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的语法研究(下)——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良明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1-39,共39页
1898《马氏文通》到1924《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本文上篇谈前段"词本位"体系文法,已发表于本刊总第19辑。这里属下篇,谈后段"句本位"体系文法。"句本位"体系文法初建的原因和条件:国语运动的胜利,代替文言... 1898《马氏文通》到1924《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本文上篇谈前段"词本位"体系文法,已发表于本刊总第19辑。这里属下篇,谈后段"句本位"体系文法。"句本位"体系文法初建的原因和条件:国语运动的胜利,代替文言成为正式书面语;国外语言学类型理论、重句法文法体系引进,文法研究方法和文法与逻辑关系探索。所建体系基本内容:文法研究重视句中词的位置次序,以句子的结构和类型研究为重点。分词法(词类)、句法两部门,前者为后者服务;文法单位有词、语、句三级。词类继承前段研究分九品,继用"假借"说,说明词的转类;提出按句法成分位置辨分词品。句子整体结构分主语谓语:主语可含形容性附加语;谓语可含副词性附加语,谓语动词可带宾语、足语;谓语形容词和同动词后成分是表语。谈说句成分所任词语种类、变化和句子结构简式、复式及相互转化。认识句法结构蕴含语义关系并注意二者的结合分析。句子类型,按组织结构分单句、复句;按语气分直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用表格法、图解法显示文法分析结果。行文有"附则"、"注意",配合正文又适合教学需要。书后附标点符号用法,表现语法与标点符号关系密切;也反映新文化运动胜利,国语代替文言的一个成果。"句本位"文法体系的初建,是1922—1923年多位学者多年辛苦探索的成果;也为由《马氏文通》"词本位"科学体系发展为《新著》"句本位"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法 纪念 九十年 文法 句本位
下载PDF
谈《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的语法研究(上)——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良明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1-32,共32页
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到1924年《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前(1898—1923)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前段(1898—1919)是文言"词本位"文法产生,文法属于文章学,为了会通和写作文章。后段(1920—1923)是国语"句本位"文法创建,文法独... 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到1924年《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前(1898—1923)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前段(1898—1919)是文言"词本位"文法产生,文法属于文章学,为了会通和写作文章。后段(1920—1923)是国语"句本位"文法创建,文法独立,为了教学研究和推广国语。本文谈前段:中国现代语法学文言"词本位"文法体系《马氏文通》和有文法内容的现代文章学《汉文典》两部开山之作产生。两部开山之作支配、影响下出现一本《言文一贯虚字使用法》外,五种文章学文法教科书:《中等国文典》《中华中学文法要略》《文法会通》《文法要略》《新体国文典讲义》。这个阶段"文法"有两义:一指Grammar(葛朗玛),一指文章学。五书前两种文法独立,是照《马氏文通》词法蕴涵句法内容的"词本位"文法,后三种文法内容结合在文章学中。五书共定汉语词法内容是:继《马氏文通》确立汉语九品词和每品的分类及其基本句法功能;确认汉语词类有"假借""变性"的转类和词的位置次序及虚词用法的重要性。提出汉语句法单位有词、短语、句三级,句法结构分主要成分、附属成分;主要成分分主语、谓语(谓语可有连带成分宾语、足语),附属成分分形容词性的、副词性的。句法成分可有移位、省略变化。汉语句子按语气分叙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这些为"词本位"文法嬗变下阶段"句本位"的创建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法》 纪念 九十年 文法 词本位
下载PDF
谈廖序东先生的语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良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6-31,共6页
廖序东教授的语法研究,具有以下特色:一、尊师重道,介绍、继承、发展师说;二、古今汉语语法通研;三、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并重;四、一般语法研究、专书语法研究兼顾;五、大学语法教学、中学语法教学同视;六、重视《马氏文通》研究。
关键词 廖序东 汉语研究 理论 方法 研究
下载PDF
漫谈古代汉语语法科学与教学语法体系建立--今古专书注释考据语法分析研究札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9,共6页
语法教学体系跟科学体系有关系、有区别。根据今古专书注释考据中的语法分析,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宜有句读与层次分析、语义关系分析、语词搭配分析、句式词序历史变化分析、语用和语境分析等内容。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语法 科学 教学 体系
下载PDF
试据古注谈古汉语谓语结构语义关系及研究问题——兼述陈承泽为什么只是提“致动用”、“意动用”
5
作者 孙良明 《语言科学》 2007年第1期65-83,共19页
