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兴花 李丽 庞守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27-313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in LAB手术计划系统确定患侧卵圆孔的三维坐标,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穿刺患侧卵圆孔,根据疼痛分布范围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阻抗250~400Ω,平均289Ω。8例患者一次治愈。3例上颌支+眼支疼痛的患者治疗后上颌支的疼痛立即消失,1周内眼支分布区的疼痛也消失。所有患者触觉得以保留。3例患者在热凝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增高,经过镇静和(或)让患者大声喊叫后可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后继续治疗;2例术后由于紧张和血压升高等出现一过性眩晕,无其他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的关键在于卵圆孔的准确定位,在CT引导和立体定向仪辅助下,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位技术 卵圆孔 三叉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宗丽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12期19-19,共1页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个组类,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个组类,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度,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护理依从度为88%;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护理依从度为74%。可见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神经介入治疗 护理依从度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1 位作者 黄宝荣 郭仕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11-414,共4页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 结果 ...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 结果 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薛彦忠 黄宝荣 +3 位作者 聂成福 项建平 郭仕峰 李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 ,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比灵 10mg,每晚 1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治疗 ... 目的 探讨西比灵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 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 12 0例 ,对照组 1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比灵 10mg,每晚 1次 ,至少半年以上。观察两组治疗 1个月的临床疗效和 1年内的再发率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 防治组在治疗 1个月的显效率为 80 % ,总有效率为 9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 4 .6 %和 74 .7% (均P <0 .0 1) ;1年内的再发率为 5 .8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6 .89% (P <0 .0 1)。与脑梗死再发有关的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防治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 西比灵长程给药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比灵 长程给药 药物治疗 脑梗死 预防 复发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不同病因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宗芹 李光彩 +3 位作者 李广峰 高文献 杨树国 陈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相同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BNP)与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2年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35例(心衰组),心衰组因病因分为风湿性心脏病组22例,高血压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相同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BNP)与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2年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35例(心衰组),心衰组因病因分为风湿性心脏病组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组32例,冠心病组30例,扩张性心肌病组26例,肥厚性心肌病组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当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第2天测定其各生化指标及BNP水平。结果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患者中,不同病因心衰组BNP水平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Ⅱ级患者中,扩张性心肌病组BNP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NYHA Ⅲ级患者中,5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Ⅳ级患者中,扩张性心肌病组BNP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扩张性心肌病组、冠心病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组BNP与 EF值均呈负相关(r=-0.701、-0.656、-0.593,P<0.05),其中扩张性心肌病组BNP与EF的相关性最佳。风湿性心脏病组和肥厚性心肌病组BNP水平与EF值无明显相关性(r=0.079、0.189,P>0.05)。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82、0.567、0.480,P<0.05),与其他各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不同病因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相同NYHA分级时BNP水平不同,且BNP与EF的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病因 心功能不全 NYHA心功能分级 EF值 脑钠肽
下载PDF
氟桂利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宝英 项建平 徐厚池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作用,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作用机制.方法: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SAH对照组24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组不同时期血浆中ET...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作用,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作用机制.方法: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SAH对照组24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组不同时期血浆中ET含量,并与SAH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7例)比较.结果:SAH对照组于用药前及用药7,14 d和4周血浆ET含量分别为(68.38±15.42),(60.45±11.34),(56.83±9.31),(55.25±8.23) pg·mL-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2.12±6.35) pg·mL-1(P<0.01,P<0.05);治疗组用药前及用药7,14 d和4周血浆ET含量分别为(66.72±17.21),(42.30±13.43),(46.52±10.35),(48.31±9.16) pg·mL-1,与SAH对照组用药后同期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用药不同时期血浆ET含量明显低于用药前(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明显降低SAH增高的血浆ET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SAH后CVS,保障脑组织的血液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盐酸 出血 蛛网膜下腔 内皮素 血浆
下载PDF
以肢体抖动为主要表现的烟雾病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3 位作者 郭仕峰 田立强 项建平 公伟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76-377,共2页
患者女,19岁.因发作性失语3 h,于2004年2月7日入院,8年前有过脑梗死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检查正常,颈部柔软,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感觉、共... 患者女,19岁.因发作性失语3 h,于2004年2月7日入院,8年前有过脑梗死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脑神经检查正常,颈部柔软,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膝反射(++),双Babinski征阴性.感觉、共济运动均正常.脑MR及MRA检查后,发现右顶枕叶交界区长T1、长T2信号(图1,2),左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闭塞,右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高度狭窄(图3,4),诊断为烟雾病(Moyamoya),给予抗栓剂和促脑细胞代谢剂治疗,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抖动 临床表现 烟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项建平 薛彦忠 +2 位作者 张丽娟 刘平毅 郭仕峰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维脑路通、川芎嗪、脉络宁),每日一次,连续14d。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28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14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PT、APTT的变化,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阻止了其病情的恶化,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T和APTT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但在正常范围;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56.7%);④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尿激酶 丹奥 进展型脑梗死 治疗
下载PDF
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固定方法在脑卒中患者鼻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杰梅 季忠香 张传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鼻胃管后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即采用普通胶布加一次性无菌敷料固定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鼻胃管后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即采用普通胶布加一次性无菌敷料固定法;观察组采用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受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脱出率、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胃管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胃管固定效果好、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满意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固定 护理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锐 黄永茂 刘恩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方法:按NCCLS规定的初筛及表型确认试验检测是否产ESBLs,用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确认有28株产ESBLs,占总数的35.4%;产ESBL...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方法:按NCCLS规定的初筛及表型确认试验检测是否产ESBLs,用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确认有28株产ESBLs,占总数的35.4%;产ESBLs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泊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ESBLs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与非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本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产ESBLs菌株流行严重;产ESBLs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大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很高,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也较高;相当部分对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大部分对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氏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hRPE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11
