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及血压水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娜 刘振东 +4 位作者 赵颖馨 叶琳 张华 刁玉涛 宋洪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11-2114,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自健康体检中心入选610例受试者。根据年龄及血压水平,受试者被分为≥60岁高血压组155例、≥60岁正常血压组142例、<60岁高血压组... 目的探讨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自健康体检中心入选610例受试者。根据年龄及血压水平,受试者被分为≥60岁高血压组155例、≥60岁正常血压组142例、<60岁高血压组162例及<60岁正常血压组151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采用Century 3000 Holter分析系统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 h心电监测并分析心率变异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的节段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 MSSD)、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 NN50)、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及震荡斜率(TS)明显降低,低频/高频比值(LF/HF)及震荡初始(TO)明显增高(P<0.05)。<60岁正常血压组SDNN、SDANN、r MSSD、p NN50、VLF、LF、HF及TS明显高于、LF/HF及TO明显低于≥60岁正常血压组及<60岁高血压组(P<0.05)。年龄及血压水平分别对心率变异的频域、时域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析因分析显示,年龄与血压水平对SDNN、SDANN、r MSSD、VLF、LF、HF、LF/HF、TO及TS的影响有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变化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 心率震荡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波 高玉梅 +4 位作者 商鲁翔 魏芳 王华亭 张华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37例,根据血尿酸四分位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1分位组34例,2分位组35例,3分位组34例,4分位组3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37例,根据血尿酸四分位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1分位组34例,2分位组35例,3分位组34例,4分位组3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狭窄程度。结果 4分位组冠状动脉总体及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60.15±8.78)分vs(53.73±6.04)分,(12.03±3.12)分vs(6.44±1.52)分,P<0.05]。4分位组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3分位组及2分位组(P<0.05)。3分位组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1分位组(P<0.05)。3分位组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和2分位组(P<0.05)。2分位组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2分位组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1分位组(P<0.05)。尿酸与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总体病变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酸为右冠状动脉和冠状动脉总体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酸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右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总体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尿酸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玉梅 叶琳 +4 位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赵颖馨 刁玉涛 张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一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纽62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一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纽62例和高变异性组54例。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和高变异性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sDNN、SDANN、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缩压变异性与SDNN、SDANN、rMSSD和低频呈负相关(P〈0.05),与极低频呈正相关(P〈0.05);家庭舒张变异性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与SDNN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与24h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金玉 赵颖馨 +2 位作者 刘振东 宋洪斌 叶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健康体检者916例,依据合并危险因素的数量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0个危险因素组(对照组)226例,1个危险因素组239例,2个危险因素组234例,≥3个危险因素组...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健康体检者916例,依据合并危险因素的数量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0个危险因素组(对照组)226例,1个危险因素组239例,2个危险因素组234例,≥3个危险因素组21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生化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斑块发生率为7.52%,1个危险因素组为15.06%,2个危险因素组为23.93%,≥3个危险因素组为45.16%,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斑块发生率显著上升(P〈0.01)。4组受试者IMT分别为0.94±0.32 mm、1.12±0.34 mm、1.25±0.33 mm及1.37±0.39 mm,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0.24±0.64、0.58±1.21、0.85±1.26及1.32±1.64。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IMT及斑块Crouse积分逐渐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个危险因素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27倍,2个危险因素组为2.31倍,≥3个危险因素组为4.68倍(P〈0.01)。结论危险因素之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联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斑块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敬涛 周武元 +3 位作者 袁方水 张波 李磊 石学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网上查询(www.baidu.com;www.google.com)的方法,收...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网上查询(www.baidu.com;www.google.com)的方法,收集关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个研究共1041例病人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与对照相比,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4),但二者在术后胰瘘发生率(P=0.13)、围手术期病死率(P=0.69)、住院天数(P=0.5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不能有效预防胰瘘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缩短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的样本存在选择偏倚、发表偏倚及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最终结论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奥曲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抑制RhoA基因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嵩 高歌 +4 位作者 王学军 徐超 尹昆 巴再华 闫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抑制RhoA基因表达诱导乳腺癌(BC)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已建立的RhoA腺病毒载体系统,感染BC MCF-7细胞。经过细胞培养、病毒滴度等,将收集的样本分别用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RhoA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变化;对感染Adsi R... 目的探讨抑制RhoA基因表达诱导乳腺癌(BC)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已建立的RhoA腺病毒载体系统,感染BC MCF-7细胞。