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疗效
1
作者 张灵智 王庆东 +3 位作者 严茂军 付鹏超 刘松 于广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临沂市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临沂市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接受DEB-TACE治疗,试验组接受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评估术后短期治疗效果,随访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并记录有关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为91.31%、100%,对照组为66.67%、66.67%(P均<0.05)。治疗后3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癌栓消退率为60.87%、29.63%(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1月、8月(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0月、14个月(P<0.05)。试验组服用仑伐替尼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腹泻、手足综合征、皮疹、乏力、食欲下降等,均≤3级,经对症处理后基本可缓解。结论:PDEB-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载药微球 门静脉癌栓 仑伐替尼
下载PDF
洛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叔逵 程颖 +2 位作者 陈振东 石建华 孙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案中洛铂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固定紫杉醇剂量为175 mg/m^2,进行洛铂剂量递增。洛铂初始剂量为20 mg/m^2,组间递增剂量为10 mg/m^2,每个剂量组至少3位受试者。如无剂量限...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案中洛铂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固定紫杉醇剂量为175 mg/m^2,进行洛铂剂量递增。洛铂初始剂量为20 mg/m^2,组间递增剂量为10 mg/m^2,每个剂量组至少3位受试者。如无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DLT)则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得到MTD,定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5例患者,其中20 mg/m^2组3例、30 mg/m^2组6例和40 mg/m^2组6例,40 mg/m^2组出现2例DLT,因此MTD确定为30mg/m^2。14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疾病控制率为71.4%(10/14)。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一线晚期NSCLC方案中洛铂的推荐剂量为30 mg/m^2,该方案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值得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洛铂 紫杉醇 剂量探索 耐受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摘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汉林 王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2期711-711,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摘要)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内科王汉林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王萍近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QT间期离散度显著增加,与心室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AMI患者的QT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摘要)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内科王汉林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王萍近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QT间期离散度显著增加,与心室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与临床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QT间期 离散度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迁 陈志宏 +1 位作者 单保水 李殿品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国产和进口氟西汀组各52例,均po20mg/d,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评定...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国产和进口氟西汀组各52例,均po20mg/d,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国产与进口氟西汀的显效率分别为84.62%和86.54%(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轻微的恶心、食欲减退和厌食。结论:国产和进口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同样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卒中后 抑郁症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应用阿米卡星时不同剂量溶媒对老年患者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玉娟 屠春林 +1 位作者 楚亚萍 余艳芳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846-2850,共5页
目的比较应用阿米卡星时不同剂量溶媒对老年患者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需要使用阿米卡星抗感染的140例老年患者。其中A组、B组各40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100 mL+阿米卡星0.4 g、生理盐水250 mL+阿米卡星0.4 g;C组、D组各30例,... 目的比较应用阿米卡星时不同剂量溶媒对老年患者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需要使用阿米卡星抗感染的140例老年患者。其中A组、B组各40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100 mL+阿米卡星0.4 g、生理盐水250 mL+阿米卡星0.4 g;C组、D组各30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150 mL+阿米卡星0.6 g、生理盐水250 mL+阿米卡星0.6 g治疗。于治疗第3天用药后0.5 h、第4天用药前0.5 h分别检测阿米卡星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于治疗前、治疗第4天用药前0.5 h检测血清肌酐、胱抑素C水平,比较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A组、C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组的胱抑素C水平、B组和D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D组的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A组、C组(均P<0.05)。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的阿米卡星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阿米卡星时,扩大溶媒剂量稀释用药并不能减轻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溶媒剂量 血药浓度 肾功能 血清肌酐 胱抑素C 老年人
下载PDF
颈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脑转移瘤22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振庆 王全助 +3 位作者 李强 邵秀梅 叶雷 付承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7-458,共2页
颈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脑转移瘤22例的疗效观察韩振庆王全助李强邵秀梅叶雷付承丽关键词脑转移瘤颈内动脉插管化疗中图号R739.41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脑转移,是最难治疗的部位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4年开始... 颈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脑转移瘤22例的疗效观察韩振庆王全助李强邵秀梅叶雷付承丽关键词脑转移瘤颈内动脉插管化疗中图号R739.41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脑转移,是最难治疗的部位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4年开始应用颈内动脉插管方法治疗各种恶性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插管 药物疗法 恶性肿瘤 脑转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致神经系统病变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芳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 神经系统病变 甲旁减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扶正防癌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贵敏 韩雨霏 王玉梅 《河北中医》 2022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防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防癌方治疗。... 目的观察扶正防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防癌方治疗。2组均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Treg及炎症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比较2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40%(20/50),有效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32%(16/50)、0,2组疾病控制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Tre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10、CRP、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IL-10、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防癌方治疗NSCLC,可有效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同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Tre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中药疗法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 炎症
