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晉南北朝漢語量詞研究中的語料問題
1
作者 李建平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54-68,282,283,共17页
語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漢語史研究的基礎,而其寫成時代和地域等因素的複雜性又是漢語史研究的難點,魏晉南北朝文獻語料尤其如此。魏晉南北朝量詞專書專題研究和斷代史研究中,對文獻版本的選擇和梳理、對輯佚本和類書等轉引文獻的甄别... 語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漢語史研究的基礎,而其寫成時代和地域等因素的複雜性又是漢語史研究的難點,魏晉南北朝文獻語料尤其如此。魏晉南北朝量詞專書專題研究和斷代史研究中,對文獻版本的選擇和梳理、對輯佚本和類書等轉引文獻的甄别、對疑僞書語料的時代分析和利用、對異文語料的辨别和分析、文意細審及句讀的偏誤、出土文獻的時代與校勘、名物詞考證與結構分析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對相關語料問題的梳理和分析有助於漢語發展史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晉六朝 語料 輯佚 異文 疑僞書 出土文獻
下载PDF
拓展与深入——评《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2
作者 赵海菱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8-208,共1页
关键词 《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杜甫 中国 文学研究 学术价值 资料储备
下载PDF
谈廖序东先生的语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良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6-31,共6页
廖序东教授的语法研究,具有以下特色:一、尊师重道,介绍、继承、发展师说;二、古今汉语语法通研;三、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并重;四、一般语法研究、专书语法研究兼顾;五、大学语法教学、中学语法教学同视;六、重视《马氏文通》研究。
关键词 廖序东 汉语研究 理论 方法 研究
下载PDF
漫谈古代汉语语法科学与教学语法体系建立--今古专书注释考据语法分析研究札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9,共6页
语法教学体系跟科学体系有关系、有区别。根据今古专书注释考据中的语法分析,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宜有句读与层次分析、语义关系分析、语词搭配分析、句式词序历史变化分析、语用和语境分析等内容。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语法 科学 教学 体系
下载PDF
颜师古在口语词研究上的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霞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Yan Shi-gu was a famous linguist of the Tang Dynasty. H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study spoken words. Yan Shi-gu adopted many spoken words at that time in Han Shu Zhu and Ji Jiu Pian Zhu, furthermore, he explored into ... Yan Shi-gu was a famous linguist of the Tang Dynasty. H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study spoken words. Yan Shi-gu adopted many spoken words at that time in Han Shu Zhu and Ji Jiu Pian Zhu, furthermore, he explored into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spoken words in Kuang Miu Zheng Su at his later age. These are valuable language material. It is significant to do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se language material when w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modem tim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vocabul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师古 口语词 汉语词汇史
下载PDF
试据古注谈古汉语谓语结构语义关系及研究问题——兼述陈承泽为什么只是提“致动用”、“意动用”
6
作者 孙良明 《语言科学》 2007年第1期65-83,共19页
文章谈述汉至元多种注释书对谓语结构名动语义关系分析,说明古汉语述宾、状述语义关系和名词做谓语、述语表义的复杂和多样,并谈述当今对其研究问题。同时说明既然存在多种述宾语义关系,为什么陈承泽只是提出“致动”、“意动”关系。
关键词 古注 谓语结构 语义分析 致动意动
下载PDF
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袁本良《守拙斋汉语史论稿》语法论文研究
7
作者 孙良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5,共8页
文章论述袁本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一、传统经典语法著作的现代意义"新"分析;二、古汉语语法专题的另视角"新"分析;三、语料翔实,继承朴学传统;文风朴实,显现学者风范。
关键词 古汉语 语法 创新 分析
下载PDF
安作璋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8
作者 陈乃华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从事秦汉史研究,他先从经济史入手,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成就,一是论证了秦汉史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出秦汉是中国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 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从事秦汉史研究,他先从经济史入手,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成就,一是论证了秦汉史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出秦汉是中国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奠基的时代,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国疆域基本形成的时代,也是有明文记载的较早对外开放的时代,同时还是一个文武并兴、人才辈出的时代。秦汉史是安先生从事历史研究的试验田,由此进一步扩展到中国通史、地方通史、文化通史的研究,努力实践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与一些前辈史学家的治史思路,主张治史贵在乎通,终于成就为一代史学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社会性质 政治 经济 文化 对外关系 历史人物
下载PDF
中国人研究梵文语法至少比西方人早一千年
9
作者 孙良明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2-67,共6页
本文据中国东晋、南梁、隋唐僧人对梵文语法的研究和现代中西语言学史对欧洲人研究梵文语法的记载,说明中国人研究梵文语法至少比西方人早一千年。
关键词 中国人 西方人 梵文语法 一千年 语言学史 研究时间
下载PDF
顾炎武《日知录》的词汇、词义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10
作者 孙良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7-93,共7页
