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的矢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树伟 王怀经 +5 位作者 柳澄 尹群生 李振平 赵振美 王政 刘书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研究左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在矢状断面上的配布特点及左肺肺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方法利用15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2例多层螺旋CT图像,追踪观察左肺肺叶、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并据此寻找在矢状断面上... 目的研究左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在矢状断面上的配布特点及左肺肺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方法利用15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2例多层螺旋CT图像,追踪观察左肺肺叶、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并据此寻找在矢状断面上划分肺段的方法。结果左侧肺段内的支气管和血管主要分布于从左主支气管杈至心尖左侧的4个矢状断层里:1.在左主支气管杈层面上,左肺下叶支气管向后发出上段支气管,其下方,上段静脉与底段总静脉在此合成左下肺静脉。2.在左肺动脉叶间部层面上,尖后段静脉、前段静脉和舌静脉干于左肺上叶支气管前方合成左上肺静脉,下叶基底干支气管发出内前底段支气管、外侧底段支气管和后底段支气管。3.在心尖层面上,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全部肺段支气管,可用尖后段静脉后段间支、前段静脉下支和舌静脉干区分相邻肺段,左肺下叶动脉分出的肺段动脉居相应支气管上方。4.在心尖左侧层面上,在左肺上叶内,从后上至前下依次可见尖后段静脉后段间支、前段静脉下支和上、下舌段静脉;在左肺下叶内,肺段支气管居中,上方为相应动脉,下方为相应静脉。结论在矢状断面上,肺段内支气管和血管相对集中,且容易显示其起源和长轴,故矢状断面是显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优势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断层解剖学 CT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小结节(≤1.5cm)穿刺活检结果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旭健 李振家 +1 位作者 窦卫涛 史宏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在对小于等于1.5cm肺内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收入院行肺穿刺活检病例,所有肺结节病灶直径界于1.5~0.8cm,通过对比穿刺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估该诊断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在对小于等于1.5cm肺内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收入院行肺穿刺活检病例,所有肺结节病灶直径界于1.5~0.8cm,通过对比穿刺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估该诊断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过程,未见严重并发症。67例患者成功获得细胞或组织标本,成功率为98.5%。其中,穿刺活检证实恶性结节31例,临床随访证实恶性结节35例,恶性病变穿刺诊断阳性率为88.5%;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及阴性结果共35例,其中4例证实为恶性病变,恶性病变穿刺诊断假阴性率为11.4%;所有患者共有53例患者穿刺结果与临床结果基本一致,临床符合率为77.9%。结论 CT引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术可安全、有效诊断肺内小结节病灶,是早期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肾脏浸润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希恒 孙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肾脏浸润性病变种类繁多,包括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迥异,因此,准确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肾脏浸润性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肾脏浸润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影像学诊断 肾脏浸润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内磨玻璃结节CT特征与病理结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海燕 柳澄 +1 位作者 孙丛 李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观察肺内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评分,分析CT征象及评分对肺内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44例肺内磨玻璃结节的CT图像,观察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进行评分,所观察的CT征象包括磨玻璃结节密度(纯磨玻... 目的观察肺内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评分,分析CT征象及评分对肺内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44例肺内磨玻璃结节的CT图像,观察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进行评分,所观察的CT征象包括磨玻璃结节密度(纯磨玻璃结节或者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微血管征、结节大小、结节内实性成分大小、随访变化等。分析CT征象及评分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评价各CT征象预测病理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44例磨玻璃结节中,癌前病变21例、微浸润癌15例、炎性病变8例,原位癌评分1.5~9,平均4.3;微浸润癌评分1.5~9,平均5.4;炎症评分2~8,平均3.3。大部分CT征象灵敏度较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差。21例原位癌15例发现后行手术切除,5例分别随访3月、6月后未见明显变化行手术切除,1例随访5年后未见明显变化行手术切除;15例微浸润癌10例发现后行手术切除,3例分别随访3月、6月后未见明显变化行手术切除,2例分别随访22月、5年后轻度增大行手术切除;7例炎性结节随访后变小或者消失,1例随访3月后未见变化行手术切除。结论磨玻璃结节CT征象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较差,随访观察对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癌前病变 肺腺癌 浸润性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颅脑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建 王锡明 +3 位作者 段艳华 程召平 乌大尉 邓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脑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双能量颅脑CTA检查。