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晓燕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8期82-82,84,共2页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心内科护士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按照护理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人...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心内科护士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按照护理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高,护理差错率较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管理模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俊杰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6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价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6例,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8例。对照组... 目的评价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6例,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8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指导,研究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组二次出血2.6%、便秘10.5%、肺感染7.9%、褥疮2.6%,总发生率23.6%;对照组二次出血10.5%、便秘15.7%、肺感染13.2%、褥疮7.9%,总发生率47.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1,P=0.0309)。②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语言表达(8.63±1.35)分、肢体运动(7.59±2.32)分、认知能力(8.97±2.59)分、自理能力(9.16±2.66)分以及劳动能力(8.33±2.35)分均优于对照组[(7.31±1.46)分、(5.52±2.22)分、(3.20±2.79)分、(7.68±1.46)分、(6.53±1.6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10、3.9738、9.3433、3.0066、3.8565,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脑出血中,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这一研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脑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价值分析
下载PDF
PDCA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秋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8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PDCA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的患者160例,2018年1—6月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8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普通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模式... 目的研究PDCA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的患者160例,2018年1—6月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8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普通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4.52±2.08),(85.12±2.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7.12±1.05)、(89.12±2.56)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事件比较,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10例,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5.0%、96.2%,高于对照组85.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4.103,P<0.05)。结论将PDCA管理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且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 护理管理 消化内科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折及人性化护理对策研究
4
作者 郭俊杰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8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及人性化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2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2组,设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人员能力考...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及人性化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2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2组,设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人员能力考核评分、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考核评分(基础护理、消毒卫生、安全问题识别、预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9.52%),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较易出现的问题为跌倒、坠床、自杀、意外刺伤,同时还包括输液反应和抵触治疗等。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能能力显著提升,使安全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期间 安全问题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心内科胸痛190例分析
5
作者 许永刚 齐利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369-369,370,共2页
目的分析胸痛病因,探寻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入选我科2012年~2013年胸痛患者190例。结果通过心电图、胸片、血管造影、心急损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55.8%(106/1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为我科胸痛患者的主要... 目的分析胸痛病因,探寻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入选我科2012年~2013年胸痛患者190例。结果通过心电图、胸片、血管造影、心急损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55.8%(106/1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为我科胸痛患者的主要病因,正确的诊断策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减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病因 分析 诊断策略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子昌 卞焕菊 +4 位作者 韩金涛 赵海燕 栾景源 王昌明 李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hyper perfusion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hyper perfusion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接受CAS治疗的226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发生HPS的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特点以及围手术期管理与HPS的关系。结果: 226例行CAS手术的患者中5例发生了HPS(2.21%,5/226),其中2例为高灌注性脑出血(0.88%,2/226), 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8~74岁。发生HPS时间在术后第4小时至术后第3天,症状为头痛2例,谵妄1例,左侧肢体偏瘫1例,昏迷(最终死亡)1例。结论: HPS是CAS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应增强对其危险因素的认识,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则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高灌注综合征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高灌注性脑出血
下载PDF
山莨菪碱、甲氰咪胍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5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洪儒 杨东云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9期903-903,共1页
我们应用山莨菪碱、甲氰咪胍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紫癜 山莨菪碱 甲氰咪胍 联合用药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杜国军 卢光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对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已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治疗无效、心功能Ⅲ~Ⅳ级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自3~5μg/...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对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已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治疗无效、心功能Ⅲ~Ⅳ级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自3~5μg/min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收缩压下降至90~100mmHg,连续应用7天,同时应用多巴胺2—5μg/(kg·min)。结果心功能改善显效40例,有效24例,无效4例;用药前后对比,用药后心率、心胸比率、每搏输出量、每分钟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给药对治疗顽固性心衰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衰 硝普钠 多巴胺 微量泵
下载PDF
