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证候结构表征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4 位作者 林霞 王永华 王振华 刘孟安 王斌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72-275,279,共5页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虚证候的发生规律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推证结果与临床数据分析结论相互印证,来揭示证候的结构特征,建立起了中医证候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挖掘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在证候基础研究上体现出中医理论的自身规律与临床诊疗特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结构表征 证候判定规范 证候疗效评价 证候物质基础 方剂配伍规律 前景展望
下载PDF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华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2046,共5页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不同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来阐释中医证候判定诊断标准的科学内涵;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实现证候"数学结构—物理结构—生物结构"的3个层面客观量化表征;可以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结构进行研究,实现证候不同形式的理法方药精准对应;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建立中医证候治法与方药的仿真数据平台;运用临证数据,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可以实现单一证候、复合证候及其证候群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明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多层面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医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诠释提供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拓扑结构 发生规律 结构表征 诊断标准 疗效评价 仿真数据平台
下载PDF
中医证候理论内蕴的数学逻辑关系研究——兼论“证素”研究的伪命题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于东林 刘卓军 黄冲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274-1279,共6页
通过研究中医证候理论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发现,辨证过程中作为判定证候的3个基本要素的病因(a)、病位(b)、病性(c)和证候(z)之间存在着f(z)=a+b+c的数学逻辑关系,证候(z)与症状(zi)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是f(z)=z1+z2+z3+…+zi,证候的复杂性... 通过研究中医证候理论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发现,辨证过程中作为判定证候的3个基本要素的病因(a)、病位(b)、病性(c)和证候(z)之间存在着f(z)=a+b+c的数学逻辑关系,证候(z)与症状(zi)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是f(z)=z1+z2+z3+…+zi,证候的复杂性体现出的明显特征是症状构成数量的多少。辨证过程中症状与病因、病位和病性以及证候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式为z1+z2+z3+…+zi=a+b+c=f(z),但是证候的全集则表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经计算,中医79个主要单一证候共有6.5×105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定范围内证候群的数量约有6.6×10100个左右,这个超级巨大的数据"古戈尔"可能是中医证候复杂性的根结所在。结果表明,"证素"研究所以运用的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算法以及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与证候理论内蕴的数学逻辑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证素"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伪命题特征,其建立起的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是"虚构"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理论内在规律和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辨证过程 数学逻辑 古戈尔 证素 伪命题
下载PDF
挖掘中医证候结构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李靖 梁腾霄 王永华 刘卓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从研究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入手,发现了中医证候内蕴的拓扑结构,形成了挖掘中医证候结构的拓扑学方法。这一方法学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中医证候信息完整保留基础上的分析运算,使证候结构拓扑分析结果的自然性与病机演变规律相吻合。运... 从研究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入手,发现了中医证候内蕴的拓扑结构,形成了挖掘中医证候结构的拓扑学方法。这一方法学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中医证候信息完整保留基础上的分析运算,使证候结构拓扑分析结果的自然性与病机演变规律相吻合。运用拓扑学的方法,可以破解出中医证候的复杂结构,阐释中医证候判定标准的科学内涵,建立中医证候的判定诊断标准,形成"四特征五阶段"新辨证方法,并为探索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阐释中医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建立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可视化系统,形成辨证论治水平的评价体系;可以还原中医诊疗原型的基本结构,阐释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随着中医证候复杂结构的破解和释译,找到了中医证候理论的数学科学基础,使中医证候理论与现代科学有了对话与交流的结合点,有希望开启中医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结构 方法学 拓扑学 优势和前景
下载PDF
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与结构表征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李靖 张启明 王振华 刘卓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5,21,共6页
中医证候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起始到终结的自然过程,存在着证候的发生规律;而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具体是从证候构成要素的发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证候构成要素发生过程中,表现出了4个特征不变量(分别用Yy、Yx、Xy... 中医证候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起始到终结的自然过程,存在着证候的发生规律;而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具体是从证候构成要素的发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证候构成要素发生过程中,表现出了4个特征不变量(分别用Yy、Yx、Xy与Xx表示),而且4不变量两次衍生后发生出来的证候的具体形式,是证候自然过程中发生出来的全部子集,因此可导出中医学一般证候的拓扑学表达形式,f(Xy)=YyV(Yy+Yx)V(Yy+Xy)V(Yy+Yx+Xy)V(Yy+Xy+Xx)V(Yy+Yx+Xy+Xx),从而可以实现证候结构的表征。由此,可以揭示出证候的内在结构规律,实现证候结构的形式化表达,使证候结构数据能够进行智能计算。这对于破解中医证候的复杂结构、建立起证候的判断诊断标准,对于中医理法方药结构表征的研究、建立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方法学体系,对于实现治则治法和方剂知识的创新、建立辨证论治水平评价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构成要素 发生规律 内在结构 表征
下载PDF