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组,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诊断,并将...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脑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双能量颅脑CTA检查。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组,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诊断,并将CT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能量颅脑CTA与DSA测得的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的大小。结果 CTA诊断32例患者共39个动脉瘤,均经DSA检查或手术证实,另有一枚后交通动脉瘤漏诊,诊断符合率达97.50%。双能量颅脑CTA显示脑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分别为(7.20±1.69)mm、(4.12±1.68)mm、(3.21±1.60)mm,DSA检测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分别为(7.33±1.73)mm、(4.30±1.70)mm、(3.25±1.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能量颅脑CTA综合各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大小及瘤颈,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DSCT前门控技术在小儿肺动脉发育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郭磊 王锡明 +3 位作者 程召平 段艳华 乌大尉 纪晓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肺动脉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畸形的43例患儿,采用DSCT前门控扫描,根据患儿体重调节管电压和管电流。记录患儿受检...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肺动脉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畸形的43例患儿,采用DSCT前门控扫描,根据患儿体重调节管电压和管电流。记录患儿受检的辐射剂量。以手术和(或)X线心血管造影(CAG)结果作为标准,计算DSCT前门控和TTE对肺动脉发育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利用X^2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SCT前门控对肺动脉发育异常的诊断准确率为97.96%(48/49),TTE的准确率为73.47%(3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24,P<0.05)。DSCT前门控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为4.20±0.80,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38±0.08)mSv。结论:DSCT前门控可有效减低辐射剂量,是诊断小儿肺动脉发育异常合理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胰腺癌CT导引近距离放疗穿刺入路选择技术与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振家 肖连祥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9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永久性插植放疗前术前胃肠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技术进行粒子布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男91例,女45例)胰腺癌患者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插植放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1.6岁(48~82岁)。其中胰头癌53例,胰颈... 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永久性插植放疗前术前胃肠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技术进行粒子布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男91例,女45例)胰腺癌患者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插植放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1.6岁(48~82岁)。其中胰头癌53例,胰颈癌21例,胰体癌35例,胰尾癌13例,全胰腺癌24例。平均3.74cm(2.85cm~6.5cm);33例肝内单发转移,16例多发转移,67例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125I植入前39例行胆肠吻合,17例行支架或引流减黄;25例行外放疗,33例行静脉或动脉化疗。61例治疗前、后肝转移行动脉化疗。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胃肠道准备,并采用多入路结合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后1、2、3月行增强CT扫描,以后为每3个月一次,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术后随访9~43个月。结果本组136例病人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术前胃肠道准备有效率为76.5%(91/103)。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出现胰漏、胆漏、出血、脏器穿孔及感染等主要并发症。术后一年内疼痛缓解率87.5%(119/136),局部有效率83.75%(114/136),患者一年、二年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49.4%,23.6%和6.3%;中位生存期16.7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1.4月。结论术前进行严格的胃肠道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提高胰腺癌125I插植近距放疗的操作成功率,并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学 介入性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解剖标准是CT图像质量评价不容忽视的重要标准 被引量:6
8
作者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21-823,833,共4页
由于迭代算法和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推广,近年来以噪声和辐射剂量作为CT图像质量评判标准似乎成了主流,只有噪声低、辐射剂量低才是高质量图像的论调占了大量篇幅。什么样的CT图像才是高质量图像,CT图像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我... 由于迭代算法和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推广,近年来以噪声和辐射剂量作为CT图像质量评判标准似乎成了主流,只有噪声低、辐射剂量低才是高质量图像的论调占了大量篇幅。什么样的CT图像才是高质量图像,CT图像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我们从CT成像的基础知识入手,深入地进行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评价标准
