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
作者 刘一品 黄留业 刘运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9期866-867,共2页
笔者1999年8月以来对2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内镜 金属钛夹 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治疗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华祥 周福润 黄留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977-978,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在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意义。方法 对 50例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进行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结果  50例患者中有 47例止血成功 ,有效率 94% ,有 3例止血无效 ,均为喷射性出血。结论 ... 目的 探讨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在非曲张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意义。方法 对 50例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进行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结果  50例患者中有 47例止血成功 ,有效率 94% ,有 3例止血无效 ,均为喷射性出血。结论 内镜下注射生物蛋白胶适用于小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渗血 ,但对于小动脉和中等静脉出血止血效果差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生物蛋白胶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一品 李延青 《胃肠病学》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研究显示转录因子核因子(NF)-κB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目的:观察UC患者病变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及其与UC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探讨NF-κB 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研究显示转录因子核因子(NF)-κB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目的:观察UC患者病变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及其与UC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探讨NF-κB 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34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变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n=26)进行比较。分析NF-κB的表达与UC病情轻重、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和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无或仅有弱阳性NF-κB p65表达,UC结肠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 2.7对1.0±0.9,P<0.01)。轻症与重症(3.5±2.0对6.1±3.2,P<0.05)以及不同内镜分级(Ⅰ级与Ⅱ级:3.3±1.9对5.7± 2.4,P<0.05;Ⅰ级与Ⅲ级:3.3±1.9对7.3±3.5,P<0.01)、不同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3.7±2.1对5.9±2.4,P<0.05;Ⅰ级与Ⅲ级:3.7±2.1对7.4±4.0,P<0.01)和不同病变部位(直乙状结肠炎与全结肠炎:4.5±2.5对6.7±3.4,P<0.05)UC间 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结论:UC患者病变结肠黏膜组织NF-κB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NF-κB与UC 关系密切,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NF-κB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UC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结肠炎 溃疡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小肠联合造瘘术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留业 周福润 刘运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造瘘术 胃-小肠
下载PDF
内镜下切割碎石治疗胃内巨大结石20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福润 黄留业 +1 位作者 刘运祥 吴承荣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切割碎石治疗胃内巨大结石的疗效。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胃内巨大结石采用内镜下切割碎石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一次碎石排净,3天后复查胃镜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切割碎石治疗胃内巨大结石的方法简单、用时短、成... 目的探讨切割碎石治疗胃内巨大结石的疗效。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胃内巨大结石采用内镜下切割碎石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一次碎石排净,3天后复查胃镜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切割碎石治疗胃内巨大结石的方法简单、用时短、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结石 切割 内镜
下载PDF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炎202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福润 高建伟 《中华综合医学》 2001年第7期632-632,共1页
关键词 凯西莱 治疗 酒精性肝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内镜热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承荣 黄留业 +2 位作者 刘运祥 邢艳芳 周福润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1期18-18,共1页
经内镜热极治疗是通过热极探头使局部组织温度迅速上升,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炭化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国内此类报道较少.我院对62例胃镜检查证实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热极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内镜热极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观察 止血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运祥 黄留业 +3 位作者 吴承荣 周福润 邢艳芳 刘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肝硬化伴有内镜确诊及可疑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109例(其中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67例)中内镜确诊78例,31例可疑胃底静脉曲张小探头超声检查确诊21例,对该组99...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肝硬化伴有内镜确诊及可疑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109例(其中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67例)中内镜确诊78例,31例可疑胃底静脉曲张小探头超声检查确诊21例,对该组99例确诊患者行组织黏合剂(Histoacryl)栓塞治疗,术后即行超声检查,发现栓塞不完全者再次予以治疗;对照组76例(其中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62例),均为内镜诊断明确者,行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采用小探头超声复查,以超声所见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急诊止血率均为100%;超声组3周内无再出血患者,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为11.8%(9/76),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3个月小探头超声随访, 超声组中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7.0%(96/99),对照组为76.3%(58/76),两组之间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小探头超声检查评价胃底静脉曲栓塞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肝硬化 胃皱襞 聚合固化物质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诊断结肠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宁 刘运祥 +2 位作者 黄留业 吴承荣 崔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结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7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结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236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结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7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结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236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236例患者中发现新生性病变431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392个(91.0%),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FICE放大内镜发现病变421个(97.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判断符合率为符合率90.7%,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3%(P〈0.01)。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对结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有良好的I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结肠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运祥 徐宁 黄留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结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样病变者共197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结肠息肉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结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样病变者共197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结肠息肉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197例患者中发现息肉样病变359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息肉327个(91.2%),FICE放大内镜发现息肉351个(9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判断符合率为90.3%,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5%(P〈0.01)。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对结肠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结肠息肉 诊断
原文传递
双气囊内镜发现空肠脂肪瘤一例
11
作者 衣龙志 吴承荣 黄留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1-501,共1页
患者男,64岁,因黑便4d入院。患者于4d前排柏油样黑便,每次量约200g,无呕血、腹痛,伴腹胀、头晕、乏力、心慌、口渴。发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大便潜血阳性,血红蛋白12.6g/L,肝功、凝血三项等均正常,行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 患者男,64岁,因黑便4d入院。患者于4d前排柏油样黑便,每次量约200g,无呕血、腹痛,伴腹胀、头晕、乏力、心慌、口渴。发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大便潜血阳性,血红蛋白12.6g/L,肝功、凝血三项等均正常,行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炎,当地医院考虑出血原因为糜烂性胃炎,予生长抑素及抑酸、止血治疗,住院期间再次排黑便3次,总量约5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脂肪瘤 糜烂性胃炎 内镜 气囊 反流性食管炎 十二指肠球炎 萎缩性胃炎 大便潜血
原文传递
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12
作者 吴承荣 黄留业 +5 位作者 刘美娟 林淑娟 张波 刘慧敏 王昱澍 许英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传统的消化道钡剂造影等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低,随着双气囊内镜的发展,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 目的:传统的消化道钡剂造影等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低,随着双气囊内镜的发展,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152例,行双气囊内镜检查,进镜方式分为经口及经肛两种,一侧进镜检查后未发现病灶者,择期经对侧进镜方式再行检查。结果152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患者经双气囊内镜检出123例,检出率为80.9%,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内镜 小肠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小探头超声指导下的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13
作者 周福润 黄留业 +1 位作者 宋波 张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为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在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及指导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的价值,并评价组织黏合剂的临床疗效,我们对42例肝硬化患者行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胃底静脉曲张者行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1周后再次小探头超声检查,疗... 为探讨小探头超声检查在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及指导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的价值,并评价组织黏合剂的临床疗效,我们对42例肝硬化患者行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胃底静脉曲张者行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治疗,1周后再次小探头超声检查,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 胃底静脉曲张 栓塞术 超声检查 诊断 组织黏合剂 内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