基于证候发生规律的中医知识创新递归优化系统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华 刘孟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中医证候是理法方药等知识产生的原动力,在中医学产生与形成过程中,理法方药、养生、保健、预防等知识,是古代医学家基于证候理论的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递归优化创新。证候理论内蕴拓扑结构表明,证候发生过程中其结构具有可以计算的... 中医证候是理法方药等知识产生的原动力,在中医学产生与形成过程中,理法方药、养生、保健、预防等知识,是古代医学家基于证候理论的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递归优化创新。证候理论内蕴拓扑结构表明,证候发生过程中其结构具有可以计算的数据,由此可以破解出证候具体存在的数据与形式,揭示出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与治则治法和方药的精准对应的规律。依此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建立中医理法方药知识创新的递归优化系统,对全社会的中医医师和研究者开放,在文献梳理对比中创新中医学的知识,并使个人无目的经验总结,走向个人或群体有目的的创新,从而会带动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发生规律 理法方药 计算机仿真技术 递归优化系统 知识创新
下载PDF
证候要素研究在中医辨证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东林 丁宝刚 +1 位作者 王斌胜 孙喜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0期16-18,共3页
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辨证体系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提纲挈领地掌握中医基本的辨证规律,值得在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证候要素 病位要素 病性要素 中医诊断学 辨证
下载PDF
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东林 张磊 +1 位作者 王义国 张启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4-1625,共2页
证候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组合,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临床特征的组合。症状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的部位特征、性质特征、功能特征和加重缓解因素。症状的部位特征和功能特征常是病位要素的诊断依据,症状的性质特征和加重缓解因素常是病... 证候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组合,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临床特征的组合。症状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的部位特征、性质特征、功能特征和加重缓解因素。症状的部位特征和功能特征常是病位要素的诊断依据,症状的性质特征和加重缓解因素常是病性要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要素 症状的临床特征 中医诊断
下载PDF
关于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4 位作者 于东林 林霞 丁宝刚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14-2617,共4页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以及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这便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阐释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学 基本概念 学科属性 基本内容 主体思维
下载PDF
中医脏腑理论映射出的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王振华 李靖 张启明 姜伟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中医五脏系统在临床中出现的复杂证候群,体现出了五脏系病机演变的过程。临床中的"多个脏系同时发病",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五脏系同病",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趋向与终点,映射出的是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对... 中医五脏系统在临床中出现的复杂证候群,体现出了五脏系病机演变的过程。临床中的"多个脏系同时发病",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五脏系同病",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趋向与终点,映射出的是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脏腑病机演变 五脏系同病 诊疗原型系统 基本结构
下载PDF
中医健康工程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基础数据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2 位作者 于东林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1992-1996,共5页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代人体养生、保健与健康提供更准确和便捷的服务。而中医证候的辨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运用中医证候结构表征数据,可以实现证候与理法方药数据的智能计算,形成中医辨证论治智能系统,对促进中医健康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工程 大健康 功能状态检测 中医功能状态智能辨识系统 健康物联网
下载PDF
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林霞 刘卓军 王永华 刘孟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586-1591,共6页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产生并发展了数学;同时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数学基础。中医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应该有其数学科学基础,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数学内涵的挖掘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证候理论的数...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产生并发展了数学;同时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数学基础。中医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应该有其数学科学基础,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数学内涵的挖掘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证候理论的数学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证候复杂结构呈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彰显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这为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阐释提供了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 数学科学 证候理论 拓扑结构
下载PDF
关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4
13
作者 于东林 胡镜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10-4113,共4页
通过梳理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证候的认知特点,认为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每个证候都是对人体多种生命状态的概括,目前研究方法尚未全面呈现出每个证候的所有生命状态;②证候存在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变规... 通过梳理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证候的认知特点,认为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每个证候都是对人体多种生命状态的概括,目前研究方法尚未全面呈现出每个证候的所有生命状态;②证候存在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变规律,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证候的静态方面;③证候的“诊断标准”这一表述方式并不符合中医学的特点,应以证候的“诊断依据”这种说法更为妥当;④证候诊断依据与现代医学的疾病不存在依赖关系,证候诊断依据研究应脱离“病证结合”模式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诊断标准 规范化
原文传递
中医证候命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东林 胡镜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98-3100,共3页
