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23
1
作者
陶恒沂
张红星
+5 位作者
陶凯忠
徐伟刚
郭明珠
钱炳龙
练庆林
孙学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1 8名健康男性长跑运动员 ,随机分为高压氧组、高压空气组和常压空气组 ,每天一组长跑 2 5km。在长跑前、长跑结束后即刻、吸高压氧后以及恢复后期测心率、血尿素氮和血乳...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1 8名健康男性长跑运动员 ,随机分为高压氧组、高压空气组和常压空气组 ,每天一组长跑 2 5km。在长跑前、长跑结束后即刻、吸高压氧后以及恢复后期测心率、血尿素氮和血乳酸及记录主观疲劳感。结果 :长跑结束后所有受试者心率均增至 1 75次 /分以上 ,血尿素氮 (BUN)增至 8 6mmol/L以上 ,血乳酸 (BL)增至9 8mmol/L以上 ,自觉很累 ,肌肉酸痛。吸用高压氧后 ,各项指标的改善与高压空气组和常压空气组相比更加明显 (P <0 0 1 ) ,疲劳感和肌肉酸痛基本消失。结论 :高压氧对运动员急性疲劳的恢复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长跑运动员
急性疲劳
恢复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芸香
修海华
+3 位作者
高巧平
房涛
曹春妮
张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活指导及积极的降糖降脂治疗,并根据创面培养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创面尽早清创,干净后将负压封闭引流套装(美国Kineti Concepts公司)中的泡沫材料裁剪后覆盖创面,用半透明膜密封,予以负压(-75~-100 mmHg)吸引,观察材料若出现持续瘪陷则视为引流有效,连续引流1周,共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方案参照Kessler等的方法升压15 min,暴露压力为0.25 MPa,吸100%氧30 min×2次,中间间隔10 min吸舱内空气,匀速减压25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时及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情况、血液流变学、创面肉芽组织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及症状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1周时改善最为明显,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在治疗1周时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在治疗2周后,2组患者均较组内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创面组织HE染色发现,2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炎性细胞为主,新鲜肉芽组织、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周时,2组患者均可出现大量新生肉芽组织,且数量相差不大;治疗2周后,对照组仍可见较多的新生肉芽组织,但治疗组却略有减少。2组患者创面组织中的TGF-β1蛋白含量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但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TGF-β1蛋白含量却明显回落,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持续1周的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增生,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1蛋白含量,但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高压氧治疗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23
1
作者
陶恒沂
张红星
陶凯忠
徐伟刚
郭明珠
钱炳龙
练庆林
孙学军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航海医学教研室
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高压氧科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1 8名健康男性长跑运动员 ,随机分为高压氧组、高压空气组和常压空气组 ,每天一组长跑 2 5km。在长跑前、长跑结束后即刻、吸高压氧后以及恢复后期测心率、血尿素氮和血乳酸及记录主观疲劳感。结果 :长跑结束后所有受试者心率均增至 1 75次 /分以上 ,血尿素氮 (BUN)增至 8 6mmol/L以上 ,血乳酸 (BL)增至9 8mmol/L以上 ,自觉很累 ,肌肉酸痛。吸用高压氧后 ,各项指标的改善与高压空气组和常压空气组相比更加明显 (P <0 0 1 ) ,疲劳感和肌肉酸痛基本消失。结论 :高压氧对运动员急性疲劳的恢复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压氧
长跑运动员
急性疲劳
恢复过程
Keywords
hyperbaric oxygen, athlete, fatigue, recovery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芸香
修海华
高巧平
房涛
曹春妮
张敏
机构
山东
烟台
市
烟台
山
医院
南院急诊内科
山东
海阳市中医
医院
内科
山东
烟台
市
毓璜顶医院
高压氧科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2-726,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活指导及积极的降糖降脂治疗,并根据创面培养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创面尽早清创,干净后将负压封闭引流套装(美国Kineti Concepts公司)中的泡沫材料裁剪后覆盖创面,用半透明膜密封,予以负压(-75~-100 mmHg)吸引,观察材料若出现持续瘪陷则视为引流有效,连续引流1周,共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方案参照Kessler等的方法升压15 min,暴露压力为0.25 MPa,吸100%氧30 min×2次,中间间隔10 min吸舱内空气,匀速减压25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时及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创面情况、血液流变学、创面肉芽组织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及症状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1周时改善最为明显,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在治疗1周时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在治疗2周后,2组患者均较组内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创面组织HE染色发现,2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炎性细胞为主,新鲜肉芽组织、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周时,2组患者均可出现大量新生肉芽组织,且数量相差不大;治疗2周后,对照组仍可见较多的新生肉芽组织,但治疗组却略有减少。2组患者创面组织中的TGF-β1蛋白含量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但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TGF-β1蛋白含量却明显回落,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持续1周的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增生,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1蛋白含量,但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高压氧治疗
Keywords
Vacum sealing
Drainage
Diabetes
Foot ulcers
Hyperbaric oxygen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压氧对长跑运动员急性疲劳恢复过程的影响
陶恒沂
张红星
陶凯忠
徐伟刚
郭明珠
钱炳龙
练庆林
孙学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李芸香
修海华
高巧平
房涛
曹春妮
张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