偿形式,亦具有独特的反现实意义与特定的审美价值。这两种典型模式是构成中国情爱文学不同于西方情爱文学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后者,由于它带有较浓的神话色调与魔幻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爱文学 性爱 爱情模式 表现形式 审美价值 典型模式 古代神话 文化心理 作品 理想色彩
下载PDF
作家的生命形态与创作个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守森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67-72,共6页
世界上,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决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独特的生命形态。在文艺创作活动中,不论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技巧的运用,还是整体风格的形成,都与这种生命形态密切相关。因为... 世界上,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决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独特的生命形态。在文艺创作活动中,不论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技巧的运用,还是整体风格的形成,都与这种生命形态密切相关。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无论多么高妙复杂,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形态 精神个性 气质类型 作家 创作个性 身体素质 夏洛蒂·勃朗特 血型系统 个性心理学 贾平凹
下载PDF
不规范汉字与异体词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更生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32,共9页
本文从权威性词书出现“家具-具-家俱”等用不规范汉字组成异体词的不正常的情况出发,论述了什么是不规范汉字,什么是异体词,划清二者各自的界限,然后说清楚不规范汉字为什么不能组成异体词,并进一步阐述了划清这个界限对词书编纂... 本文从权威性词书出现“家具-具-家俱”等用不规范汉字组成异体词的不正常的情况出发,论述了什么是不规范汉字,什么是异体词,划清二者各自的界限,然后说清楚不规范汉字为什么不能组成异体词,并进一步阐述了划清这个界限对词书编纂、整理异体词、促进汉字规范化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词 汉字规范化 不规范 字组 编纂 意义 情况 阐述 实用 界限
下载PDF
王念孙的句式类比分析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48,共8页
王念孙的句式类比分析法孙良明1.0特定的句法分析方法一一句式类比王氏父子没有我们今天的语法体系及语法术语,但是我们也可看出二人具有特定的句法分析方法。这就是在两部书中随处可见的“相对为文”“文同一例”提法。王氏迳直说... 王念孙的句式类比分析法孙良明1.0特定的句法分析方法一一句式类比王氏父子没有我们今天的语法体系及语法术语,但是我们也可看出二人具有特定的句法分析方法。这就是在两部书中随处可见的“相对为文”“文同一例”提法。王氏迳直说明是依据“相对为文”“文同一例”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分析 中国古代语法学 句法结构 王念孙 句法分析 汉语特殊句式 语法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 《文心雕龙》 “之”
下载PDF
生命的无奈——关于性格悲剧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5
8
作者 和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性格悲剧是个体在特定境遇中 ,因自身性格行为不可能到达社会或理性所规定的目标而遭致的毁灭 ,它与性格成熟、行为、社会、命运等有复杂的关系 ,而且有自己的效果、意义与价值 .性格悲剧的主体是一批不肯悔改的 顽固分子 ,我们关注... 性格悲剧是个体在特定境遇中 ,因自身性格行为不可能到达社会或理性所规定的目标而遭致的毁灭 ,它与性格成熟、行为、社会、命运等有复杂的关系 ,而且有自己的效果、意义与价值 .性格悲剧的主体是一批不肯悔改的 顽固分子 ,我们关注这些人 ,实际上也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关注我们在特定境遇中的无能为力感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 性格悲剧 命运 毁灭
下载PDF
田仲济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心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关键词 田仲济 中国现代文学 杂文创作 史学著作
下载PDF
一本有特色的评传——读《王统照评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德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70-71,共2页
王统照是中国新文学的元老之一,他同茅盾、郑振铎、叶绍钧、冰心等共同创建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为现代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近十年对王统照的研究较之“文革”以前有所深入有所发展,不仅发表... 王统照是中国新文学的元老之一,他同茅盾、郑振铎、叶绍钧、冰心等共同创建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为现代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近十年对王统照的研究较之“文革”以前有所深入有所发展,不仅发表了一批有份量的论文,也出版了《王统照文集》、《王统照研究资料》、《王统照的文学道路》等著作;不过尚缺少一部全景式的对王统照进行综合研究的著述,杨洪承同志的力作《王统照评传》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统照 评传 建设与发展 中国新文学 综合研究 文学道路 杰出贡献 叶绍钧 现实主义 现代文学
下载PDF
