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博 徐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Caspases-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Caspases-3蛋白表达。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对ACC-2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量效关系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4g/ml。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能使ACC-2细胞G0-G1期逐渐增加,G2-M期和S期逐渐减少,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ACC-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增强ACC-2细胞Caspases-3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抑制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Caspases-3蛋白表达,诱导ACC-2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ACC-2细胞 增殖 凋亡 Caspases-3
下载PDF
脑小血管闭塞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绪华 张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闭塞(SAO)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AO患者和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法选择120例SAO患者为观察组,根据SAO分型分为单纯性腔隙性梗死组(ILI组)和缺血性白质疏松组(ILA组)各60例。选择神经功能正常者5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闭塞(SAO)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比较SAO患者和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法选择120例SAO患者为观察组,根据SAO分型分为单纯性腔隙性梗死组(ILI组)和缺血性白质疏松组(ILA组)各60例。选择神经功能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mSE和MoCA量表测试,比较2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统计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ILA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分别为(23.17±2.93)分、(20.13±3.75)分,均显著低于ILI组和对照组(P<0.05)。ILI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分别为(26.15±2.85)分和(23.75±3.8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mmSE评分和MoCA评分,ILA组和ILI组认知障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A组和ILI组认知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正常人群,SAO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SAO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较之ILI患者,I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O 认知功能 MMSE MOCA ILA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升高和脑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房博 王万鹏 江明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预后 炎性细胞 凝血机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吴邦理 江明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静滴,1...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静滴,1次/d,连用14d。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TNF-Α IL-6
下载PDF
感恩教育在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迎 宋海燕 王岩 《中华护理教育》 2010年第8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恩教育对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度的68名实习生作为试验组,进行集中培训、情境培训、主题培训等的感恩教育并贯穿于护理实习过程中。2007年度56.g实习生为对照组,没有进行感恩教育。两组实习结束后,在理论... 目的 探讨感恩教育对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度的68名实习生作为试验组,进行集中培训、情境培训、主题培训等的感恩教育并贯穿于护理实习过程中。2007年度56.g实习生为对照组,没有进行感恩教育。两组实习结束后,在理论、操作考试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感恩教育在实习生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房博 王万鹏 江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学虎 孟玉平 徐涛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99-500,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相关问题与预防 被引量:7
8
作者 沈燕 李玉美 侯玉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方法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博 郇志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7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MMSE积分治疗后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阿托伐他汀 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下载PDF
以脑卒中症状为首发的颅内肿瘤24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房博 王万鹏 江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118-1119,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诊断 脑肿瘤/诊断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明庆 吴邦理 +1 位作者 石博 张涛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2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128例,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天,同时应用甘露醇、神经节苷脂、阿司匹林、疏血通等;对照组128例,除不用低分子肝素外其它治疗同观察组基本一致。对...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128例,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天,同时应用甘露醇、神经节苷脂、阿司匹林、疏血通等;对照组128例,除不用低分子肝素外其它治疗同观察组基本一致。对两组病例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7%,而对照组为7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两组分别于治疗1周后和2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两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48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万鹏 房博 江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磁共振成像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黛立新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博 陈凤干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4期130-130,共1页