证候命名规范化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医证候命名存在以下问题:①中医辨证方法多样;②病、证、症混用;③对证候的描述过于随意;④关联词使用不规范;⑤证候内涵不清晰;⑥单一证候与复合证候并存;⑦证候诊断与病机分析并存。... 证候命名规范化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医证候命名存在以下问题:①中医辨证方法多样;②病、证、症混用;③对证候的描述过于随意;④关联词使用不规范;⑤证候内涵不清晰;⑥单一证候与复合证候并存;⑦证候诊断与病机分析并存。明确界定证候的内涵,探索建立基于不同辨证方法的证候名称的规范是解决证候命名规范化研究的关键问题,希望这一工作对中医证候命名规范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命名 规范化 辨证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医基础理论》讨论式教学法改革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东林 丁宝刚 +1 位作者 孙喜灵 王斌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8-10,共3页
通过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讨论式教学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转变教学主体,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助于形成中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值得在教学中... 通过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讨论式教学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转变教学主体,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助于形成中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值得在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法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提高中医证候主观辨识准确性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3 位作者 于东林 叶蕾 丁宝刚 刘孟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中医证候的辨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或标准,以至于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难题。分析原因,认为提高中医证候主观辨识准确性存在三个关键难题,一是中医单一证候构成要素定性的确定,这是实现证候主观辨识的客观依据;二是中医证候各... 中医证候的辨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或标准,以至于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难题。分析原因,认为提高中医证候主观辨识准确性存在三个关键难题,一是中医单一证候构成要素定性的确定,这是实现证候主观辨识的客观依据;二是中医证候各种可能存在形式的穷尽,这是证候主观辨识与客观存在相吻合的前提;三是要明晰中医辨证过程中的数学逻辑关系,这是提高证候主观辨识准确性的思维基础。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明确证候主观辨识的客观依据,形成提高证候主观辨识准确性的重要思维模式,进而为中医证候的辨识共识或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主观辨识 存在形式 逻辑关系 思维模式
原文传递
关于证素和证候要素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东林 丁宝刚 +1 位作者 孙喜灵 王斌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1-2053,共3页
通过梳理证素和证候要素研究在命名、分类、界定原则和诊断依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1可以将证素、证候要素和证候要素靶位统称为证候要素,将证候要素分为病位要素和病性要素2类。2对证候要素的数目进行重新界定,共获得了6个病位... 通过梳理证素和证候要素研究在命名、分类、界定原则和诊断依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1可以将证素、证候要素和证候要素靶位统称为证候要素,将证候要素分为病位要素和病性要素2类。2对证候要素的数目进行重新界定,共获得了6个病位要素和14个病性要素。3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临床特征。其中,病位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部位特征和功能特征;病性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性质特征和症状的加重缓解因素。4应该在系统论指导下客观地看待证候要素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认清其在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意义和局限性,不应完全以证候要素研究替代证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 证候要素 病位要素 病性要素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与内在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3 位作者 于东林 林霞 丁宝刚 刘孟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把"辨证论治"做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总结出确定病因、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的"三定"规律是提高辨证准确性的客观步骤,而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规律... 把"辨证论治"做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总结出确定病因、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的"三定"规律是提高辨证准确性的客观步骤,而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规律则是提高论治准确性的主要方法,之后再考虑"三因制宜"的原则。"三定三对三宜"既是存在于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重要方法,及提高辨证论治的主观辨识结论与临床病证客观存在吻合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基本路径 内在规律 理法方药 精准对应 客观依据
原文传递
《伤寒论》芍药之思辨 被引量:15
19
作者 丁宝刚 于东林 +1 位作者 王斌胜 孙喜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芍药是《伤寒论》方药研究中存在争议较大的中药之一,目前主要存在药味之酸苦及品种之赤芍、白芍两类分歧。本文从文献源流考证、性味得出规律及其功效、《伤寒论》中该药的主治病证三个角度,进行药味与方药主治病证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 芍药是《伤寒论》方药研究中存在争议较大的中药之一,目前主要存在药味之酸苦及品种之赤芍、白芍两类分歧。本文从文献源流考证、性味得出规律及其功效、《伤寒论》中该药的主治病证三个角度,进行药味与方药主治病证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认知之间的纵向对比研究,最终认为《伤寒论》中所用芍药,赤芍、白芍同用的概率较大,且其味以苦为主,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破瘀逐痹为主的功效,此研究有助于指导学者对《伤寒论》中芍药相关方剂的深入理解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伤寒论 性味 白芍 赤芍
下载PDF
内涵最小的独立证候——单元证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东林 张磊 +2 位作者 燕珊 陈思馨 刘亚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51-1253,共3页
中医的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降维升阶是解决证候间多重共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重要突破口。基于证素和证候要素不能在临床独立出现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内涵最小的、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独立证... 中医的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降维升阶是解决证候间多重共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重要突破口。基于证素和证候要素不能在临床独立出现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内涵最小的、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独立证候——单元证假说,并以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为研究资料,依据单元证的界定原则,借助于Φ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最终界定出36个单元证,希望这一工作对证候规范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规范化 单元证 证素 证候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