《日知录》有丰富的词汇、词义研究内容,如解说词源、词的历史发展、复合词构成理据、词义演变、词义分化、词的多义性、词的古义和僻义、复合词的偏义性、古籍正确释义等;这些对现代词汇学、词义学研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知录》 词汇 词义研究 借鉴
下载PDF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汇释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庆峰 张金霞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4期68-77,共10页
《聊斋俚曲集》是蒲松龄的重要著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俚曲以明清北方方言为基础,大量使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简洁明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是这些方言土语,特别是歇后语,有的专为一人创作,有的专为一事创作,更兼经过三百多年,... 《聊斋俚曲集》是蒲松龄的重要著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俚曲以明清北方方言为基础,大量使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简洁明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是这些方言土语,特别是歇后语,有的专为一人创作,有的专为一事创作,更兼经过三百多年,事过境迁,颇不易理解,因而影响了对《俚曲集》的阅读。笔者从《俚曲集》中收集了近百条歇后语,并结合《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的用例,逐条诠释,务求理解,以期对聊斋《俚曲集》的阅读提供帮助,并能引起语言学界对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注意,进一步对它作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 歇后语 汇释
下载PDF
关于取消“介词省略”说以及“于”字的用法问题——答谢方平权先生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进一步论述作者所主张的取消“介词省略”(包括“介词结构”)说的语法观点;对方平权先生批评自己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
关键词 省略 介词结构 语法观 肯定 感谢 用法 文章 观点 批评
下载PDF
汉魏晋人对谓词结构中名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兼谈宾语成分取消、补语成分定界问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本文谈述汉魏晋注释书对谓词结构N—V、V—N两名动组合句式中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说明两句式各有多样意义关系且类型大致相同;提出根据古汉语语法特点,句法分析宜取消宾语成分,扩大补语范围,将传统认为的宾语成分归入补语成分中。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宾语 补语 分析
下载PDF
关于“见Vt”结构中“见”的语法、语义特征问题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说明“见Vt”结构中的“见”,语法上是带谓词宾语的动词,语义上是兼“遭受”“施授”两义的反训词;指出杨树达《词诠》对一条“孔疏”的误解及其影响;否定“见”字词性的副词说,肯定否定“见”字指代作用说的开拓精神。
关键词 反训词 副词
下载PDF
周索、戎索与周初分封 被引量:6
15
作者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92,共5页
“商奄之民”与殷人同为商人后裔 ,故鲁、卫“皆启以商政” ;商、周均为农业民族 ,故鲁、卫“疆以周索”。夏人处于游牧阶段 ,其生产生活方式适用于戎狄部族 ,故晋国“启以夏政 ,疆以戎索”。齐太公望初封时也“因其俗 ,简其礼”。顺应... “商奄之民”与殷人同为商人后裔 ,故鲁、卫“皆启以商政” ;商、周均为农业民族 ,故鲁、卫“疆以周索”。夏人处于游牧阶段 ,其生产生活方式适用于戎狄部族 ,故晋国“启以夏政 ,疆以戎索”。齐太公望初封时也“因其俗 ,简其礼”。顺应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施政 ,是周王室为新封诸侯制定的共同原则。周初分封是周人对异姓部族邦国原住居民进行直接统治的初次尝试 ,由此引起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政 周索 夏政 戎索 分封
下载PDF
忆劭西师谈“依句辨品”的来历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3,共1页
《语文建设》1995年第6、第10两期刊载拙作《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再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两篇小文,谈到1963年暑假劭西师给我谈话时,讲到《新著国语文法》第一版“自序”中名言“例不十,不立法”的来历。... 《语文建设》1995年第6、第10两期刊载拙作《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再谈“例不十,则法不立”的出处》两篇小文,谈到1963年暑假劭西师给我谈话时,讲到《新著国语文法》第一版“自序”中名言“例不十,不立法”的来历。劭西师说从前守旧派反对变法,提出“利不百,法不立”,他将“利不百”改成“例不十”。拙文谈到劭西师说的古人,我记不清了,后承蒙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陈霞村先生赐教,此语是《商君书·更法》中杜挚讲的:“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历 1995年 1963年 语文建设 山西大学 第一版 中文系 出处 变法 师说 期刊 自序
下载PDF
历代注释书句法逻辑语义关系分析——兼说汉语语法单复句区分自身存在的“破绽”和建立“并列语法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0,共8页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平等加合构成的并列结构代替单复句划分。并列结构跟主谓、动宾、动补等句法结构不在一个层面上:并列结构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而构成元也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书 逻辑语义关系 单复句 破绽 并列结构
下载PDF
当今古汉语语法分析质疑——古注语法分析启示琐记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古人的语法分析表现出名词表达陈述、谓词表达指称、动名语义关系多样、谓词表现致使/认定义、动名句法结构同一、名动组合自由、受事主语两句式、逻辑语义关系单句、复句一致;从而引起对现在通行的一些古汉语语法分析观点科学性的思考。
关键词 古代注释 古汉语语法 古人分析 今人分析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语法学“句本位”文法代表“黎氏文法”——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良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2,共12页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 黎氏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定名为"句本位",其特点是:文法研究以句子为坐标,先理会宏纲句子,再分析细目词类。其方法是:广集实证"例不十,不立法";"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分析;"活的文法"活看不拘泥。其内容是:建立"造句法"基本规律、确定句法结构六成分,从"造句"讲到"用词",拿"句法"控制"词类",立名词"七位",定动词"散动","论理的"次序,"文学的"次序结合观察与实践分析,句法结构内含语义关系分析,词法句法内容章次编排革新,并分析展示"图解法"。黎氏文法对从《马氏文通》到《新著》之前的中国语法研究诸书进行了继承、发展和革新,是中国语法学史上"句本位"体系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 黎氏文法 句本位 现代语法学
下载PDF
晋灭偪阳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向戌 楚人 宋国 诸侯国 春秋时期 申公巫臣 吴人 晋悼公 吴国 南方集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