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幸 翟序艳 张璇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8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面神经炎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面神经炎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给予1周。结果:观察组1个月内治愈10例,部分恢复9例,完全无恢复1例,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95%。对照组1个月内治愈7例,部分恢复8例,完全无恢复5例,治愈率为30%,有效率为75%。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减轻病变处水肿,髓鞘脱失,轴突变性,减轻或避免后遗症方面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面神经炎 自由基
下载PDF
农村居民脑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仇成轩 刘传玉 +3 位作者 刘琥 崔克春 贾学庆 汪培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84-85,共2页
根据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76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来自农村的脑出血患者及其对照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农村居民脑出血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父母脑卒中史、吸烟、饮酒、口味偏咸、鼾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根据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76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来自农村的脑出血患者及其对照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农村居民脑出血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父母脑卒中史、吸烟、饮酒、口味偏咸、鼾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与脑出血联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鼾症、父母脑卒中史和TIAs是农民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对农村居民脑出血的预防对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脑出血 病例对照研究 预防
下载PDF
儿童烟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种衍军 王鲁群 +1 位作者 付桂才 武素真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报告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24例儿童烟雾病,用丹参和川芎嗪治疗,对3例经上述治疗不见好转者,2例作了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1例作了颞肌瓣脑表面贴合术。治疗后均痊愈或显著进步,3个月至9年的随访均痊愈。
关键词 丹参 川芎嗪 手术 烟雾病 儿童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长地 胡振英 张晓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年第1期50-50,共1页
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4,女8。年龄46~67岁,平均56.5岁。病程半年至4年。 2、临床表现 12例病人表现为双眼睑发作性紧闭、睁眼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发作间隙逐渐缩短,闭眼时持续时间延长。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情绪紧张、劳累... 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4,女8。年龄46~67岁,平均56.5岁。病程半年至4年。 2、临床表现 12例病人表现为双眼睑发作性紧闭、睁眼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发作间隙逐渐缩短,闭眼时持续时间延长。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情绪紧张、劳累、光线刺激时加重,发作时尚伴有眼干、酸胀、流泪及视物不清,5例严重者功能性失明。3例发作时张口厥嘴、抬眉蹙额,1例伴咽喉发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热病 肉毒杆菌毒素 A型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闫中瑞 聂振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一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f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仪(叩**n检测脑局部血流灌注量Z...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一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f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仪(叩**n检测脑局部血流灌注量Z观察金纳多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结果 对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治疗前后所监测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对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PECT检查,发现金纳多可明显增加脑局部血流灌注量(P<0,001)。结论 金纳多对脑梗死可增加脑局部血流量,但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金钠多 脑梗死 脑血流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闫中瑞 种衍军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第2期96-100,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常见的脑血管病,死亡率较高。预防其发病意义重大。作者综合了近年对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饮酒及口服避孕药的应用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持续性脑脊液体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种衍军 刘学宽 +2 位作者 吕志新 邵启节 于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36-37,共2页
为了探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新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84年以来对SAH造成颅内高压有脑疝倾向的病人,选择性地采用脑室插管持续性脑脊液体外引流共32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流治疗 外引流 颅内高压 持续性 去脑强直 颅内感染 血管痉挛 流管 氧合血红蛋白
下载PDF
烟雾病28例临床报告
8
作者 何伋 丁福忠 +3 位作者 成义仁 种衍军 刘学宽 张延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烟雾病(Moyamoya)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1955年首先由清水和竹内描述,1966年由铃木命名。是一组病因未明以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我国1961年开始发现,已先后报告200余例,兹将我院198... 烟雾病(Moyamoya)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1955年首先由清水和竹内描述,1966年由铃木命名。是一组病因未明以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我国1961年开始发现,已先后报告200余例,兹将我院1981~1986年间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28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底异常血管网 颈内动脉 脑血管造影 毛细血管网 脑缺血性病变 铃木 未明 颈动脉造影 偏瘫肢体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致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9
作者 张宪红 宫安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1526-152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静脉用洛赛克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附186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琨 李大臣 吴洪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6例,静脉用洛赛克(Losec)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通过卡方检验,认为静脉用洛赛克能够较好地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水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P<0.01),从而降低术后的死亡率(P<...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6例,静脉用洛赛克(Losec)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通过卡方检验,认为静脉用洛赛克能够较好地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水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P<0.01),从而降低术后的死亡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赛克 高血压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手术后 预防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情绪抑郁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琨 王婷 李大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 (ACI)情绪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定 48例经CT和MR证实的ACI患者的情绪状态 ,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梗死灶的部位、数量进行病例组中抑郁与非抑郁对照比较。结果 ①ACI...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 (ACI)情绪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定 48例经CT和MR证实的ACI患者的情绪状态 ,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梗死灶的部位、数量进行病例组中抑郁与非抑郁对照比较。结果 ①ACI抑郁发生率为35 4%。②ACI后抑郁的发生率与腔隙梗死灶的数量密切相关。③皮质下梗死 ,尤其是多灶性腔隙梗死 ,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 ,更易出现抑郁。④ACI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大小、高血压病程成正相关。结论 抑郁情绪为ACI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抑郁情绪 量表 年龄 高血压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中瑞 刘传玉 +1 位作者 赵莉 银建军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8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为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情况及其危险因素,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5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774例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1年、3年及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9%、10.3%及14.5%。经 COX 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为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情况及其危险因素,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5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774例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1年、3年及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9%、10.3%及14.5%。经 COX 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家族卒中史、病后未服阿司匹林及血压控制不佳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3.16、1.55、2.38及1.59。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糖尿病史及家族卒中史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规律服用降压药是预防复发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复发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璇 张林亭 张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IMT组,各3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缺血后2、4、8周时处死的3个亚组。假手术组大鼠不做任何处...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IMT组,各30只,各组再随机分为缺血后2、4、8周时处死的3个亚组。假手术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和CIMT组大鼠进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模型处理,且CIMT组大鼠在模型成功7 d后进行CIMT干预。时间终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脑梗死区周围皮质GAP-43、突触素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模型术后2、4周时,CIMT组和模型组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CIMT组高于模型组(P<0.05)。脑缺血模型术后8周时,CIMT组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和假手术组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MT组大鼠突触素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在脑缺血模型术后2、4周时突触素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缺血模型术后8周时模型组突触素mRNA及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及突触素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的突触发生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缺血 GAP-43蛋白 突触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