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索美拉唑预防阿司匹林相关性胃肠损伤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时均文 刘红军 +2 位作者 时勇 刘春安 葛继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发生胃肠损伤尤其是溃疡的风险,同时探讨其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5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联合组48例...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是否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中发生胃肠损伤尤其是溃疡的风险,同时探讨其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5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联合组48例,服用同种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对比两组胃镜下黏膜表现变化,记录其黏膜损伤以及溃疡发生情况。并在给药前1 d、服药后28 d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胃肠黏膜损害者有29例(61.7%),其中消化性溃疡8例(17%),联合组发生胃黏膜损害者仅5例(10.4%),其中消化性溃疡发生者仅1例(2.1%),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以花生四烯酸(ACA)和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会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发生溃疡的风险,且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阿司匹林 溃疡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曙晖 盖伟 +3 位作者 靳西凤 崔梅 柴同海 刘春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41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21例行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术(A组),另外20例患者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 目的探讨应用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41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21例行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术(A组),另外20例患者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B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改变、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门静脉自由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变化。结果 A组曲张静脉消失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术后门静脉压力亦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以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胶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 部分性脾栓塞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早期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永勤 黄友敏 +2 位作者 王霞 张国庆 李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I)对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行CSI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CSI组),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CAG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I)对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行CSI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CSI组),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CAG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分别于CSI或CAG术前及术后1 h、6 h、24 h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的测定。结果CSI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术后6 h显著高于术前(30.4±9.2μg/L比23.4±6.4μg/L,t=9.03,P<0.01),术后24 h Hs-CRP含量显著高于术前(15.2±4.1 mg/L比7.4±3.4 mg/L,P<0.01),并达到高峰。CAG组患者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血清抵抗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提示术后有炎症刺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抵抗素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脐血抵抗素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班开斌 赵艳丽 +1 位作者 黄友敏 张洋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脐血抵抗素浓度、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抵抗素与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足月单胎分娩产妇,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60例,择期剖宫产50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脐血抵抗素浓度、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抵抗素与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足月单胎分娩产妇,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60例,择期剖宫产50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脐血抵抗素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法免疫浊度测定系统检测脐血IgG、IgA、IgM、C3、C4;酶标法测定T细胞亚群,同时行血常规化验。结果阴道分娩脐血抵抗素浓度、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高于剖宫产分娩。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脐血抵抗素与新生儿免疫功能有影响,阴道分娩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血 抵抗素 免疫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心脏起搏患者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检出及美托洛尔干预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景梅 丛晓荣 +2 位作者 宋涛 赵芳 侯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置入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及美托洛尔干预效果。方法 65例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服药前),术后1年(每日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6个月后)进行随访程控起... 目的研究置入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及美托洛尔干预效果。方法 65例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服药前),术后1年(每日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6个月后)进行随访程控起搏器,记录发生房颤例数、无症状性房颤例数、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次数、房颤负荷,比较病窦综合征(SSS)组(n=31)和房室传导阻滞(AVB)组(n=34)组间及组内各参数。结果SSS组1例因发作持续性房颤而退出本研究。术后6个月SSS组11例(36.7%)出现房颤,其中无症状性房颤5例(45.5%);服药后6个月6例(20.0%)出现房颤,无症状性房颤3例(50%)。AVB组术后6个月8例(23.5%)出现房颤,无症状性房颤4例(50.0%);服药后6个月5例(14.7%)出现房颤,无症状性房颤3例(60%)。服药前两组房颤发生率及房颤负荷无明显差异(χ2=1.32,t=0.11,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模式转换次数、房颤负荷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房颤和无症状性房颤发生并不少见;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可以降低房颤负荷,减少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心房颤动 无症状性 美托洛尔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自动房室间期搜索功能对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景梅 许洁 +2 位作者 郑伟 史孝玲 侯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6期549-550,共2页
60例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分为房室间期搜索(Search AV)组(n=27)和非Search AV组(n=33)。术后6个月Search AV组较非Search AV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减少,房颤负荷降低。术后1年Search AV组房颤负荷仍低于非Search AV组。术后6个月及1... 60例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分为房室间期搜索(Search AV)组(n=27)和非Search AV组(n=33)。术后6个月Search AV组较非Search AV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减少,房颤负荷降低。术后1年Search AV组房颤负荷仍低于非Search AV组。术后6个月及1年非Search AV组心室起搏比例高于Search AV组。心室起搏比例与房颤负荷正相关(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Search AV功能可明显减少心室起搏比例,降低房颤负荷,减少房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自动房室间期搜索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抵抗素和Hs-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永勤 黄友敏 +1 位作者 宋方强 宋静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5期21-23,95,共4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入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抵抗素和Hs-CRP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抵抗素和Hs-CR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1,0.79,P值均<0.01),SIRS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抵抗素 高敏-C反应蛋白 预警
下载PDF
2017年某院门诊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华 刘华 刘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2017全年该院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降糖药物使用种类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该院全年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品种、数量、金额作为观察对象,按口服药物及注射用药对比分析,分析门诊患者降糖药物... 目的分析2017全年该院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降糖药物使用种类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该院全年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品种、数量、金额作为观察对象,按口服药物及注射用药对比分析,分析门诊患者降糖药物使用品种、数量、构成比。结果口服降血糖药物使用(以金额计算)占57%,注射用胰岛素类占43%,胰岛素类以中长效使用居多。结论通过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常用药物消耗分析可知该院,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因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方便,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使用比例高于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常用药物 口服 注射 使用分析 金额
下载PDF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评价6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45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4.8年,发现植骨块融合良好,...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评价6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45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4.8年,发现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17°恢复到5°,Frankel分级恢复一级者16例,恢复二级者15例,无变化者14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截瘫 前路减压 内固定