经过细胞培养、病毒滴度等,将收集的样本分别用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RhoA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变化;对感染Adsi RNA-RhoA的BC细胞进行MTT检测及细胞内DNA片段化检测。结果腺病毒siRNA-RhoA感染BC细胞能明显抑制RhoA基因表达(抑制率为75.64%),降低RhoA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69.44%。MTT检测结果表明,感染腺病毒Adsi RNA-RhoA组的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被明显抑制。TUNEL检测显示,抑制RhoA基因表达能明显导致BC细胞凋亡。结论利用siRNA抑制BC细胞中RhoA基因表达,能诱导BC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HOA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娜娜 贺科文 +1 位作者 刘兆芸 于志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但由于该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疾病命名多样,治疗手段也千变万化,若认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系统...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但由于该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疾病命名多样,治疗手段也千变万化,若认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浆细胞性乳腺炎 导管周围性乳腺炎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与髓系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志红 李忠超 +1 位作者 石学涛 赵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213-217,共5页
肝脏是实质器官中最常发生恶性肿瘤转移的器官,转移性肝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首位,最常见的来源为结直肠癌。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特别是易于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整体发病率的快速上升,转移性肝癌的发病... 肝脏是实质器官中最常发生恶性肿瘤转移的器官,转移性肝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首位,最常见的来源为结直肠癌。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特别是易于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整体发病率的快速上升,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也相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肝肿瘤的构成中占据更为主要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肿瘤转移灶的进展过程中,不同亚群的髓系细胞具有重要而又多样化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肿瘤转移的发生与进展。系统性的研究髓系细胞在转移性肝癌中的意义,有望为深入了解不同来源转移肝癌的共性,进而整体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髓系细胞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明明 党艳梅 +7 位作者 张少青 曲小菡 李新建 乔白露 张昆 王栋 姜鲁宁 李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77-679,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清细胞外基质(ECM)主要成分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羟苯磺...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清细胞外基质(ECM)主要成分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竭模型,4周后3组分别饮用水或羟苯磺酸钙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胱抑素C等及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肾组织病理切片采用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肾功能明显改善,血清细胞外基质含量减少。结论:羟苯磺酸钙可通过降低肾衰竭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外基质含量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慢性肾衰竭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髓系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忠超 李磊 +1 位作者 赵磊 石学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2期955-958,共4页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预后差,肝内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不同髓系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出壁、转移灶的形成与生长、转移...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预后差,肝内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不同髓系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出壁、转移灶的形成与生长、转移灶的血管生成,抑制机体对转移灶的免疫反应,产生促转移的效应。本文就髓系细胞在HCC肝内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肝内转移 髓系细胞
下载PDF
胃管内引流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局限性纵隔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代小探 李子海 +2 位作者 张百江 宋平平 刘希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58-3459,共2页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引流方法 内引流 视度 肠内营养管 口服造影剂 颈部食管 空肠造瘘管 三管 持续负压吸引
下载PDF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诊疗分析
12
作者 徐新亮 刘俊宾 +2 位作者 刘建 杜保印 黄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对11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的术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估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2组.对2组患者手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不同手术的... 目的:对11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的术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估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2组.对2组患者手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2.8%,显著高于对照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优先选择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近期及远期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学健 贾慧 +3 位作者 宋平平 李广旭 张曙光 张百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7-79,92,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 目的 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且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外科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清nesfatin-1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辽梅 张勇 +5 位作者 王东 侯艳丽 刘昱青 纪锴 季虹 荣海钦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清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nesfatin-1水平与血糖、血脂及糖尿病相关肥胖的关系。方法60例(年龄40~60岁、病程≤5年)血糖控制不佳(HbAlc≥7%)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清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nesfatin-1水平与血糖、血脂及糖尿病相关肥胖的关系。方法60例(年龄40~60岁、病程≤5年)血糖控制不佳(HbAlc≥7%)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糖尿病体重正常组(T2DM-NW组,30例,BMI〈24kg/m^2)和糖尿病肥胖组(T2DM-OB组,30例,BMI≥28kg/m^2),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血脂、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p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nesfatin-1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前T2DM-NW组血清nesfatin-1水平显著高于T2DM-OB组(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lc、TG、TC、LDL-C、HOMA-IR、血清nesfatin-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体重、BMI、FIN、HOMA-β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esfatin-1水平与FPG、2hP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5、0.257,P均〈0.05),而与体重、BMI、TG、TC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41、-0.770、-0.507、-0.543,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为血清nesfatin-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摄食抑制脂肪因子nesfatin-1与血糖、血脂、糖尿病相关性肥胖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肥胖 Nesfatin-l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下载PDF