目的探讨黛立新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立新125mg,早晨、中午各1次,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黛立新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立新125mg,早晨、中午各1次,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9.2%。结论黛立新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黛立新 盐酸氟桂利嗪
下载PDF
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明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9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乳胶凝集法对98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及第3周时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乳胶凝集法对98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及第3周时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评价脑梗死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1例报告
15
作者 房博 王万鹏 江明庆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307-307,共1页
患者男性,16岁,学生,3年内三次头痛、发烧、呕吐发作,于2005年8月23日以“脑炎复发”人院。2002年7月11日因头痛、呕吐、发热4天,以“病毒性脑炎”收住院,头痛为以双侧颞部为著的胀痛,在当地医院静点头孢噻肟钠等抗生素,效差。... 患者男性,16岁,学生,3年内三次头痛、发烧、呕吐发作,于2005年8月23日以“脑炎复发”人院。2002年7月11日因头痛、呕吐、发热4天,以“病毒性脑炎”收住院,头痛为以双侧颞部为著的胀痛,在当地医院静点头孢噻肟钠等抗生素,效差。查体:T37.2℃,颅神经无异常,颈轻抵抗,余无阳性发现。辅助检查:脑CT:右枕颞叶见大片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密度均匀.轻度占位效应,大脑镰后部轻度左移位,右侧颞枕叶脑沟内强化较对侧明显,延时后右侧枕叶局部脑沟内仍可见线状高密度影,余脑实质及脑室系统未见异常,考虑脑炎。脑MRI:右侧枕顶及部分颞叶肿胀明显,以皮质增厚为著,呈显著长T1长T2表现,占位效应明显,胼胝体后部有推移征,F/AIR序列呈高信号影,中线结构轻左移,右侧小脑出现斑片状长T2异常信号,Gel—DTPA增强后.实质内无增强,右侧小脑幕及右侧枕叶硬脑膜见条状增高信号影(左侧蝶窦内有大小约2.4×1.5cm大小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病毒性脑炎 异常信号 低密度影 占位效应 头孢噻肟钠 辅助检查 高密度影 脑室系统 脑MRI
下载PDF
原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合并Sjgren综合征
16
作者 王万鹏 房博 江明庆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5期761-761,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 SJOGREN综合征 合并症 抗核抗体
下载PDF
损伤部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英文)
17
作者 王万鹏 房博 +1 位作者 肖秀华 江明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5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累及大脑半球的初级和次级运动系统及皮层传出束时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61例首发单侧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住院(15±2)d的病人的神经影像学资料和上肢的运动功能进行研究。损伤部位包括运动皮层、放射冠、... 目的探讨脑卒中累及大脑半球的初级和次级运动系统及皮层传出束时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61例首发单侧大脑半球缺血性卒中住院(15±2)d的病人的神经影像学资料和上肢的运动功能进行研究。损伤部位包括运动皮层、放射冠、内囊膝部、前肢和后肢。用χ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单纯皮层卒中的病人中有5例恢复了孤立的上肢运动;25例单纯皮层下卒中的病人中只有1例恢复了孤立的上肢运动而30例皮层和皮层下混合卒中的病人中有3例恢复了孤立的上肢运动(P<0.01)。43例卒中累及内囊后肢的病人中有2例恢复了孤立的上肢运动,而18例没有累及内囊后肢的病人则有7例恢复了孤立的上肢运动(P<0.05)。结论损伤部位对上肢运动恢复的影响以内囊后肢最重,放射冠次之,皮层最轻。该研究结果与通常的对皮层运动功能的认识是一致的,皮层传出的运动传导束集中地通过放射冠到达内囊后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部位 脑卒中 上肢运动 内囊后肢 放射冠 皮层 运动传导束
下载PDF
吡硫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吴邦理 王希忠 +1 位作者 王姝瑾 刘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3941-3942,共2页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药物疗法 吡硫醇/治疗应用
下载PDF
爱,用心延伸
19
作者 徐迎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X期2647-2647,共1页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冰心的这段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每次读起它都有一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它...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冰心的这段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每次读起它都有一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它真切地形容了我们和病人之间那相互扶持,相互依偎的鱼水之情。爱,从此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 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 关爱
下载PDF
PARP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明庆 吴邦理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22期79-81,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60%~80%)。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学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社会学意义。目前对缺血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60%~80%)。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学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社会学意义。目前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血管途径,即快速再通阻塞的血管,使缺血半暗带氧和营养物质及时得到再供应,大量的研究已表明脑缺血后及时迅速的再通受阻塞的血管可有效的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然而该途径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0—4.5h),因此临床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细胞凋亡 PARP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治疗时间窗 缺血半暗带 脑组织损伤 卒中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