下载PDF
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超 刚保江 +1 位作者 刘胤杉 窦卫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04-1206,1210,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患者,部分患者术前或术中行胸腔积液检查。活检完成后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胸水行常规、生化...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患者,部分患者术前或术中行胸腔积液检查。活检完成后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胸水行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等检查。统计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对穿刺活检病理阳性率与胸水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穿刺活检,术后气胸3例,出血5例,感染1例;其中41例患者行胸水细胞学检查。术后结果:肿瘤13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其中包含5例诊断性治疗有效者),非特异性炎症3例。胸水细胞学检查:肿瘤5例,结核分支杆菌10例。胸水检查阳性率36.59%〔(5+10)/41〕,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25.00%(10/40);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肿瘤6例,结核分支杆菌10例,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13例,结核性胸膜炎35例,慢性纤维增生炎症3例,其他5例。穿刺活检阳性率85.71%〔(13+35)/56〕,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87.50%(35/40)。胸水组与活检组二者比较,阳性率及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活检 阳性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患者颈部血管变异的CTA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晓瑜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58-361,365,共5页
目的利用CT血管成像(CTA)显示颅底凹陷症患者椎动脉V3段变异及颈动脉袢中线移位的发生率,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外科术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本文病例组颅底凹陷症患者28例,观察椎动脉及颈内动脉情况;对照组纳入150例无头颈交界畸形的患者,评... 目的利用CT血管成像(CTA)显示颅底凹陷症患者椎动脉V3段变异及颈动脉袢中线移位的发生率,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外科术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本文病例组颅底凹陷症患者28例,观察椎动脉及颈内动脉情况;对照组纳入150例无头颈交界畸形的患者,评价无头颈交界畸形人群中相应血管的情况。结果病例组永存第一体节间椎动脉(PFIA)的发生率是17.9%(5/28),椎动脉开窗畸形(FEN)的发生率是3.6%(1/28),小脑下后动脉颅外异常起源(PICA)的发生率是7.1%(2/28),椎动脉颅外段变异总发生率是28.6%;高骑跨椎动脉(HRVA)的发生率是35.7%(10/28);颈动脉袢中线移位的发生率10.7%(3/28)。对照组FEN、PICA、PFIA的发生率分别是0%(0/150)、0.6%(1/150)、2.7%(4/150),椎动脉颅外段变异总发生率是3.3%,HRVA的发生率为11.3%(17/150),未见颈动脉袢中线移位的情况。结论颅底凹陷症患者中颈部血管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建议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常规行颈部CTA检查,以明确相应血管情况,从而规避术中血管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颈部血管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心脏MR定量成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琰 马岩 王翠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25-928,932,共5页
目的评估T_1-maping及T_2-mapping技术对识别亚临床状态的心肌炎性反应的应用价值,比较非活动期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_1、T_2量化值,分析SLE患者抗核抗体(ANA)与抗DNA抗体(AntiDNA)阳性组T_2值变化。方... 目的评估T_1-maping及T_2-mapping技术对识别亚临床状态的心肌炎性反应的应用价值,比较非活动期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_1、T_2量化值,分析SLE患者抗核抗体(ANA)与抗DNA抗体(AntiDNA)阳性组T_2值变化。方法筛选24例临床非活动期SLE患者,平均年龄(54±9)岁,其中17例ANA阳性,5例AntiDNA阳性;15例健康对照者,平均年龄(51±5)岁。行常规MRI的CMR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_2-mapping及Molli序列的T_1-mapping扫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放射免疫法(Farr)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和抗DNA抗体(Anti-DNA)。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t检验,分类变量的卡方检验,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Bland-Altman检验。结果 SLE组的T_2时间高于正常对照组(58.2±5.6)msec,(52.6±4.2)msec,P<0.01)。抗核抗体(ANA)阳性组与阴性组T_2时间(57.81±5.45)msec,(57.08±6.78)msec)无统计学意义(P=0.782)。Anti-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T_2时间(58.52±6.9)msec,(58.12±5.8)msec无统计学差异(P=0.966);pre T_1-mapping中SLE组T_1时间长于对照组(980.7±62.2)msec,(957.5±37.9)msec,但无统计学意义(P=0.3)。左心室的大小与功能,SLE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磁共振T_2-mapping对显示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心肌损害有意义。这种新的可以定量分析,而且高度可重复性的无创性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早期的心肌炎性改变的检测。ANA、Anti-DNA阳性组与阴性组T_2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状态SLE心肌炎性改变与血清抗体谱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亚临床性心肌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