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附76例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高艳玲 葛志明 +4 位作者 林宏扬 秦爱琼 唐国栋 辛培乾 张运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7-599,共3页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对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8名健康体检者、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对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8名健康体检者、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24例、Ⅲ级29例、Ⅳ级23例)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并作比较。结果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ABP、cTnI、CKMB的血清浓度逐渐升高,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HFABP值分别为(32±16)μg/L,(67±17)μg/L,(95±20)μg/L;cTnI值分别为(023±007)μg/L,(045±011)μg/L,(076±019)μg/L;CKMB值分别为(136±31)U/L,(145±44)U/L,(163±39)U/L,均为P<005;治疗后,随病情好转,HFABP、cTnI的血清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后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HFABP值分别为(28±15)μg/L,(31±13)μg/L,(56±13)μg/L;cTnI值分别为(016±008)μg/L,(036±007)μg/L,(057±010)μg/L],P<005;CKMB值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FABP可作为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K-MB 严重程度 患者 血清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差异 意义 目的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肝硬化病人血氨和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清图 丁守生 +3 位作者 程佩芳 安凤芹 张义荣 黄留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30,共2页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肝硬化病人血氨和内毒素的影响山东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261011王清图,丁守生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程佩芳山东寿光市中医院安凤芹山东省潍坊市中心血站张义荣山东烟台市毓磺顶医院黄留业我们曾报告用双歧杆菌活...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肝硬化病人血氨和内毒素的影响山东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261011王清图,丁守生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程佩芳山东寿光市中医院安凤芹山东省潍坊市中心血站张义荣山东烟台市毓磺顶医院黄留业我们曾报告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治疗慢性肝病,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双歧杆菌活菌剂 血氨 内毒素
下载PDF
10例苯妥英钠中毒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永旭 陆丛笑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5期78-78,共1页
分析10例苯妥英钠中毒的原因。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苯妥英浓度,选取10例怀疑中毒且苯妥英浓度高于20μg/mL者进行中毒原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苯妥英钠中毒症状与其血药浓度有明显的关系,且临床表现的个体... 分析10例苯妥英钠中毒的原因。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苯妥英浓度,选取10例怀疑中毒且苯妥英浓度高于20μg/mL者进行中毒原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苯妥英钠中毒症状与其血药浓度有明显的关系,且临床表现的个体差异大。结论:苯妥英钠的个体差异大,常规使用亦可引起中毒,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中毒 抗癫痫药物
下载PDF
肱内翻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承球 孙贤敏 +1 位作者 陈志强 黄圣达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12期640-641,共2页
我院12年间共收治肱内翻9例,平均年龄14.2岁。患侧上臂短缩平均5.6cm。肩关节外展受限平均40°。X 线片肱骨上端骨骺内翻畸形,骨骺线与肱骨干长轴平行,头干角平均96°,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6例作肱骨头下楔形外展截骨术矫正,... 我院12年间共收治肱内翻9例,平均年龄14.2岁。患侧上臂短缩平均5.6cm。肩关节外展受限平均40°。X 线片肱骨上端骨骺内翻畸形,骨骺线与肱骨干长轴平行,头干角平均96°,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6例作肱骨头下楔形外展截骨术矫正,均获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内翻 骨骺内翻 楔形截骨术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C161-T变异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曲辅政 刘志华 +1 位作者 孙晓健 张晓录 《中国医药》 2008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C161-T变异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高血压组,116例非高血压病者为对照组,其中高血压组包括81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患者(LVH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C161-T变异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高血压组,116例非高血压病者为对照组,其中高血压组包括81例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患者(LVH组)、79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无LVH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PPARγ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PPARγ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高血压组PPARγC 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3%对36.2%,P〈0.05),LVH组PPARγC 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无LVH组(13.6%对29.1%,P〈0.05)。结论PPARγC T基因型的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修春明 王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72-173,共2页
我院1995~2001年收治继发性脑室出血43例,均行持续低位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继发性脑室出血 治疗 引流
下载PDF
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测定与胃癌的关系