文章谈述汉至元多种注释书对谓语结构名动语义关系分析,说明古汉语述宾、状述语义关系和名词做谓语、述语表义的复杂和多样,并谈述当今对其研究问题。同时说明既然存在多种述宾语义关系,为什么陈承泽只是提出“致动”、“意动”关系。
关键词 古注 谓语结构 语义分析 致动意动
下载PDF
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袁本良《守拙斋汉语史论稿》语法论文研究
6
作者 孙良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5,共8页
文章论述袁本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一、传统经典语法著作的现代意义"新"分析;二、古汉语语法专题的另视角"新"分析;三、语料翔实,继承朴学传统;文风朴实,显现学者风范。
关键词 古汉语 语法 创新 分析
下载PDF
安作璋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7
作者 陈乃华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从事秦汉史研究,他先从经济史入手,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成就,一是论证了秦汉史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出秦汉是中国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 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从事秦汉史研究,他先从经济史入手,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成就,一是论证了秦汉史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出秦汉是中国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奠基的时代,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国疆域基本形成的时代,也是有明文记载的较早对外开放的时代,同时还是一个文武并兴、人才辈出的时代。秦汉史是安先生从事历史研究的试验田,由此进一步扩展到中国通史、地方通史、文化通史的研究,努力实践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与一些前辈史学家的治史思路,主张治史贵在乎通,终于成就为一代史学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社会性质 政治 经济 文化 对外关系 历史人物
下载PDF
顾炎武《日知录》的词汇、词义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8
作者 孙良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7-93,共7页
《日知录》有丰富的词汇、词义研究内容,如解说词源、词的历史发展、复合词构成理据、词义演变、词义分化、词的多义性、词的古义和僻义、复合词的偏义性、古籍正确释义等;这些对现代词汇学、词义学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知录》 词汇 词义研究 借鉴
下载PDF
关于取消“介词省略”说以及“于”字的用法问题——答谢方平权先生 被引量:9
9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进一步论述作者所主张的取消“介词省略”(包括“介词结构”)说的语法观点;对方平权先生批评自己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
关键词 省略 介词结构 语法观 肯定 感谢 用法 文章 观点 批评
下载PDF
汉魏晋人对谓词结构中名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兼谈宾语成分取消、补语成分定界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本文谈述汉魏晋注释书对谓词结构N—V、V—N两名动组合句式中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说明两句式各有多样意义关系且类型大致相同;提出根据古汉语语法特点,句法分析宜取消宾语成分,扩大补语范围,将传统认为的宾语成分归入补语成分中。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宾语 补语 分析
下载PDF
关于“见Vt”结构中“见”的语法、语义特征问题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说明“见Vt”结构中的“见”,语法上是带谓词宾语的动词,语义上是兼“遭受”“施授”两义的反训词;指出杨树达《词诠》对一条“孔疏”的误解及其影响;否定“见”字词性的副词说,肯定否定“见”字指代作用说的开拓精神。
关键词 反训词 副词
下载PDF
周索、戎索与周初分封 被引量:6
12
作者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92,共5页
“商奄之民”与殷人同为商人后裔 ,故鲁、卫“皆启以商政” ;商、周均为农业民族 ,故鲁、卫“疆以周索”。夏人处于游牧阶段 ,其生产生活方式适用于戎狄部族 ,故晋国“启以夏政 ,疆以戎索”。齐太公望初封时也“因其俗 ,简其礼”。顺应... “商奄之民”与殷人同为商人后裔 ,故鲁、卫“皆启以商政” ;商、周均为农业民族 ,故鲁、卫“疆以周索”。夏人处于游牧阶段 ,其生产生活方式适用于戎狄部族 ,故晋国“启以夏政 ,疆以戎索”。齐太公望初封时也“因其俗 ,简其礼”。顺应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施政 ,是周王室为新封诸侯制定的共同原则。周初分封是周人对异姓部族邦国原住居民进行直接统治的初次尝试 ,由此引起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政 周索 夏政 戎索 分封
下载PDF
忆劭西师谈“依句辨品”的来历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3,共1页
