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李连刚
张平宇
+1 位作者
程钰
王成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1)黄河流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黄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相对较高;(2)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经济韧性水平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空间自相关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3)相关多样性、专业化、政府管控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的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4)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经济韧性水平城市的发展将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空间集聚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
47
2
作者
汪芳
苗长虹
+7 位作者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地方性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李连刚
张平宇
程钰
王成新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
学院
东北
地理与
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资源
与环境
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52,42071162,421011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2113)
+1 种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2003021)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21-YYGL-29)资助。
文摘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1)黄河流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黄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相对较高;(2)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经济韧性水平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空间自相关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3)相关多样性、专业化、政府管控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的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4)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经济韧性水平城市的发展将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空间集聚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黄河流域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spatial agglomeration
spatial spillover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
47
2
作者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机构
北京
大学
建筑与景观设计
学院/
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
河南
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
发展
研究
中心
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
协同
创新
中心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
发展
研究院/青海
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兰州
大学
县域经济
发展
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兰州
大学
资源
环境
学院
宁夏
大学
资源
环境
学院
内蒙古
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建筑
学院/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
中心
太原理工
大学
建筑
学院
河南省社会科
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
基金
中德科学中心NSFC-DFG中德合作研究小组项目(GZ14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637)。
文摘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地方性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Keywords
human settlement
locality
adap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连刚
张平宇
程钰
王成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