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产蛋鸡疫苗免疫应激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传强
董伟峰
吴春滨
杨艳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
山东省莱州市兽医站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
-
出处
《家禽科学》
2005年第10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产蛋鸡
疫苗
免疫应激反应
冻干活苗
抗体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2.5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禽流感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赵继勋
秦卓明
欧阳文军
何叶峰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
-
出处
《山东家禽》
2002年第5期3-7,共5页
-
-
关键词
流行情况
禽流感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雏鸭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友令
董伟峰
吴春滨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研究中心
山东省莱州市城关兽医站
-
出处
《家禽科学》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1932年,由美国学者Herdrikson和Hibert首次在纽约长岛的鸭场中发现。1982年郭玉璞等在北京郊区鸭场分离鉴定出RA血清型为Ⅰ型,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对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引起小鸭高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对新生鸭可引起90%以上的死亡。2006年4月山东昌乐某鸭场所饲养的樱桃谷肉鸭鸭群突然大批发病死亡,发病死亡时最小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8日龄,送我中心诊断后。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病原分离鉴定初步确定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现将诊断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
关键词
雏鸭病毒性肝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
混合感染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病原分离鉴定
诊治
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死亡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提高科技实力 加强技术服务
- 4
-
-
作者
金维江
张世栋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
-
出处
《山东家禽》
2003年第8期41-43,共3页
-
文摘
当我国前家禽养殖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肉鸡出口受阻,蛋鸡效益下滑,饲料原料上涨,疾病蔓延等等,造成市场萎缩,养殖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运转周期加长,并导致与养殖业相关的行业萧条.
-
关键词
中国
家禽养殖业
技术服务
产品质量
产品创新
产品结构调整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禽流感免疫十要点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战涛
杨金兴
-
机构
河南省汝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09年第5期18-19,共2页
-
文摘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划分为A类疫病,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是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疫病。免疫是当前防控禽流感的有效措施,是避免和减少疫情发生的关键,广大养禽户和动物防疫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增强禽群的特异性抵抗力,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在生产中搞好禽流感免疫要把握以下十要点。
-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强制免疫
A型流感病毒
烈性传染病
动物传染病
真性鸡瘟
欧洲鸡瘟
疫情发生
-
分类号
S85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马战涛
杨金兴
徐海江
丁喜斌
李霞
-
机构
河南省汝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
汝州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10年第9期34-36,共3页
-
文摘
动物的免疫接种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有效的生物制品(疫苗、菌苗、抗血清、高免蛋黄液等)引入动物体内,从而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易感的动物变为对该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力,避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
关键词
动物体内
免疫效果
病原微生物
高免蛋黄液
生物制品
免疫接种
动物机体
抵抗力
-
分类号
S852.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