下载PDF
康泉加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志真 朱萍萍 刁俊荣 《四川肿瘤防治》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观察康泉加地塞米松 (DXM)的止吐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自身交替对照 ,对 6 0例接受大剂量顺铂 (HD -PDD)化疗的患者 ,采用DXM10mg化疗前 40分钟静脉推注 ,康泉 3mg化疗前 2 0分钟静脉推注 ,胃复安 2 0mg化疗前 2 0分钟静脉推注。... 目的 :观察康泉加地塞米松 (DXM)的止吐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自身交替对照 ,对 6 0例接受大剂量顺铂 (HD -PDD)化疗的患者 ,采用DXM10mg化疗前 40分钟静脉推注 ,康泉 3mg化疗前 2 0分钟静脉推注 ,胃复安 2 0mg化疗前 2 0分钟静脉推注。结果 :康泉加DXM能有效预防HD -PDD所致的恶心、呕吐 ,两组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91.7%及 6 5 .0 % ,完全缓解率为 75 %及 2 3.3% (P <0 .0 5 )。结论 :康泉加DXM对HD -PDD所致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副作用小 ,且无锥体外系症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泉 胃复安 呕吐 地塞米松 肿瘤化疗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用玲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72-373,共2页
POEMS综合征是根据其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改变(endocrinopathy)、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或M蛋白血症(M-proteinemia)和皮肤损害(skin changes)等5个主要临床特征的英文单词首写字母而命名.该... POEMS综合征是根据其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改变(endocrinopathy)、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或M蛋白血症(M-proteinemia)和皮肤损害(skin changes)等5个主要临床特征的英文单词首写字母而命名.该综合征是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清楚的多系统损害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我院自1997年3月~2000年2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超声定位针吸细胞学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11
作者 杜京娟 王京芬 《华夏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453-453,共1页
超声定位针吸细胞学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杜京娟,王京芬(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定性;超声波检查;细胞学对不能定性的肝占位性病变,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是一操作简单,诊断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组45例患者诊... 超声定位针吸细胞学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杜京娟,王京芬(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定性;超声波检查;细胞学对不能定性的肝占位性病变,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是一操作简单,诊断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组45例患者诊断阳性率95.5%(4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性病变 定性 超声波检查 细胞学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王京芬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4期60-60,共1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4例肝癌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肝癌患者病程越晚,T_3下降和rT_3上升越明显,Ⅱ期与Ⅲ期比较,T_3、rT_3值差别非常显著(P<0.01)。并就其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的特点及...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4例肝癌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肝癌患者病程越晚,T_3下降和rT_3上升越明显,Ⅱ期与Ⅲ期比较,T_3、rT_3值差别非常显著(P<0.01)。并就其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甲关腺激素 血清
下载PDF
59例复发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张元雪 朱志真 +1 位作者 张秀芝 王海红 《工企医刊》 1999年第4期48-48,共1页
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复发乳腺癌59例,应用CMF—P方案、CAP方案,CAF方案加钴60体外照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9例患者均为根治术后复发的Ⅳ期病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平均最小25岁。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 CMF-P方案 CAP方案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防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世东 石建华 李学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2-635,共4页
目的 分析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防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9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甲钴胺片和还原型... 目的 分析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防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9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甲钴胺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采用1992年Levi标准进行神经毒性反应分级,观察患者用药后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化疗6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2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7%(17/49)和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49)和1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化疗9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2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7%(21/47)和70.3%(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2/47)和18.9%(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毒性 甲钴胺 谷胱甘肽
原文传递
心电图特征性P波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宋炳红 潘国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特征性 P 波在 PICC 置管中尖端定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136例需要置入PICC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在PICC穿刺成功送管至右胸锁关节时连接心电监护仪,根据心电图... 目的:探讨心电图特征性 P 波在 PICC 置管中尖端定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136例需要置入PICC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在PICC穿刺成功送管至右胸锁关节时连接心电监护仪,根据心电图上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末端的最佳位置。对照组常规PICC穿刺成功送导管至预测位置后,对患者进行X线拍片定位至理想位置。观察统计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时间、费用、预测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和患者一般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定位准确率为9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8,P〉0.05);研究组所需时间为(3.16±1.57)min,费用为(7.12±0.56)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8.819,27.336;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置管预测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电定位法省时、费用低,护患双方均避免了定位中X线辐射的伤害,可作为PICC置管定位的又一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心电图特征性P波 尖端定位