作者 薛彦忠 任廷文 +5 位作者 庞守良 王玉国 姚金国 周建峰 郝培来 徐会厂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视网膜色素来源上皮细胞定向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和MR I图像融合技术指导下,将4×106hRPE细胞通过立体定向手术移植到症状对侧的壳核后部和侧脑室内,共17例患者。结果:移植术后对侧症状持续改善,3月... 目的:探讨人视网膜色素来源上皮细胞定向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和MR I图像融合技术指导下,将4×106hRPE细胞通过立体定向手术移植到症状对侧的壳核后部和侧脑室内,共17例患者。结果:移植术后对侧症状持续改善,3月时总有效率达88.2%,显效率为82.4%;同侧症状于术后即有改善者,1月后改善率即明显增加,3月时总有效率达88.2%,显效率为64.7%。除少数患者有一过性头晕和肢体轻瘫外,无其他重大不良反应。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移植hRPE细胞治疗P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E 立体定向技术 细胞移植 图像融合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预防及护理
12
作者 张菁华 夏宗丽 《工企医刊》 2003年第5期71-71,共1页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对480例已患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对其复发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预防 护理措施 生活锻炼 药物治疗
下载PDF
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
13
作者 刘艳 冯庆亮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整群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整群选择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4.17%,对照组患者死亡率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9.58%(19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对照组20.83%(10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9.5±9.8),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25.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CT定位引导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穿刺引流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灶周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公伟宏 薛彦忠 +1 位作者 项建平 赵振宇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病灶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5天与治疗前病灶周围水... 目的观察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病灶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5天与治疗前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5天与治疗前病灶周围水肿体积之差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治疗后第7天、第15天微创组降低明显,与治疗前之差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抑制脑水肿的形成,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 脑水肿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秋水仙碱抗炎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鹏飞 熊时君 +1 位作者 李秀秀 郭仕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炎症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复发有关,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并接受秋水仙碱治疗的患者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然而,秋水仙碱抗炎在预防复发性卒中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文章对秋水仙碱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作用进行... 炎症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复发有关,患有冠状动脉疾病并接受秋水仙碱治疗的患者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然而,秋水仙碱抗炎在预防复发性卒中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文章对秋水仙碱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期望为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秋水仙碱 二级预防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抗炎药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7
16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3 位作者 张传汶 李明军 聂成福 郭仕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学 早期 诊断和治疗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再发
原文传递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4 位作者 黄宝荣 项建平 庞守良 姚金国 郭仕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微创清除术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 脑水肿
原文传递
以肢体抖动为主要表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彦忠 郝培来 +3 位作者 郭仕峰 田立强 项建平 公伟宏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3-583,共1页
关键词 肢体抖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产后出血休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善霞 郝俊秀 郭仕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休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3例产后出血休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2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羊水栓塞和重度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休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3例产后出血休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2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羊水栓塞和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且为Ⅲ~Ⅳ级休克、产后出血量〉1500ml者。脑电图轻度异常5例,中至重度异常5例。头颅CT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4例,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6例,既有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又有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5例。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示双侧苍白球坏死3例,单侧苍白球坏死4例,脑自质广泛脱髓鞘11例,脑梗死3例,大脑中动脉闭塞4例。25例患者随访1年,痊愈16例,好转6例,无效1例,死亡2例。结论积极治疗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发病,控制诱因的进一步发展,尽早干预,纠正休克,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间,及时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征兆并积极治疗,给予预处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休克 出血性 脑缺血
原文传递
LncRNA LY6E-DT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龙 庄肃敬 许鹏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Y6E-DT对高级别人脑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细胞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抵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与HGG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Y6E-DT对高级别人脑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细胞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抵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与HGG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表达密切的LncRNA,并挖掘潜在相关的微小RNA(miRNA)。培养HGG细胞U251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抵抗组及干扰组,抵抗组及干扰组采用0.2~24.0μg/ml TMZ梯度递增诱导,等渗PBS则处理对照组细胞;对照组、抵抗组采用慢病毒转染随机对照载体,干扰组转染靶向LY6E-DT的shRNA干扰载体。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TMZ半抑制浓度(IC50),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LY6E-DT、miR-125a-5p及MGMT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olt)检测MGMT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iR-125a-5p对MGMT的调控作用及LY6E-DT的影响。结果LY6E-DT表达与MGMT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2,P<0.001),且发现LY6E-DT在HGG组织中显著低表达,但不利于HGG患者预后;对照组、抵抗组及干扰组LY6E-DT的表达分别为(1.000±0.047)、(3.704±0.402)及(0.743±0.064);miR-125a-5p表达分别为(1.000±0.049)、(0.351±0.031)及(0.934±0.050);MGMT mRNA的表达分别为(1.000±0.017)、(5.205±0.462)及(3.183±0.667);MGMT蛋白表达分别为(0.108±0.012)、(0.891±0.063)及(0.375±0.038);TMZ IC50分别为(6.79±0.71)、(30.52±3.69)及(15.64±2.25)μg/ml。相比对照组,抵抗组LY6E-DT、MGMT及TMZ IC50显著增高,而干扰组LY6E-DT表达显著降低,MGMT及TMZ IC50显著增高(P均<0.05);相比抵抗组,干扰组LY6E-DT、MGMT mRNA及蛋白的表达、TMZ IC50均显著降低(P均<0.05),miR-125a-5p可显著抑制MGMT 3’UTR的Luciferase表达(P<0.01),而LY6E-DT可显著恢复该表达水平(P<0.01)。结论LY6E-DT可促进HGG细胞MGMT表达及TMZ抵抗,其机制与抑制miR-125a-5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长链非编码RNA 药物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