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娜 扈延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中枢神经感染中运用CT以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样本,另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20例无病人员作为对照组样本,对两组样本实施CT与MRI检查项目,并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中枢神经感染中运用CT以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样本,另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20例无病人员作为对照组样本,对两组样本实施CT与MRI检查项目,并分析两者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120例样本在MRI下异常率90.0%,CT下异常率56.7%;对照组的120例样本在MRI下异常率为17.5%,CT检测下8.3%;观察组在CT与MRI两个项目中均比对照组表现的异常率高。此外CT与MRI相比,MRI检查出的脑膜炎患者均比CT多。结论MRI的诊断效果要高于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扈延伟 陈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剖析CT检查与核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院内接收并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分析的资料。患者受伤的72小时内用核磁共振(也即MRI)与CT分别进行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 目的剖析CT检查与核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院内接收并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分析的资料。患者受伤的72小时内用核磁共振(也即MRI)与CT分别进行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10例被确诊为颅脑损伤,92例是由CT检测出来,107例是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出来。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检查患者病因,补充CT检查所不能检测小脑所产生的不足,而在一般的常见病例,CT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临床诊断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0期301-302,共2页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日益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也随之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年龄60岁以上,收缩期血压>21.3 k Pa(160 mm Hg),舒张期血压>12.6 k Pa(95 mm Hg)者,即为老年高血压病。高血...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日益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也随之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年龄60岁以上,收缩期血压>21.3 k Pa(160 mm Hg),舒张期血压>12.6 k Pa(95 mm Hg)者,即为老年高血压病。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护理
下载PDF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急诊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守宝 李天峰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急诊处理 手法复位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孙兆莲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尿素酶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1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 目的观察和比较2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选择快速尿素酶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1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 d;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67%,愈合率为92.00%,实验组的根除率为74.67%,愈合率为80.00%,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更高,溃疡愈合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甲硝唑 三联疗法
下载PDF
对“曲安奈德治疗耳郭假性囊肿63例”一文的验证
6
作者 李天峰 张国臣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7-197,共1页
关键词 耳郭假性囊肿 曲安奈德 治疗
下载PDF
闭孔疝误诊股疝1例教训
7
作者 任守宝 李天峰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闭孔疝 误诊 股疝 小肠绞窄性坏死 腹外疝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雷尼替丁致性功能减退1例
8
作者 李天峰 《泰山卫生》 2005年第5期46-46,共1页
患者,男性,38岁,已婚。因空腹痛半个多月就医,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雷尼替丁0.15g 2次/日,用药第四周,腹痛逐渐消失,但感乏力,烦躁,睡眠差,性欲较用药前明显减退。考虑是雷尼替丁不良反应所致,即停用。停药1... 患者,男性,38岁,已婚。因空腹痛半个多月就医,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雷尼替丁0.15g 2次/日,用药第四周,腹痛逐渐消失,但感乏力,烦躁,睡眠差,性欲较用药前明显减退。考虑是雷尼替丁不良反应所致,即停用。停药1周后性功能恢复正常。半年后患者又发生空腹痛,又服雷尼替丁4周后性功能明显减退,出现阳痿,继续服用1周后腹痛完全缓解,经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已痊愈,停服雷尼替丁10天后性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替丁 性功能减退 病理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胃镜检查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和牙周袋内给药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效果
9
作者 张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1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中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管治疗,且均进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 目的:探讨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中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管治疗,且均进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乙组牙周袋途径给药,甲组经根管途径给药,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都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细菌密度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证实在根管治疗后,同牙周袋给予患者盐酸米诺环素相比,经根管途径给予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综合征 盐酸米诺环素 牙周袋内给药 经根管途径给药
下载PDF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10
作者 陈振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72-172,174,共2页
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1月初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妇产科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 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1月初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妇产科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产科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对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规避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对康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积极寻找安全隐患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对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儿保管理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改善及转正管理的影响
11
作者 徐明 《我和宝贝》 2021年第6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儿保管理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改善及转正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于我院娩出的150例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正常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儿保管理... 目的分析儿保管理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改善及转正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于我院娩出的150例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正常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儿保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改善情况及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转正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体重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均结案转为正常儿管理。结论儿保管理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管理中,可有效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促进低出生体重儿转正管理,能为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保管理 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 转正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