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瘤病毒联合放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
作者 邢力刚 孙晓蓉 于金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溶瘤病毒可通过病毒复制导致肿瘤细胞裂解。目前已有大量针对呼肠孤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构改造、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有研究证实溶瘤病毒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并己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故该... 溶瘤病毒可通过病毒复制导致肿瘤细胞裂解。目前已有大量针对呼肠孤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构改造、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有研究证实溶瘤病毒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并己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故该治疗方法将成为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溶瘤病毒 放疗
下载PDF
RapidArc进行肝癌放疗时不同靶区确定方法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巩贯忠 尹勇 +6 位作者 刘同海 陈进琥 宋金龙 卢洁 马长升 孙涛 白瞳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RapidArc进行原发性肝癌(HCC)放射治疗时不同靶区确定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HCC患者,完成4D-CT、自由呼吸(FB)下3D-CT、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屏气(EIH)下3D-CT扫描;将4D-CT依据呼吸周期分割... 目的研究应用RapidArc进行原发性肝癌(HCC)放射治疗时不同靶区确定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HCC患者,完成4D-CT、自由呼吸(FB)下3D-CT、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屏气(EIH)下3D-CT扫描;将4D-CT依据呼吸周期分割为10套CT图像。分别在不同CT图像上手动勾画GTV,将4D-CT的10个GTV融合为内靶区1(IGTV_1),测量GTV_FB到IGTV_1的外放距离,并将所得外放距离应用于GTV_FB获得内靶区2(IGTV_2)。GTV_FB、IGTV_1、IGTV_2、GTV_EIH依据不同外放获得PTV_-1,-PTV_-4,针对不同PTV制定相应RapidArc计划(RA_1-RA_4),其中RA_1、RA_2、RA_3采用单个358°全弧,RA_4采用3个135°弧,比较不同计划间剂量学差异。结果PTV_-1、PTV_-3,体积大于PTV_-2、PTV_-4,其中PTV_-1/PTV_-2、PTV_-1/PTV_-4平均为2.5、1.9。4个RA计划的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RA_1、RA_3比较,RA_2、RA_4的正常肝脏平均剂量从10.21Gy(RA_1)、9.62Gy(RA_3)降低到8.23Gy(RA_2)、7.63Cy(RA_4)(X^2=10.68,P〈0.05),V_30从7.76%、6.12%降低到5.24%、5.05%(X^2=14.76,P〈0.05)。4种RA计划胃和十二指肠受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RapidArc进行HCC放射治疗时,相对于传统外放标准,4D-CT技术或ABC技术均可在保证靶区准确的基础上完成照射剂量;两者在正常肝脏保护方面的作用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旋转调强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保留乳房术后放疗锥形束CT引导系统摆位误差预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孔玲玲 程健 +1 位作者 李宝生 李洪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术后放疗过程中应用初始分次放疗的锥形束CT引导数据预测和校正系统摆位误差的可行性。方法:20例保留乳房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患者入组。每分次放疗前行在线CB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前后、头脚和左...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术后放疗过程中应用初始分次放疗的锥形束CT引导数据预测和校正系统摆位误差的可行性。方法:20例保留乳房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患者入组。每分次放疗前行在线CB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的配准差值。分别以初始5次和10次差值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校正后续治疗的系统摆位误差。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的残余误差定义为每日实际偏差值与系统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比较未进行在线摆位校正、应用5次校正法或10次校正法进行在线摆位校正放疗过程中的群体化系统、随机摆位误差以及三维残余误差。结果:未校正组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91、3.38和2.33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56、2.87和2.51mm;应用5次校正法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26、2.03和1.96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48、2.80和2.37mm;应用10次校正法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37、1.66和1.51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39、2.70和2.46mm。平均三维残余误差分别为6.1(未校正)、4.9(5次校正)和4.7mm(10次校正)。与未进行在线摆位校正比较,应用5次校正法,平均三维残余误差>6mm的患者比例由40%降低至25%,>7mm的患者比例由30%降低至5%,放疗分次比例由34.19%降低至19.70%。10次校正法与5次校正法相比,未显示出明显的改善。结论:利用初始5次放疗在线CBCT配准差值预测并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每日摆位准确度。