时代的弄潮儿——茅盾笔下的孙舞阳形象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德发 《东岳论丛》 1986年第4期94-98,共5页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于刻画女性形象的小说家,尤其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塑造誉满文坛。若说《蚀》三部曲之一的《幻灭》里,比较成功地塑造了静女士和慧女士两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形象,为他在小说世界里探索中国式的现代新女性...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于刻画女性形象的小说家,尤其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塑造誉满文坛。若说《蚀》三部曲之一的《幻灭》里,比较成功地塑造了静女士和慧女士两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形象,为他在小说世界里探索中国式的现代新女性的美学内涵和个性特点,初步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那么《蚀》三部曲之二的《动摇》,在新女性的刻画上,不论性格内涵或表现手段,都有了新的开拓。孙舞阳在《动摇》的艺术画面中,并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作者也没有为她化费更多的笔墨,然而她的独特地位却是任何人物都不能代替的,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或在情场上的活动,颇令人注目。她和慧女士的性格虽属同一类型,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她和静女士的性格虽不属同一类型,但也有相似之点。“她”就是“她”,个性极为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 性格 三部曲 反革命 革命者 店员 女性形象 关键时刻 舞阳 舞台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渊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周聚 《山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52-55,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  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 ,研究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意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  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 ,研究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意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已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本体的突破 ,它不仅有理论主张 ,而且有使之成为现实的广泛的艺术实践。这一文学本体的转型具有革命性的先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主义哲学 文学转型 文学本体 现代主义 哲学渊源 中国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中国古典人情世态小说的宗教原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洪承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1-95,共5页
我国明代是小说创作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为,中国小说由最初的民间传说、神话、说书、话本等形式,逐渐演变为由作家、文人独立创作,抒发个人情怀,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直写人世、人事、人情,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 我国明代是小说创作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为,中国小说由最初的民间传说、神话、说书、话本等形式,逐渐演变为由作家、文人独立创作,抒发个人情怀,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直写人世、人事、人情,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诸如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今古奇观》等(文学史通称这类作品为人情世态小说)。明代以后这类人情世态小说迅速发展,占据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主流地位。鲁迅先生著名的《中国小说史略》便有专章描述。人情世态小说的崛起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世态小说 宗教精神 原型 典人 宗教主题 中国古典小说 宗教文化 小说家 宗教意识 小说史
下载PDF
中国古典人情世态小说的文体建构与宗教意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洪承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5-89,共5页
(一) 小说文体研究实际是叙述语境、语言、结构、方式、观点等的审美研究。古典人情世态小说是在神话故事、志怪小说、传奇话本等中国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种独特主题类型的小说形式。它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和情结,在主题原型方面最有密切联... (一) 小说文体研究实际是叙述语境、语言、结构、方式、观点等的审美研究。古典人情世态小说是在神话故事、志怪小说、传奇话本等中国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种独特主题类型的小说形式。它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和情结,在主题原型方面最有密切联系,拙文已有论述。然而,作为独特的小说文体,宗教精神对其思想主题的渗透,也必然影响着它的叙述模式和语境、结构的形式。譬如,宗教意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与其小说说教化、历史化的情节模式;阴阳五行说与其小说“二元互补”的叙事结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世裕化、非理性化的倾向与其小说叙述方式的变更、调整等等。清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无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人情世态小说自身变革的过程和审美的价值;甚至,更具有中国小说自身演变规律性寻求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世态小说 宗教意象 文体建构 小说文体 中国古典小说 叙述观点 《红楼梦》 情节模式 中国小说 小说家
下载PDF
