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安市农科所利用雄性不育选出玉米新种质及新杂交组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桂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新种质 杂交玉米制种 杂交组合 优良自交系 杂交种产量 优良玉米 全不育 小叶斑病 常规育种技术 鲁中
下载PDF
山东泰安地区麦田主要杂草田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忠德 陈吉霞 陈平 《杂草科学》 1992年第3期12-15,共4页
泰安位于鲁中南地区,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鹅不食,其中播娘蒿出现频率在90%以上,荠菜65%以上,鹅不食50%左右。这几种杂草均为一年生杂草,是我市麦田杂草防除的主要对象。为了给试验设计和调查取样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分析... 泰安位于鲁中南地区,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鹅不食,其中播娘蒿出现频率在90%以上,荠菜65%以上,鹅不食50%左右。这几种杂草均为一年生杂草,是我市麦田杂草防除的主要对象。为了给试验设计和调查取样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分析杂草在农田发生发展动态,我们对这几种杂草分布型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杂草 田间分布型 山东
下载PDF
泰安市保护地蔬菜土壤农化性状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夏光利 毕军 +4 位作者 张昌爱 毕研文 张萍 史桂芳 朱国梁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5期49-50,共2页
从1999年起对泰安市保护地蔬菜主要产区土壤进行了布点采样和化验分析,对农化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保护地蔬菜土壤改良增肥、调整施肥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提供依据。1 土壤样品采集 采集124个冬暖式大棚(107个)和... 从1999年起对泰安市保护地蔬菜主要产区土壤进行了布点采样和化验分析,对农化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保护地蔬菜土壤改良增肥、调整施肥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提供依据。1 土壤样品采集 采集124个冬暖式大棚(107个)和小拱棚(17个)土壤样品,采样深度0~20cm,集中分布于泰山区上高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市 保护地蔬菜 土壤农化性状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山东省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区域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蒋仁棠 谈文瑾 刘忠德 《杂草科学》 1994年第4期15-17,共3页
山东省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区域分布蒋仁棠,谈文瑾,刘忠德(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5%,丘陵山地占35%。中部鲁中南山地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西部和北部平... 山东省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区域分布蒋仁棠,谈文瑾,刘忠德(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271000)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5%,丘陵山地占35%。中部鲁中南山地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西部和北部平原海拔不超过70米。全省平均年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种类 分布 山东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举林 苏波 +2 位作者 邹仁峰 王玉新 马冲 《作物研究》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对山东省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及主要玉米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模式进行了分析 ,将主要亲本自交系划分为改良 Reid、Lancaster、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种质 5个杂种优势群 ,其中改良 Reid和四平头杂种优势群在玉米育种中起着主导作用... 对山东省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及主要玉米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模式进行了分析 ,将主要亲本自交系划分为改良 Reid、Lancaster、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种质 5个杂种优势群 ,其中改良 Reid和四平头杂种优势群在玉米育种中起着主导作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80年代以四平头×其它种质、改良 Reid×四平头和四平头× Lancaster为主 ,进入 90年代以来 ,改良 Reid×四平头成为主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种质资源 杂种优势 利用 模式
下载PDF
玉米全蚀病综合防治技术
6
作者 张翠云 毕君 +3 位作者 王玺仁 张新 陈吉霞 侯秀涛 《农业科技通讯》 1998年第8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全蚀病 防治
下载PDF
大麻纤维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及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青海 毕君 陈茂学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4-27,共4页
大麻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单株麻茎重和出麻率三个主要因素构成,但影响其产量的主要性状还有株高和茎粗。研究这五个因素互相适应、制约和协调的关系,有助于认识大麻优质、高产的栽培规律,以便通过栽培措施来调节这五个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大麻 纤维 品质 栽培 密度
下载PDF
两种昆虫病毒混合使用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发仁 高玉英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1期33-35,共3页
室内试验,将菜粉蝶颗粒体病毒(2×10^(-3))和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52×10~6)两株病毒液,等量混合后浸菜叶,5次共喂养菜青虫3964头和银纹夜蛾幼虫1601头,其死亡率分别为96.2%和96.3%。经3年大田试用,结果基本一致。1990... 室内试验,将菜粉蝶颗粒体病毒(2×10^(-3))和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52×10~6)两株病毒液,等量混合后浸菜叶,5次共喂养菜青虫3964头和银纹夜蛾幼虫1601头,其死亡率分别为96.2%和96.3%。经3年大田试用,结果基本一致。1990年在泰安市郊使用这两株病毒混合液喷洒甘蓝,混施区总虫口下降率91.5%,而单独使用区PrGV(3×10^(-3))、PaNPV(1.5×10~6)以及氧化乐果(1000倍液)的虫口下降率分别为65.1、37.9和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银纹夜蛾 病毒 使用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举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紧凑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各自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举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1992~1993年度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的9个参试种的13个承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14个性状的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各性状不同的权重系...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1992~1993年度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的9个参试种的13个承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14个性状的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各性状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区域论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种 灰色关联分析 区域试验
下载PDF
紧凑型玉米高产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举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8-60,共3页
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相比,具有稳上部叶夹角小、株型紧凑、耐密植、叶向值大、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势高、净光合产物多、群体库容量大、经济系数高的特点,这是紧凑型玉米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改进制种技术,争取制种高产稳产)是紧... 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相比,具有稳上部叶夹角小、株型紧凑、耐密植、叶向值大、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势高、净光合产物多、群体库容量大、经济系数高的特点,这是紧凑型玉米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改进制种技术,争取制种高产稳产)是紧凑型玉米推广应用重要的种质基础。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必须充分发挥其耐密性特点,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扩大群体库容量,加强田间管理,延长功能叶的有效期,增强源的供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生理基础 玉米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正交优化设计在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忠德 蒋仁棠 +3 位作者 谈文瑾 刘守柱 郑星 李锋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6-87,92,共3页
