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秦良卿 马海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08-110,119,共4页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各50例...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咪唑斯汀组、西替利嗪组,各50例。咪唑斯汀组口服咪唑斯汀、西替利嗪组口服西替利嗪。比较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两组的风团数、风团直径评分、瘙痒、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用药前,且咪唑斯汀组高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咪唑斯汀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西替利嗪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咪唑斯汀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西替利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西替利嗪 咪唑斯汀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白芨、生大黄、三七与泮托拉唑治疗脑外伤胃出血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海燕 张玉海 +1 位作者 付海霞 秦良卿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0期1584-1584,1619,共2页
目的探讨白芨、生大黄、三七磨粉加水口服结合泮托拉唑静滴治疗颅脑损伤应急后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GCS 4~12分)的应激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白芨、生大黄、三七三味中药磨粉水混... 目的探讨白芨、生大黄、三七磨粉加水口服结合泮托拉唑静滴治疗颅脑损伤应急后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GCS 4~12分)的应激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白芨、生大黄、三七三味中药磨粉水混匀后饭前30 min鼻饲,同时静滴泮托拉唑40 mg,q12h;对照组只静滴相同剂量的泮托拉唑。治疗期间均执行相同的鼻饲流质饮食方案。治疗后1周、3周分别观察症状、胃液性状、胃镜、大便及血红蛋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74.11±7.03)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39.58±13.08)h。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胃部症状减轻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为28.31%,对照组停药后复发率为42.72%。胃镜下胃黏膜溃疡愈合速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大黄、三七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颅脑损伤后胃出血能缩短治疗时间,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两者联合能减少胃溃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胃出血 白芨 大黄 三七 泮托拉唑
原文传递
鼻咽癌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琴 刘光辉 赵允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588-4589,459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情况,并对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与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情况,并对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与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鼻咽癌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例鼻咽癌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4例,感染率14.29%;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程、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疾病、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以及肿瘤部位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程、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以及肿瘤部位是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鼻咽癌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