原文传递
低剂量表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红梅 吉布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9期983-986,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E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Ⅲb期35例、Ⅳ期56例,随机分为两组,EOX组46例,采用低剂量EOX方案化疗,表阿霉素40mg/m2,... 目的观察低剂量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E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Ⅲb期35例、Ⅳ期56例,随机分为两组,EOX组46例,采用低剂量EOX方案化疗,表阿霉素4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800mg/m2,早晚2次餐后口服,第1~10天,2周为1个周期,每3个周期评定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组45例,采用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早晚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有效率(RR)、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 9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EOX组和XELOX组的RR分别为47.8%(22/46)和42.2%(19/45),临床控制率(DCR)分别为84.7%(39/46)和73.3%(33/45),中位TTP分别为7.2个月和6.3个月,中位OS分别为11.1个月和10.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Ⅰ~Ⅱ级,但EOX组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X组腹泻、手足综合征均为Ⅰ~Ⅱ级,而XELOX组Ⅲ~Ⅳ级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8.7%(4/45)和11.1%(5/45)。结论 EOX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表阿霉素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替吉奥及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陆红梅 周鲁莲 +1 位作者 刘金菊 刘淑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OX方案组26例,具体为:L-OHP 130 mg/m2静滴3h,d1;S-1 40 mg/m2分早晚2次餐后...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OX方案组26例,具体为:L-OHP 130 mg/m2静滴3h,d1;S-1 40 mg/m2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d1~d14, 3周为1周期;XELOX方案组27例,具体为:L-OHP 130 mg/m2静滴3h,d1;卡培他滨1000 mg/m2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d1~d14,3周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 53例均可评价疗效, SOX方案组、XELOX方案组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48.2%,疾病控制率为80.0%和75.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9个月和9.3个月,上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其中替吉奥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略高于卡培他滨组,但卡培他滨组的腹泻、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替吉奥组。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L-OHP与S-1联合L-OHP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化疗前应用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红梅 张海燕 吉布强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5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前使用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6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给予惠尔血(日本麒麟公司产品)75μg/d,连用3d,继之联合化疗,观察化疗1周后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的程度、1疗程缓解情况... 目的探讨化疗前使用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6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给予惠尔血(日本麒麟公司产品)75μg/d,连用3d,继之联合化疗,观察化疗1周后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的程度、1疗程缓解情况及相关并发症,与随机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化疗后1周骨髓白血病细胞减少50%以上的比率、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抑制程度、感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应用小剂量G-CSF能提高其疗效,且毒副反应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G-CSF 化疗
原文传递
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文迁 李德香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105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前后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RSD)评价...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105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前后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RSD)评价抑郁状况,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2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中国卒中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1例死亡,1例失访;对照组2例死亡,2例失访。治疗后12周时西酞普兰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3%和57·44%(P<0·05)。治疗后4周和12周时西酞普兰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4周时,两组CSS和BI评分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2周后西酞普兰组C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但症状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且能改善12周时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抑郁 卒中 康复 治疗
原文传递
NP与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69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文波 王萍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1期772-773,共2页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NP方案),多西紫杉醇(DOC)联合DDP(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6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NP组35例: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25mg/m^...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NP方案),多西紫杉醇(DOC)联合DDP(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6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NP组35例: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25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每21d为1个治疗周期。TP组34例:DOC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25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每21d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NP方案总有效率(51.4%)与TP方案总有效率(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可耐受。结论NP方案与TP方案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可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