本文首次采用正交优化设计原理 ,在品种、播期、药剂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科学地证明了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播期 ,其次是药剂防治措施 ,再次是玉米品种 ,以产量为指标时 ,品种的作用大于药剂防治措施。并在此试验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正交优化设计 玉米粗缩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泰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康保 夏光利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3-214,共2页
对321个耕层土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硼呈正态分布,锌、铜、铁和锰对数正态分布.硼、铜、铁、锰缺乏的样点分别占91.7%、91.9%、79.3%、90.9%和57.2%.属低铜、铁、硼、锌,部分缺锰区.锌与铜,铜与铁,铜与锰,铁与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对321个耕层土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硼呈正态分布,锌、铜、铁和锰对数正态分布.硼、铜、铁、锰缺乏的样点分别占91.7%、91.9%、79.3%、90.9%和57.2%.属低铜、铁、硼、锌,部分缺锰区.锌与铜,铜与铁,铜与锰,铁与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硼与其它4种微量元素基本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 微量元素 分布状态
原文传递
榆黄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会丽 王明才 郑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榆黄菇 栽培技术 环境因子 培养料选择 配方 装料 播种 采收
下载PDF
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举林 刘桂玲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2,共2页
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陈举林,刘桂玲(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泰安271000)70年代末,美国的Murashige在第4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来生产人工种子的设想[1],其理论依据是德... 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陈举林,刘桂玲(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泰安271000)70年代末,美国的Murashige在第4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来生产人工种子的设想[1],其理论依据是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的“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子 组织培养 种子结构
下载PDF
玉米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研究概况(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举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8-20,24,共4页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变异范围较广泛,单基因或少数基因变异的情况较多,因此适合于用来对现有品种进行有限的修饰与改良,这种变异是作物改良又一新的变异来源.自60年代以来,由于细胞组织培养的迅速发展,已可获得多种植物的再生植株,其...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变异范围较广泛,单基因或少数基因变异的情况较多,因此适合于用来对现有品种进行有限的修饰与改良,这种变异是作物改良又一新的变异来源.自60年代以来,由于细胞组织培养的迅速发展,已可获得多种植物的再生植株,其后又不断发现再生植株广泛地存在着遗传变异,即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现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已被确认为一种新的遗传变异来源,可作为植物品种改良的有效手段.我国自70年代末开始对细胞组织培养中的变异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品种改良,其后又进行了抗性突变体的筛选,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体细胞 无性系 变异
下载PDF
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吉燕 蒋仁棠 +1 位作者 魏进云 亓京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0年第1期18-19,共2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薯茎线虫病发生地区,采用每亩施用15%铁灭克颗粒剂0.5公斤,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0.5公斤,或用40%克线磷颗粒剂3公斤的剂量,防治该病,效果达76.6~88.0%是目前较理想的药剂;并78066、84169、78262三个甘薯品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薯茎线虫病发生地区,采用每亩施用15%铁灭克颗粒剂0.5公斤,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0.5公斤,或用40%克线磷颗粒剂3公斤的剂量,防治该病,效果达76.6~88.0%是目前较理想的药剂;并78066、84169、78262三个甘薯品系呈现很好的抗性,应大力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线虫病 防治
下载PDF
夏玉米塑盘育苗带土移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青海 张俊梅 +1 位作者 李芳 董树亭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5期35-37,共3页
夏玉米采取塑盘育苗,1 叶1 心带土移栽产量比麦田套种和夏直播分别高11 .1 % 和25 .7 % ;3 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比套种和直播高3 .6 % 和17 .2 % ,5 叶1 心带土移栽产量低于套种6 .3 % ,比直播高6 .0... 夏玉米采取塑盘育苗,1 叶1 心带土移栽产量比麦田套种和夏直播分别高11 .1 % 和25 .7 % ;3 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比套种和直播高3 .6 % 和17 .2 % ,5 叶1 心带土移栽产量低于套种6 .3 % ,比直播高6 .0 % 。移栽玉米前期生长慢,拔节期生长加快,到抽雄开花期1 叶1 心移栽比套种提前2d ,3 叶1 心移栽与套种同步,移栽玉米比直播分别提前了7d ,5 d 和3d ,灌浆期相对较长。另外,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和田间生长整齐度等群体特征都不同程度的好于麦田套种和夏直播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塑盘育苗 带土移栽 育苗
下载PDF
果脯蜜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9
作者 戚桂军 马守海 +1 位作者 陈宝芳 谢清业 《粮食与食品工业》 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我国传统食品果脯蜜饯的产生及各时期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我国果脯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果脯 蜜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
下载PDF
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
20
作者 孙发仁 王怀宽 季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9-63,共5页
从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的幼虫中分离到(?)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的平面图象多为六边形和近圆形,直径0.6~2.0μm,病毒粒子杆状,两端圆滑,大小约50nm×320nm.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对豆天蛾幼虫有... 从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的幼虫中分离到(?)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的平面图象多为六边形和近圆形,直径0.6~2.0μm,病毒粒子杆状,两端圆滑,大小约50nm×320nm.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对豆天蛾幼虫有比较强的致病力.对三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10^(4.8)个多角体/ml,y=3.24+0.54x.田间防治效果可达70%左右,与苏云金杆菌制剂或其他害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效果达90%以上,好于常用化学农药氧化乐果,且残效作用较长.该病毒对家蚕、柞蚕和瓢虫无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天蛾 核型多角体 病毒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