7
作者 李会庆 金世宽 +7 位作者 杨世春 吴凡 秦成勇 赵跃然 杨晓梅 李萍 周作莲 宫铭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测定与胃癌的关系李会庆,金世宽,杨世春,吴凡,秦成勇赵跃然,杨晓梅,李萍,周作莲,宫铭国外已有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人末稍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型和Ⅱ型(PGⅠ和PGⅡ),用PGⅠ及PGⅠ的测值和PG... 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测定与胃癌的关系李会庆,金世宽,杨世春,吴凡,秦成勇赵跃然,杨晓梅,李萍,周作莲,宫铭国外已有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人末稍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型和Ⅱ型(PGⅠ和PGⅡ),用PGⅠ及PGⅠ的测值和PGⅠ/PGⅡ的比值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Ⅰ 人血清 含量的测定 萎缩性胃炎 癌和癌前病变 胃粘膜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不典型增生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慢性胃炎
下载PDF
膀胱直肠间隙化学感受器瘤一例报告
8
作者 于本霞 孔繁农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瘤 膀胱直肠 间隙 排尿困难 前列腺 中央沟 ML
下载PDF
腔内覆膜支架治疗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4
9
作者 车海杰 李笑莹 +2 位作者 桑桂凤 李鲁滨 杨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处理。方法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病例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成功修复,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肾移植术后4个月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通过腔内技术...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处理。方法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病例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成功修复,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肾移植术后4个月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通过腔内技术分别于移植肾动脉、髂外动脉内并行植入"对吻"覆膜支架成功修复动脉瘤。结果术后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移植肾动脉及同侧髂动脉血流通畅,随访6个月移植肾动脉血流良好。结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为肾移植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效果差易发生移植肾坏死,腔内治疗创伤小,成功率高,效果确切,但是其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瘤 假性 血管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大黄临床应用心得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由兰 李学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大黄 扁桃体炎 高脂血症 便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1
作者 孙波 王家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7期834-835,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大黄临床应用举隅
12
作者 李学兰 田由兰 《中国民间疗法》 2001年第7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大黄 临床应用 扁桃体炎 便秘
下载PDF
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眼表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伟云 王富华 +1 位作者 高华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新鲜供体带角膜缘板层角膜移植(LKP)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球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眼表重建效果。方法选择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我院收治的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患者26例(26只眼)。根据视功能受损程... 目的探讨新鲜供体带角膜缘板层角膜移植(LKP)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球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眼表重建效果。方法选择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我院收治的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患者26例(26只眼)。根据视功能受损程度将睑球粘连分为4度,其中Ⅲ度19只眼、Ⅳ度7只眼。手术方法:(1)分离睑球粘连,保留假性胬肉;(2)利用新鲜供体行带角巩膜缘的部分LKP(19只眼)或全LKP(7只眼);(3)取带角膜缘组织自体球结膜瓣移植于粘连最重的创面;(4)假性胬肉后徙,部分替代球结膜,联合羊膜移植重建结膜囊。术后随访8~36个月,观察结膜囊情况、眼球活动、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情况以及羊膜和假性胬肉的转归。结果除1只眼因睑裂闭合不全行永久性睑裂缝合术外,其余25只眼的眼表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睑球粘连:17只眼(65%)第一次手术后粘连完全分离,复视消失;8只眼(31%)在单纯羊膜覆盖的创面区复发条带状睑球粘连,其中5只眼经再次手术粘连完全解除,3只眼残余Ⅰ度粘连。(2)羊膜在术后1周开始自溶,3个月时完全消失;保留的假性胬肉术后1~3个月充血消退,逐渐变薄,相应区域无睑球粘连复发。(3)角膜情况:6只眼角膜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其中3只眼治疗后植片恢复透明,2只眼因植片混浊行二次LKP。结论新鲜供体带角膜缘LKP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球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是治疗眼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有效方法,假性胬肉可部分替代球结膜重建结膜囊,羊膜移植在重度睑球粘连的治疗中仅发挥暂时支持创面促进眼表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重度睑球粘连 眼表重建 自体球结膜移植 羊膜移植