然而,在开发出更准确的图像引导策略之前,每日进行在线摆位校正仍然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锥形束CT 图像引导放疗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18F-FLT PET/CT显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更记 杨文锋 +2 位作者 付政 于金明 穆殿斌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NSCLC 18F-FLT PET/CT增殖显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36~84岁.术前2周内行18F-FLT PET/CT检查,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增殖核... 目的 探讨NSCLC 18F-FLT PET/CT增殖显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36~84岁.术前2周内行18F-FLT PET/CT检查,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CD31、CD34、CD105标记的肿瘤MVD(CD31-MVD、CD34-MVD及CD105-MVD)检测.对SUVmax、Ki67和MVD表达的相关性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的CD31-MVD、CD34-MVD和CD105-MVD平均值分别为159.6、166.1和38.0个/视野,SUVmax为4.1±2.9,Ki67标记指数(LI)为(37.0±14.5)%;SUVmax、Ki67 LI与CD105-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和0.633,均P<0.05),但SUVmax与CD31-MVD和CD34-MVD的表达不相关(r=0.228和0.235,均P>0.05).结论 NSCLC 18F-FLT PET/CT显像与CD105-MVD呈正相关,18F-FLT SUVmax可同时反映NSCLC的增殖能力和肿瘤组织的血管增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血管密度 胸苷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苏艳霞 李需 +6 位作者 郝俊芳 董伟 杨新华 刘兰平 徐瑾 曹秀娟 于水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间283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影像学资料,观察鼻窦炎发生发展情况.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法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放疗前T...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间283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影像学资料,观察鼻窦炎发生发展情况.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法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放疗前T1、T2、T3、T4期鼻窦炎发生率分别为22.6%、37.5%、46.8%、61.3% (P =0.002).放疗前无鼻窦炎的15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3、6、9、12、18个月鼻窦炎发生率分别为32.9%、43.2%、61.3%、68.4%、73.5%、69.7%、61.3% (P =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鼻腔受侵、鼻咽冲洗及鼻咽部照射剂量与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有关(P=0.003、0.006、0.002、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鼻腔受侵、鼻咽冲洗影响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发生(P =0.002、0.002、0.000).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鼻窦炎发生率随着T分期增高而增加,调强放疗后鼻窦炎在3个月内发生发展最快,9个月达高峰,1年后趋于稳定.T分期、鼻腔侵犯、鼻咽冲洗影响调强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不良反应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头颈部肿瘤ART-IMRT四种方案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谭淑慧 李玉锋 +4 位作者 黄浦 娄惊蛟 李洪升 尹勇 李登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ART-IMRT分次放疗中采用不同频次再计划方案时,靶区与OAR解剖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对其剂量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2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其中鼻咽癌19例、喉癌4例、上颌窦肿瘤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分割治疗...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ART-IMRT分次放疗中采用不同频次再计划方案时,靶区与OAR解剖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对其剂量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2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其中鼻咽癌19例、喉癌4例、上颌窦肿瘤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分割治疗.每周第1天进行1次CBCT扫描作为参考图像,共采集6次.将CBCT与计划CT配准得到"伪CT"图像.实施4种再计划方案,无再计划作为参考,分别得到实际剂量与计划预测剂量,并评估两种剂量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PTV、CTV、左右腮腺6周中每周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46、0.024、0.017).4种再计划方案中两腮腺的实际剂量与计划预测剂量比较P值均〈0.05,且4种方案中两腮腺的两种剂量之间差异与参考方案相比分别下降5.02%、11.17%、12.08%、13.19%.结论 再计划可确保靶区足够剂量,使OAR受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再计划频次越高,实际剂量越接近计划预测剂量,2次再计划方案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自适应放射疗法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全盆腔淋巴结调强放疗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德胤 巩贯忠 +4 位作者 尹勇 刘同海 陈进琥 马长升 卢洁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7-478,共2页
