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用于古代文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思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5期142-143,共2页
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课程,本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探究,分析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违反信息量适度... 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课程,本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探究,分析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以期对古代文学教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古代文学 误区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以及女性人物命运悲剧之渊源简论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鲁迅小说深刻的人道主义和塑造的女性形象贯穿着鲁迅小说的始终,成为两大重要内容和主题。而这两大主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复杂的背景,所体现和反应的时代价值与显示的意义也是深刻悠远的。并且在这两个主题之间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鲁迅小说深刻的人道主义和塑造的女性形象贯穿着鲁迅小说的始终,成为两大重要内容和主题。而这两大主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复杂的背景,所体现和反应的时代价值与显示的意义也是深刻悠远的。并且在这两个主题之间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鲁迅先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当时社会大背景的一种沉思和深邃的反省。通过透视和解析鲁迅作品中对不同女性的悲剧命运,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可以充分展示鲁迅先生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发展脉络、趋向,以及人文情怀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封建宗法制度 奴隶意识 人道主义 女性悲剧
下载PDF
红楼叙事论的体系性创构与中国叙事学的经典实践——评李庆信著《红楼梦叙事论稿》
3
作者 向宝云 卢衍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1-212,共2页
当下不断涌现的"红学"佳作,很多是借助西方各类文化样式和理论方法来阐释《红楼梦》,呈现出与传统"红学"迥异的风格和景象。李庆信《红楼梦叙事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以下简称"李著")就是这些佳作中的重要代表。
关键词 中国叙事学 《红楼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实践 创构 体系 佳作 红学
下载PDF
复堂和知堂
4
作者 张伯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1,共6页
晚清浙江出了两位以日记知名的大儒:李慈铭,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绍兴)人,其《越缦堂日记》曾风行一时。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有《复堂日记》(《谭献日记》)行世。周作人在《鲁迅的文学修养》... 晚清浙江出了两位以日记知名的大儒:李慈铭,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绍兴)人,其《越缦堂日记》曾风行一时。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有《复堂日记》(《谭献日记》)行世。周作人在《鲁迅的文学修养》一文中提到,鲁迅早年读过《越缦堂日记》。想来多少受过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复堂日记》 文学修养 李慈铭 杭州市 周作人 浙江 谭献
下载PDF
网络流行体来源浅析
5
作者 李传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4期158-158,共1页
近年来,网络流行体不但在网络中流行,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网络流行体的来源做一疏浅分析。
关键词 网络 流行体 来源
下载PDF
试论曹雪芹“意淫”说所体现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文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15,共13页
曹雪芹所说的"意淫"既是人生境界又是道德实践。作为人生境界,它把人类存在的现实世界(自然境界)和理想的精神世界(天地境界)有机统一起来,既肯定人的感性生活的需求又注重人性中知情意等因素的协调发展。由自然之境向天地境... 曹雪芹所说的"意淫"既是人生境界又是道德实践。作为人生境界,它把人类存在的现实世界(自然境界)和理想的精神世界(天地境界)有机统一起来,既肯定人的感性生活的需求又注重人性中知情意等因素的协调发展。由自然之境向天地境界的提升过程就是道德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张扬主体意识、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有限向无限不断超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主体性被凸显出来。这与近代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张扬人性、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是相通的。从这个角度说,曹雪芹已经从一个封建叛逆者转变为一个具有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曹雪芹“意淫”说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形象重塑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文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260,共8页
新生代小说中人物形象从文学虚构转换为影像画面的“逼真现实”,导演通过对小说人物自身状况的现实定位,以人物的行动充实现实处境以及演员的扮演来实现。人物在改编中的“变异”体现出改变原著小说的主题格调,烘托主要人物以及强化情... 新生代小说中人物形象从文学虚构转换为影像画面的“逼真现实”,导演通过对小说人物自身状况的现实定位,以人物的行动充实现实处境以及演员的扮演来实现。人物在改编中的“变异”体现出改变原著小说的主题格调,烘托主要人物以及强化情节曲折性等功能性指涉。人物增删以扩充情节容量,创造清晰的情节线索以及开阔作品的内涵视野契合大众消费文化的诉求。人物形象的重塑须注重人文内涵与娱乐需求的内在平衡,适度创新,以实现人物形象从小说美学到影视美学的成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小说 影视改编 形象重塑 媒介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