含四环素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占民 齐立民 +1 位作者 李博 王洪儒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2期744-746,共3页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率的上升,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降低。目的:评价含四环素三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6例2012年11月~2013年4月于冠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组织快...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率的上升,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降低。目的:评价含四环素三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6例2012年11月~2013年4月于冠县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每日VI服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00mgbid十四环素750mgbid和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0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疗程10d。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4~6周复查胃黏膜组织RUT和”C一尿素呼气试验,两者均阴性判定为Hp根除成功。结果:134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并接受复查。按ITT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0%(63/70)和74.2%(49/66);按PP分析,两组根除率分别为91.3%(63/69)和75.4%(49/65)。试验组Ir兀1和P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9%对70.0%,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2.9%对10.6%,P〉0.05)。结论:含四环素三联方案可有效根除Hp感染,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价格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四环素 三联疗法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秀昕 刘丽平 许晓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59-59,61,共2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者50例,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的血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人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者50例,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的血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人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支冠脉病变与单支病变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明显升高,高尿酸血症很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另一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冠心病 关系 研究
下载PDF
QRS波群时限延长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国军 许永刚 李秀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入选11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为≥120m s组和<120m s组,分析两组QRS波时限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入选11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为≥120m s组和<120m s组,分析两组QRS波时限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QRS波群时限≥120m s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年内死亡率与正常QRS波宽度组心力衰竭患者对照明显恶化,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RS波群时限延长(≥120m s)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RS波群时限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慢性胃炎粘膜颗粒样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贾占民 牛应林 张澍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胃粘膜 幽门螺杆菌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占民 王洪儒 《肝脏》 2014年第2期157-158,共2页
顽固性腹水定义为对限制钠摄入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药物治疗后4周内再次复发的腹水。根据利尿剂治疗失败的特征,顽固性腹水分为利尿剂抵抗性腹水(对限钠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1周无效)和利尿剂难治性腹水(利尿剂导致... 顽固性腹水定义为对限制钠摄入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药物治疗后4周内再次复发的腹水。根据利尿剂治疗失败的特征,顽固性腹水分为利尿剂抵抗性腹水(对限钠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1周无效)和利尿剂难治性腹水(利尿剂导致的并发症限制了利尿剂有效量的应用,从而使腹水难以控制)[1]。患者极其痛苦,病死率高。我院采用奥曲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 顽固性腹水 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奥曲肽 利尿剂 难治性腹水 治疗失败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秀昕 许以静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1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芪苈强心胶...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HF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霉菌性食管炎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儒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炎 霉茵性 胃镜 病原学检查
下载PDF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梁金元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0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衰伴快速房颤12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各63例,观察比较用药3h内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治...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衰伴快速房颤12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各63例,观察比较用药3h内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去乙酰毛花苷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56例及33例,有效率分别为88.89%及5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胺碘酮组25例(占39.68%),去乙酰毛花苷组22例(占34.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去乙酰毛花苷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价值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光亮 杜国军 郭长军 《中外医疗》 2019年第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析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应用阿... 目的探析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46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试验组显效27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44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37例,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 4,P=0.024 4)。治疗前试验组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0.82±0.30)cm^2、(12.42±3.81)分、(27.01±2.94)分,对照组为(0.85±0.31)cm^2、(13.43±3.75)分、(28.14±2.99)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 6、1.281 3、1.827 6,P=0.638 3、0.203 3、0.070 9)。治疗后试验组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0.36±0.21)cm^2、(8.85±2.44)分、(65.04±4.38)分,对照组为(0.46±0.22)cm^2、(12.23±2.81)分、(45.98±4.54)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 0、6.159 9、20.491 8,P=0.028 2、0.000 0、0.000 0)。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临床疗效 动脉斑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误诊6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占民 李博 《肝脏》 2012年第8期612-613,共2页
我院自2009年7月201年8月收治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均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才得以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1年半内诱导AIH的缓解率为65%,3年内缓解率为80%。及时确诊治疗,能延缓或避免病情发展。现将6例患者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7月201年8月收治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均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才得以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1年半内诱导AIH的缓解率为65%,3年内缓解率为80%。及时确诊治疗,能延缓或避免病情发展。现将6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误诊 早期治疗 2009年 早期诊断 病情发展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心绞痛发作时异常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金元 刘丽平 李秀昕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绞痛发作时异常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6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结果1386例中有32例(2.31%)心绞痛发作时原来心电图异常的ST-T出现假性正常化,其中经治疗好转22例(68.75%)... 目的探讨心绞痛发作时异常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6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结果1386例中有32例(2.31%)心绞痛发作时原来心电图异常的ST-T出现假性正常化,其中经治疗好转22例(68.75%),发生急性心肌梗死8例(25.00%),死亡2例(6.25%);而1354例无假性正常化患者中,好转1226例(90.55%),发生急性心肌梗死92例(6.79%),死亡32例(2.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47.12,19.03,5.54,P<0.01)结论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假性正常化应视为严重心绞痛发作,且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应尽早有效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抗凝治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电图 ST段 T波 假性正常
下载PDF
胃肠道息肉患者在超声内镜治疗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胃肠道息肉患者在超声内镜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息肉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超声检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5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 目的:观察胃肠道息肉患者在超声内镜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息肉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超声检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5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前15min焦虑评分及血压心率及两组患者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24h SAS、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经过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术前15min SAS、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耐受性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息肉行超声内镜检查治疗的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减低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息肉 超声内镜 临床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