下载PDF
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方法分析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全过程。结果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平均6d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全过程护理配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目的探讨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方法分析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全过程。结果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平均6d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直视下小切口胃肠胆囊切除术全过程护理配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视下小切口 微创 胆囊炎 胆结石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冰涛 张西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2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术后需二次手术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9例,其中单间隙椎间盘突出935例。寻找术中和术后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术中髓核部分残...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术后需二次手术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9例,其中单间隙椎间盘突出935例。寻找术中和术后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7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Ⅱ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3例Ⅱ期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出现椎间隙感染6例,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9例,5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4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术后症状缓解;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Ⅱ期行多节段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11例。结论: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减少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发生二次手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二次手术
下载PDF
低温下肾脏血流阻断肾实质肾窦肾盂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12
作者 陈长选 孟凡英 田菊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条件下阻断肾动静脉在复杂性肾结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冰屑降温,无创钳阻断肾脏血流,肾皮质及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联合切开方法治疗4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取出结石最大的6.3cm×5.2... 目的探讨低温条件下阻断肾动静脉在复杂性肾结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冰屑降温,无创钳阻断肾脏血流,肾皮质及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联合切开方法治疗4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取出结石最大的6.3cm×5.2cm×3.6cm,最多者达126粒;术中平均出血约80ml,手术耗时平均约98min;随访42例,B超及KVB平片3例肾内残石,最大直径约0.8cm,其余均正常。结论低温阻断肾动静脉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易于取净结石,出血少,肾脏损伤小,是治疗复杂肾结石同时保护肾脏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低温 肾血流阻断
下载PDF
急性脑创伤时血清抵抗素及内脂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李永涛 黄友敏 +1 位作者 周永勤 续继军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 检测急性颅脑创伤后患者外周血抵抗素 (resistin)和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抵... 目的 检测急性颅脑创伤后患者外周血抵抗素 (resistin)和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和内脂素的含量.应用SPSS11.0软件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结果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均与病情呈正相关;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在入院当天即达到较高水平,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上升;患者抵抗素水平与内脂素呈正相关(r=0.72, P〈0.01).结论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内脂素 抵抗素
下载PDF
小儿特重型颅脑外伤23例救治临床体会
14
作者 张建芳 徐秀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9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外伤 临床体会 救治 小儿 7岁以下 入院时间 车祸伤 坠落伤 打击伤 平均
下载PDF
鲁南地区输尿管结石流行趋势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刘伟 郭新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流行趋势和与各相关因素的发病关系。方法:统计2001~2004年输尿管结石初诊病例,计算每年月构成比(%),绘制流行曲线图;研究每年病例之间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输尿管初停、久停结石之间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流行趋势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艳丽 张丽华 +3 位作者 班开斌 黄友敏 杨晓静 张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8例早产儿分为重度感染组48例、轻度感染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3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度感染组早产儿的脐...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8例早产儿分为重度感染组48例、轻度感染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3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度感染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与轻度感染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动脉血抵抗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检测对诊断早产儿早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感染 抵抗素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试述病案首页信息化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17
作者 夏令国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年第4期3-3,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金卫”工程的深入展开,我国的医院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建立标准化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非常重要,它可以为病案管理人员提供快捷... 随着信息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金卫”工程的深入展开,我国的医院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建立标准化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非常重要,它可以为病案管理人员提供快捷、高质量的服务,实现医院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和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病案首页 医院信息化 医疗卫生事业 信息管理系统 病案管理人员 网络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丽华 黄友敏 +1 位作者 周永勤 吴家胤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1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f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f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6.65±15.62)ng/L比(78.72±13.37)ng/L、(63.75±12.14)ng/L,(5.36±0.92)mg/L比(2.93±0.64)mg/L、(2.86±0.65)mg/L,P〈0.01];恢复期ENA-78和VE-cadher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ENA-78与VE-cadherin、CK-MB呈正相关(r=0.73,0.79,P〈0.05),VE-cadherin与CK-MB亦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ENA-78和VE-cadherin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远程康复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庞霞 宋远征 +1 位作者 林峰 刘允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出院回家或到养老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过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出院回家或到养老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远程康复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过渡进行干预,对照组对患者出院后护理过渡采用传统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M)、SF-12量表生活质量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以及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干预组FIM各维度评分、SF-12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GDS评分、ZB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远程康复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过渡期间的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和生命质量,减少患者抑郁症的发生和照顾者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护理过渡 远程康复
下载PDF
加速康复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建芳 杨金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0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加速康复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的1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76例采用优化的加速康复干预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优化的加速康复干预护理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的1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76例采用优化的加速康复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停手术人数(率)、术前禁食时间、饥饿和口渴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满意度。出院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比较生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干预组在住院时间、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停手术人数(率)、术前禁食时间、饥饿和口渴发生率方面比较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0,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8,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干预组生存患者出院1年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4,P<0.05)。结论优化的加速康复干预护理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减少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加速康复 护理 老年骨科病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