肺癌肝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吉超 邹磊 李道堂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对于肺癌肝转移者,目前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外科治疗肺癌肝转移术后获得长期生存的病例在国内外已有报道,行TACE及PEI治疗患者也逐渐增多.综合文献对肺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的前景及意义作一介绍.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学
下载PDF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琳 路方红 +2 位作者 刘振东 赵颖馨 胡小亮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16例。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严格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干...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16例。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严格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进行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24 h、夜间(n)平均血压及白昼(d)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hSBP(22±6)mmHg(1 mmHg=0.133 kPa)vs.(15±5)mmHg、nSBP(26±14)mmHg vs.(17±10)mmHg、24hDBP(10±7)mmHg vs.(8±5)mmHg、nDBP(11±7)mmHg vs.(9±6)mmHg和dSBP(20±8)mmHg vs.(14±7)mmHg,均P<0.05];白昼、夜间的收缩压负荷值下降幅度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14)mmHg vs.(25±14)mmHg和(43±24)mmHg vs.(31±18)mmHg,均P<0.05];血压杓型转归率及血压达标率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vs.10%和85%vs.63%,均P<0.01)。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显著降低了24 h(尤其是夜间)血压均值及收缩压负荷,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 干预 生活方式 高血压 原发性 动态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及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卫东 朱广廷 赵长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及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PD患者均在CT/MRI定位下立体定向手术,45例行核团射频毁损术,5例PD DBS均选取STN为手术靶点。术前、术后1月进行UPDRS和ADL的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及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PD患者均在CT/MRI定位下立体定向手术,45例行核团射频毁损术,5例PD DBS均选取STN为手术靶点。术前、术后1月进行UPDRS和ADL的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改善率。结果射频毁损术及DBS术后短期效果均满意,显效44例(88%),有效6例(12%),总有效率100%。术后1月的UPDRS与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诊射频毁损者复发率8例(17.8%),DBS者无复发。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及DBS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射频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与男性乳房发育症的鉴别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贺科文 刘兆芸 于志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男性乳房病变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以男性乳腺癌和男性乳房发育症最常见。近年来,二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乳腺癌与男性乳房发育症不是一类病,但是在临床上很容易引起混淆。男性乳房发育症,尤其是老年性男性乳房发育症,其发病年... 男性乳房病变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以男性乳腺癌和男性乳房发育症最常见。近年来,二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乳腺癌与男性乳房发育症不是一类病,但是在临床上很容易引起混淆。男性乳房发育症,尤其是老年性男性乳房发育症,其发病年龄、病因及临床表现与男性乳腺癌相似,容易发生误诊,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别。作者综述近年来男性乳腺癌和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房发育症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英翠 王广新 +2 位作者 张明贞 薛岳 苏国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注射用比伐卢定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及出血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注射用比伐卢定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及出血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抗凝药物不同分为比伐卢定组(n=51)和肝素组(n=51)。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评价比伐卢定应用于急诊PCI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术后24 h升主动脉内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室间隔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左室舒张内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因子水平变化方面改善作用更优[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比较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较P<0.05]。结论比伐卢定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脏功能较肝素存在改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炎症机制相关;比伐卢定用于PCI出血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STEMI 急诊PCI 心功能 出血风险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智伟 徐忠法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需要进行根治手术的72例结肠癌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 目的对比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情况。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需要进行根治手术的72例结肠癌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肠癌手术效果、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仅有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χ~2=4.38,P<0.05);手术操作时间(178.34±32.71)min、术后排气时间(32.24±12.72)h、术后住院时间(10.36±2.10)d短于对照组(206.82±42.25)min、(64.39±14.05)h、(16.34±2.58)d(t=29.613 8,30.261 9,13.342 8,P<0.05);结肠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9.4%(χ~2=4.64,P<0.05);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术后当天(7.31±0.49)分,术后3 d(3.01±0.55)分,t=11.997 6)]大于对照组[术后当天(7.54±0.86)分,术后3 d(5.62±0.63)分,t=11.034 2)](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事件的发生概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 开腹 术后 早期 炎性肠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