原文传递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在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敏 巴茂文 刘振国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6一羟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前脑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对建模成功的PD大鼠每日2次左旋多巴(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6一羟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前脑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对建模成功的PD大鼠每日2次左旋多巴(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持续22d。在第23天注射左旋多巴前,给予PD大鼠ERK特异性的抑制剂PD98059处理。评估旋转反应时间及剂峰旋转圈数,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ERK1/2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处理使PD大鼠损伤侧纹状体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155.6%±6.5%),而PD98059可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水平(85.4%±5.6%)。同时,PD98059逆转了左旋多巴所诱导的PD大鼠旋转时间的缩短,减少了剂峰旋转次数。此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能部分减轻ERKI/2磷酸化水平(101.2%±6.2%,与左旋多巴+溶剂组相比较t=3.2,P〈0.05)。结论PD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纹状体ERK通路的激活有关,并且ERK通路的激活部分是PKC所依赖的;抑制ERK通路活性的药物可能是治疗PD运动并发症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磷酰化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Trk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及形态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继红 张锦华 +2 位作者 陈冬松 宓真 李爱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诱导其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kA cDNA重组质粒转染入人神经母细胞瘤(NB)SH-SY5Y细胞系中,应用RT-PCR技术鉴定转染后基因的表达,比较转染前后SH-SY5Y细胞的...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诱导其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kA cDNA重组质粒转染入人神经母细胞瘤(NB)SH-SY5Y细胞系中,应用RT-PCR技术鉴定转染后基因的表达,比较转染前后SH-SY5Y细胞的增殖率及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成功转染TrkA基因并在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转染后SH-SY5Y细胞的增殖率较亲代细胞明显下降(P<0.01),细胞的分化程度增加(P<0.01)。结论 TrkA基因的高表达能有效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并能促其向良性分化,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kA基因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形态分化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敏 巴茂文 刘振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率和致残率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备受关注。自1967年Cotzias等将左旋多巴(L-dopa)首次成功应用于临床后,PD患者的命运从此...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率和致残率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备受关注。自1967年Cotzias等将左旋多巴(L-dopa)首次成功应用于临床后,PD患者的命运从此改变。至今,左旋多巴仍然是治疗PD的主要手段,然而左旋多巴治疗PD的“蜜月期”是短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PARKINSON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左旋多巴 中老年人群 经济负担 高发病率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C抑制剂改善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敏 宋璐 +1 位作者 巴茂文 刘振国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他莫昔芬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细胞学与行为学效应。方法将6-羟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于大鼠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模型成功的PD大鼠接受每天2次左旋多巴(50mg/kg左旋多巴+12.5mg/k...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他莫昔芬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细胞学与行为学效应。方法将6-羟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于大鼠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模型成功的PD大鼠接受每天2次左旋多巴(50mg/kg左旋多巴+12.5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持续22d。在第23天左旋多巴注射前,2组PD大鼠给予他莫昔芬或溶剂处理。评估旋转反应时间及剂峰旋转次数,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单位(NR1)和890、896位丝氨酸位点磷酸化的NR1(NR1S890、NR1S896)表达情况。结果PKC抑制剂他莫昔芬减轻少了左旋多巴诱导的PD大鼠剂峰旋转次数[(121.0±7.6)次与(161.5±22.1)次,t=2.6。P〈0.053;此外。他莫昔芬能调节与异动症密切相关的NR1的亚细胞分布,使纹状体部位NR1在膜蛋白中的表达量减少至(82.4±5.1)%,与左旋多巴+溶剂组[(103.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P〈0.05),同时使NR1S890、NR1S896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其表达量分别为(77.2±4.2)%与(98.4±6.4)%(t=5.9、3.6,均P〈0.05)。结论长期左旋多巴作用激活了纹状体棘状神经元内丝氨酸激酶PKC,并导致谷氨酸受体磷酸化,从而出现了异动症;抑制丝氨酸激酶(如PKC)活性的药物可能是治疗及预防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激酶抑制剂 左旋多巴
原文传递
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子痫前期分娩过程影响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薛鹏 王健 曲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无痛分娩对子痫前期患者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指征初产子痫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于产妇宫口开大2~3cm,取L2~3硬膜外穿刺置硬膜外导管,接PCEA镇痛泵持续泵入镇...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无痛分娩对子痫前期患者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指征初产子痫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于产妇宫口开大2~3cm,取L2~3硬膜外穿刺置硬膜外导管,接PCEA镇痛泵持续泵入镇痛合剂。实验组同时给予间苯三酚4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①活跃期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实验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变化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分娩镇痛及降低难产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子痫前期 硬膜外麻醉 分娩 产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