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晓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132.8±65.6)×10~9/L,高于对照组的(76.8±68.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对照组为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地塞米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强力感冒片中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华荣 孙相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3期13-1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强力感冒片中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HPLC-UC法)测定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5μm,4.6×250 mm),流动相为甲醇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2... 目的建立测定强力感冒片中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HPLC-UC法)测定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5μm,4.6×250 mm),流动相为甲醇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2)-0.1%磷酸=20:80,柱温:3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9 nm和243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7~112μg/ml(r=0.9999),含量为195.8 mg/片;绿原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1~102μg/ml(r=0.9995),含量为2.23 mg/片。结论该方法用于强力感冒片中绿原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较为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对乙酰氨基酚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晓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以我院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以我院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和白细胞介素-4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人免疫球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209-211,2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n=52)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血气分析、各症状消失时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n=52)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血气分析、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aO_(2)为(92.03±5.04)%、PaCO_(2)为(51.14±8.96)mmHg、PaO_(2)为(83.34±7.92)mmHg,对照组SaO_(2)为(77.03±8.03)%、PaCO_(2)为(54.27±9.52)mmHg、PaO_(2)为(73.24±7.21)mmHg,研究组血气分析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22±0.85)d、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为(3.22±0.43)d、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0.95±0.22)d、住院时间为(5.85±0.71)d,对照组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13±1.14)d、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为(5.85±1.61)d、气促、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1.94±0.31)d、住院时间为(7.43±1.11)d,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中,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缓解,改善血气情况,因此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肺部啰音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常规药物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志磊 辛苹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应用常规药物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92例,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6... 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应用常规药物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92例,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常规药物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变化、营养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食欲下降、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疼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药物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常规药物 中药汤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78-78,共1页
对耳鼻喉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共计800例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中有术后感染现象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手术时长、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时... 对耳鼻喉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共计800例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中有术后感染现象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手术时长、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时长、使用抗生素品种以及感染情况的发病区域。结论: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将引发耳鼻喉术后感染发生的因素作为根本依据对接受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耳鼻喉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