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以形写神”到“以神写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3,共2页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学命题。古代圣贤描写“形似”、“神似”的文章不少,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古之画或能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似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学命题。古代圣贤描写“形似”、“神似”的文章不少,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古之画或能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似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与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一脉相承,但又有变化,强调在超越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而不是不要“形似”,必须以“形似”为基础,类似于庄子的“技进乎道”;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元四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石涛在其《苦瓜和尚话语录》中说:“天地浑熔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意指不追求对真山真水(物象)的“形似”,而是超越“形似”的束缚,充分画出画家对山水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山水的神韵,才能真正为山水“传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写神 不求形似 《历代名画记》 写形 《梦溪笔谈》 “神似” 美学命题 形神兼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