近十年鲁迅早期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斌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2-76,共5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我们所说的鲁迅早期思想,一般是指鲁迅青年时期,特别是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的思想。此时,他的总体思想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当时思想界的先进水平,起点甚高。正如冯雪峰所指出的:“他已经抱有别人在‘五...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我们所说的鲁迅早期思想,一般是指鲁迅青年时期,特别是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的思想。此时,他的总体思想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当时思想界的先进水平,起点甚高。正如冯雪峰所指出的:“他已经抱有别人在‘五四’时期才能抱有的那种思想和见解,……这是常常使我们惊奇的。”(《鲁迅和俄罗斯文化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考察一下鲁迅在其早期是怎样紧跟历史时代的步伐,积极开放地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先进的思想观念,这对于我们当今采取“拿来主义”以借鉴外国文化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思想 尼采 科学救国思想 研究述评 科学启蒙 人道主义思想 鲁迅研究 近十年 “立人”思想
下载PDF
论郭沫若“五四”时期对孔子的“曲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1,共5页
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尊孔现象是一学术难题。从青年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青年诗人郭沫若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诗人艺术化情绪化的曲解改造,他与“新青年”派的对立和封建旧营垒与“新青年”派的对立有名根本出发点的不同。郭沫若的曲... 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尊孔现象是一学术难题。从青年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青年诗人郭沫若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诗人艺术化情绪化的曲解改造,他与“新青年”派的对立和封建旧营垒与“新青年”派的对立有名根本出发点的不同。郭沫若的曲解是一种新价值观创造的需要,他在孔子身上提取了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并且提供了观测传统的全新的眼光。但这种眼光当时缺乏实践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孔子 《新青年》杂志 个性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人格理想 新价值观 情绪化 “神”
下载PDF
“空灵之现代派”的活标本——评《孔孚山水》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忠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孔孚写山水诗是1979年以后的事,他从东部沿海的崂山写起,一直往西走,写泰山,写黄山,写庐山,写峨眉,写到帕米尔高原,到了顶,就不写了,那已到了1992年。这十来年的时间,他爬的山,海拔越来越高;他写的诗也越来越凌空蹈虚、超拔尘世。济南... 孔孚写山水诗是1979年以后的事,他从东部沿海的崂山写起,一直往西走,写泰山,写黄山,写庐山,写峨眉,写到帕米尔高原,到了顶,就不写了,那已到了1992年。这十来年的时间,他爬的山,海拔越来越高;他写的诗也越来越凌空蹈虚、超拔尘世。济南出版社出版的《孔孚山水》正是他艰步奋上、临近极顶时写的,留下了一行简隐空灵的足迹,“香到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 活标本 山水诗 帕米尔 陌生化 自然化人 超现实主义 西方诗学 人化自然 性灵说
下载PDF
试论我国文艺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守森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2-87,共6页
当今中国的文艺学研究之所以缺乏突破性的进展,应从其研究的价值取向中寻找原因。由于人们过多地强调研究成果的功利性,而忽视研究过程的自身价值,致使多元的、自律的文艺学研究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而真正的“思想解放”应该从... 当今中国的文艺学研究之所以缺乏突破性的进展,应从其研究的价值取向中寻找原因。由于人们过多地强调研究成果的功利性,而忽视研究过程的自身价值,致使多元的、自律的文艺学研究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而真正的“思想解放”应该从转变这一观念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文艺理论家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文艺理论研究 “形而上学” 目的论 思想解放 美学思想 因果论
下载PDF
一代人的延安情结——吴伯萧小品散文创作概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洪承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66-69,共4页
阅读吴伯萧的一篇篇小品散文,你能体味优美而雄壮的时代交响乐.对“母亲”延安,爱的真挚和思的久远,这是一代人的“延安情结”,使我们将过去和今天,历史和现实,作者和读者紧紧的联系起来.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散文艺术世界,给我们营造... 阅读吴伯萧的一篇篇小品散文,你能体味优美而雄壮的时代交响乐.对“母亲”延安,爱的真挚和思的久远,这是一代人的“延安情结”,使我们将过去和今天,历史和现实,作者和读者紧紧的联系起来.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散文艺术世界,给我们营造的正是这种境界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散文 散文创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散文小品 作家 延安精神 散文艺术 中国革命 窑洞 创作题材
下载PDF
鲁迅与佛教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爱强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5-68,共4页
鲁迅与佛教陈爱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东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碰撞、融合时期。保持着文化开放心态的鲁迅此时也走近了佛教,他以“拿来主义”以我为主的精神和勇气研读佛经,这对他的诸多人生观念乃至艺术创作都产生了... 鲁迅与佛教陈爱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东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碰撞、融合时期。保持着文化开放心态的鲁迅此时也走近了佛教,他以“拿来主义”以我为主的精神和勇气研读佛经,这对他的诸多人生观念乃至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乘佛教 佛教思想 章太炎 涅般木 鲁迅思想 道德自律 鲁迅研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悲剧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