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机制及发展策略——以ZB市为例
1
作者 张进美 周宁 《云梦学刊》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以组织存续理论为基础,借助问卷调查法对ZB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调研,借助潜变量建模软件Mplus5.2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可深入挖掘志愿组织政策配套、资源获取、人员配备、社区支持、居民支持等要... 以组织存续理论为基础,借助问卷调查法对ZB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调研,借助潜变量建模软件Mplus5.2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可深入挖掘志愿组织政策配套、资源获取、人员配备、社区支持、居民支持等要素间最优影响效应,并针对性提出深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策略,即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配套支持政策,针对社区需求和居民需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发动多方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培育社区共同体文化,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相互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志愿服务 组织存续理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化实现路径及制度构建
2
作者 李姿莹 董雨瑞 白洋 《江南论坛》 2023年第6期49-53,共5页
海洋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是海洋资源如何资产化进而产品化的市场化过程,构建多层级的海洋碳汇市场体系是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海洋碳汇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明确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及相关制度构建是... 海洋碳汇价值实现的前提是海洋资源如何资产化进而产品化的市场化过程,构建多层级的海洋碳汇市场体系是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海洋碳汇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明确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及相关制度构建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提出要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形成自愿市场为主,履约市场、普惠市场为补充的复合型市场格局,以完善核证体系为首要前提,明晰碳汇产权为基础,统筹中央和地方立法推进,在多元共治的市场监管和制度保障下,共同推动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生态产品 市场交易 制度构建
下载PDF
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内在机理、实践探索与思考建议
3
作者 孙翊铭 牛喜霞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
供销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有效处理“三农”问题的政策工具,拥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基于生产、供销和信用三大层面阐释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分析当前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并提出需妥善处理的四大关系。... 供销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有效处理“三农”问题的政策工具,拥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基于生产、供销和信用三大层面阐释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分析当前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并提出需妥善处理的四大关系。供销合作社主要从强化全产业链服务、加强要素流通融合、强化农业信用体系三个方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应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与社会各主体间的有效协同,处理好供销合作社与地方政府、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供销合作社与农村经营主体、供销合作社与社有企业的关系,加快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进而深化供销合作社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乡村产业振兴 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的“村晚”:主体、特征及其作用
4
作者 孙翊铭 牛喜霞 《理论学刊》 2024年第4期161-168,F0003,共9页
近年来,“村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已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现象。“村晚”的举办主体,主要包括乡村居民、基层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作为一项群众性乡村文化盛事,“村晚”具有群众性、乡土性、时代性、协同性等典型特征。实... 近年来,“村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已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现象。“村晚”的举办主体,主要包括乡村居民、基层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作为一项群众性乡村文化盛事,“村晚”具有群众性、乡土性、时代性、协同性等典型特征。实践表明,“村晚”既有效重塑了乡村社会文化生态体系,又成功推进了乡村文化的多元协同治理,还有力赋能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说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晚” 乡村居民 乡村文化 多元协同
下载PDF
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的路径探析
5
作者 孔天舒 孙翊铭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注重跨文化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这就需要研究华夏传播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理解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要加深对文明、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认知,认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所存在的文化张力、... 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注重跨文化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这就需要研究华夏传播理论以及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理解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要加深对文明、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认知,认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所存在的文化张力、中外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接受主体的主观障碍等客观因素。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的路径在于:对内要恢复本真的精神世界;对外要扫除文化同质化、文化差异性带来的系列问题,实现思维转换;以互惠性理解超越文化偏向,将主体间性转化为文化间性,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选择权,建立文化动态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文化张力 接受主体性 互惠性理解 文化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