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平萍 李传文 孙庆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90-91,101,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对苏醒及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6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对苏醒及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6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所有患者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插管时,观察组SBP、DBP、MAP、HR分别为(89.1±8.9)、(74.9±3.6)、(76.7±7.5)mm Hg、(83.6±8.7)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94.4±9.4)、(80.1±8.1)、(80.8±6.5)mm Hg、(89.1±9.3)次/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5、3.40、2.37、2.48,均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3.36±2.42)min,拔管时间为(12.53±3.6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0.28±3.81)、(19.16±4.64)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99、6.50,均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质量评分[(4.26±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72±0.4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1,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用于OPCABG手术较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苏醒快,质量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芬太尼 血液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cA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海雷 段世明 +2 位作者 曾因明 王钧 张志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8-719,共2页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环AMP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信号转导 麻醉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来柱 曾因明 +2 位作者 陈群 王小舟 汪曙蕖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前脑缺血模型及动脉灌注技术,观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SOD、MDA、NO、NOS变化。结果亚低温及静脉复合用药能显著促进SOD活性恢复、抑制... 目的探讨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前脑缺血模型及动脉灌注技术,观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SOD、MDA、NO、NOS变化。结果亚低温及静脉复合用药能显著促进SOD活性恢复、抑制NOS活性与MDA、NO值的升高;以亚低温复合大剂量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疗效最佳。结论亚低温脑复苏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及NO的生成,减轻再灌注损伤;大剂量654-2颈动脉灌注可以提高亚低温疗效,优于静脉滴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山莨菪碱 脑缺血 氧自由基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cAMP信使系统和全麻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龙 费剑春 +1 位作者 段世明 曾因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第5期260-262,共3页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分密切。cAMP可通过PKA转导信息,从而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cAMP通过PKA使钠通道磷酸化,减弱兴奋传递;也可使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磷酸化并增强其介导的兴奋性传递;cAMP对GABA受体影响的报道不一致。cAMP在全麻药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但是否为一个重要靶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 信使系统 机制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经静脉与皮下持续输注曲马多用于小儿自控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传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经静脉输注 皮下持续输注 曲马多 小儿 自控镇痛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区域温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平 王萍 魏祥国 《新疆医学》 2010年第4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阻滞区域 临床观察 温度变化 麻醉效果 麻醉方法 客观指标 皮肤痛觉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与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爱亮 郭东立 +3 位作者 贾志 宁晓飞 陆信仰 李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7期472-475,共4页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因而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因而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标记物使得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播散的研究热点,有关肿瘤中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以及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播散中的作用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有关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对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因子、与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有关的研究进展以及结直肠癌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的可能前景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管转移 淋巴管生成 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