《语文建设》1995年第6、第10两期刊载拙作《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再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两篇小文,谈到1963年暑假劭西师给我谈话时,讲到《新著国语文法》第一版“自序”中名言“例不十,不立法”的来历。... 《语文建设》1995年第6、第10两期刊载拙作《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再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两篇小文,谈到1963年暑假劭西师给我谈话时,讲到《新著国语文法》第一版“自序”中名言“例不十,不立法”的来历。劭西师说从前守旧派反对变法,提出“利不百,法不立”,他将“利不百”改成“例不十”。拙文谈到劭西师说的古人,我记不清了,后承蒙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陈霞村先生赐教,此语是《商君书·更法》中杜挚讲的:“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历 1995年 1963年 语文建设 山西大学 第一版 中文系 出处 变法 师说 期刊 自序
下载PDF
清人关于语义选择规则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5-80,共6页
清人关于语义选择规则的分析孙良明前言现代语法学研究,语词组合成句,依据句法结构规则之外,还必须依据语义选择规则,即语词之间的搭配要符合语义上的选择。如名词——动词可组成主谓结构,动词——名词可组成述宾结构;但并不是任... 清人关于语义选择规则的分析孙良明前言现代语法学研究,语词组合成句,依据句法结构规则之外,还必须依据语义选择规则,即语词之间的搭配要符合语义上的选择。如名词——动词可组成主谓结构,动词——名词可组成述宾结构;但并不是任何名词、动词的结合都可以产生如此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选择 《说文》 王引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述宾结构 主谓结构 王氏父子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下载PDF
“何P之V”补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何P之V”补说孙良明《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3期载张闻玉先生《试论何有·何P之有》文,说“阿P之有”是“何P之V”(P代名词性成分)的一种,并引刘淇《助字辨略》,说“将‘何’理解为状语,释为‘岂’”;其所引之... “何P之V”补说孙良明《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3期载张闻玉先生《试论何有·何P之有》文,说“阿P之有”是“何P之V”(P代名词性成分)的一种,并引刘淇《助字辨略》,说“将‘何’理解为状语,释为‘岂’”;其所引之例如“姜氏何厌之有”“其何继之有”“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 《助字辨略》 反诘问 《孟子章句》 吕氏春秋 古籍整理研究 中国语言学 句法结构 山东师范大学 句式
下载PDF
历代注释书句法逻辑语义关系分析——兼说汉语语法单复句区分自身存在的“破绽”和建立“并列语法结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0,共8页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平等加合构成的并列结构代替单复句划分。并列结构跟主谓、动宾、动补等句法结构不在一个层面上:并列结构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而构成元也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书 逻辑语义关系 单复句 破绽 并列结构
下载PDF
学科教学设计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勇 朱胜利 孟庆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简要分析了学科教育研究的状况,提出了学科教学设计的模式,并对模式中的每个部分,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学科教育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语法学“句本位”文法代表“黎氏文法”——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良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2,共12页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的文法"活看不拘泥。其内容是:建立"造句法"基本规律、确定句法结构六成分,从"造句"讲到"用词",拿"句法"控制"词类",立名词"七位",定动词"散动","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观察与实践分析,句法结构内含语义关系分析,词法句法内容章次编排革新,并分析展示"图解法"。黎氏文法对从《马氏文通》到《新著》之前的中国语法研究诸书进行了继承、发展和革新,是中国语法学史上"句本位"体系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 黎氏文法 句本位 现代语法学
下载PDF
晋灭偪阳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向戌 楚人 宋国 诸侯国 春秋时期 申公巫臣 吴人 晋悼公 吴国 南方集团
下载PDF
汉语单复句划分标准评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8-92,共5页
汉语没有单句、复句之分。现在已有的几种划分法(成分划分法、高一层次法、复合命题法、共同成分有无法、谓读多少法、硬性规定法、主谓复杂说、界限不清无害说等)都分不清楚汉语单句、复句之别。
关键词 单句 复句 标准 划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