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蜡包埋组织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在侵袭性曲霉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晓蕾 黄庆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技术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病理诊断IA患者200例,对其住院期间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Real-time ...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技术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病理诊断IA患者200例,对其住院期间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Real-time PCR检测,查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结果,绘制Real-time P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制定最佳临界值,计算不同PCR和GM诊断条件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石蜡包埋组织Real-time PCR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为98.0%,特异度为100.0%,血清GM试验结果显示,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94.0%;Real-time PCR检测用于IA诊断烟曲霉菌效能最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P=0.039),当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循环数值为34.30时,敏感度(89.0%)和特异度(92.0%)为最佳值。结论:石蜡包埋组织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对I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M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组织 曲霉菌病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KA3)在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李明 刘景亮 +2 位作者 申倩 李晓峰 张强 《系统医学》 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pindle and kinetochore-associated proteins 3,SKA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理科2019年1—12月检验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作为观... 目的研究癌基因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pindle and kinetochore-associated proteins 3,SKA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理科2019年1—12月检验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制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SKA3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两步A549及SK-MES-1为体外研究模型,用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敲低SKA3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及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技术显示SKA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68.3%vs 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8,P<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脂质体转染siRNA细胞株敲低SKA3表达后观察癌细胞克隆数为(11±2)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7±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977,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脂质体转染干扰组细胞G1/G0期和S期细胞比率分别为(71.7±6.1)%和(20.2±2.9)%,对照组相应为(53.4±5.4)%和(3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22、-14.669,P<0.05)。结论SKA3在肺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及侵蚀,有希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 非小细胞肺癌 脂质体转染siRNA
下载PDF
细胞因子水平与围术期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3
作者 马源慧 李学政 周正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0期32-38,42,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围术期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EMBASE、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中,围术期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细胞...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围术期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EMBASE、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中,围术期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和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6月—2021年8月。使用Review Manager 5.2和Stata 12.0进行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论文28篇(患者共2670例)。在白介素(IL)中,IL-6、IL-8、IL-17和IL-1β在心脏病患者组中浓度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数差分别为MD=7.64,95%CI(7.54,7.73)、MD=0.14,95%CI(0.09,0.18)、MD=88.47,95%CI(86.39,90.55)、MD=1.24,95%CI(0.95,1.53);IL-10在心脏病患者组中浓度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均数差为MD=-5.08,95%CI(-5.79,-4.37);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心脏病患者术前的浓度水平高于术后,均数差分别为M D=15.04,95%C I(14.36,15.71)、M D=10.22,95%C I(9.35,11.09)。结论:I L-6、I L-17等细胞因子表达增高与多种心脏病的发病有关,通过监测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案调整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细胞因子 围手术期 白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