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olumetric intensity-modulated arctherapy,VIMAT)的高适形度剂量分布,使其对复杂靶区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通过计戈0方式和射线能量间的剂量学比... 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olumetric intensity-modulated arctherapy,VIMAT)的高适形度剂量分布,使其对复杂靶区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通过计戈0方式和射线能量间的剂量学比较,探讨宫颈癌术后全盆腔淋巴结IMRT最佳方案。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为宫颈癌根治术后且均接受全盆腔淋巴结辅助放疗,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淋巴结 调强放疗 剂量学 治疗 弧形 容积 国际妇产科联盟 根治术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全身系统治疗的顺序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成林 李建彬 王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0-795,共6页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局术后放疗与辅助系统治疗既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系统治疗与放疗的最佳时序已经证实,但仍有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新辅助化疗者术后巩固化疗与术后放... 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局术后放疗与辅助系统治疗既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系统治疗与放疗的最佳时序已经证实,但仍有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新辅助化疗者术后巩固化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HER-2阳性患者术后双靶治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步放疗的安全性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术后辅助系统治疗的顺序选择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放疗 术后系统治疗 顺序选择
原文传递
基于主动呼吸控制辅助3DCT与4DCT扫描确定周围型肺癌内大体肿瘤体积比对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戚焕鹏 李建彬 +5 位作者 张英杰 马志芳 王玮 李奉祥 王素贞 梁超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比较基于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CT)扫描与基于自由呼吸3DCT及四维CT(4DCT)扫描所构建周围型肺癌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中心点位置、体积大小及匹配指数(MI)的差异.方法 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序贯完成自由呼吸胸部... 目的 比较基于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CT)扫描与基于自由呼吸3DCT及四维CT(4DCT)扫描所构建周围型肺癌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中心点位置、体积大小及匹配指数(MI)的差异.方法 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序贯完成自由呼吸胸部3DCT和4D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和平静呼气末3DCT扫描.4DCT 10个时相GTV融合得到IGTV10,0%和50%时相的GTV融合得到IGTV2,基于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构建IGTVMIP,自由呼吸3DCT图像GTV外扩基于4DCT测得的运动范围得到IGTV3D,平静吸气末和呼气末屏气3DCT图像GTV融合得到IGTVABC.结果 上叶组IGTVABC与IGTV10中心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7,P <0.05),与IGTVMIP中心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9,P<0.05),与IGTV2、IGTV3D中心位置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 ~2.767,P<0.05);下叶组IGTVABC与IGTV10、IGTVMIP、IGTV3D中心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4.543,P <0.05).上叶组及下叶组IGTV10、IGTV3D与IGTVABC的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0~-2.023,P<0.05),IGTVABC与其他IGTV的匹配指数上叶组大于下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9~-2.119,P<0.05).结论 IGTVABC与基于4DCT扫描图像所构建的各种IGTV和基于自由呼吸3DCT扫描图像所构建的IGTV均不完全重合,这种空间错位与肿瘤部位相关,肺中下叶肿瘤较肺上叶肿瘤显著.IGTVABC体积大于IGTV2,但小于基于4DCT图像所构建的其他各种IGTV及基于自由呼吸3DCT图像所构建的IG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自主呼吸控制 三维 四维 内大体肿瘤靶区体积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在乳腺癌精准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玮 李振江 李建彬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MRgRT)在模拟定位时和放射治疗期间不仅提供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实时磁共振(MR)影像以指导靶区的勾画,而且实时动态地揭示了治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位置及形状变化,为实施个体化计划修正提供了依据... 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MRgRT)在模拟定位时和放射治疗期间不仅提供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实时磁共振(MR)影像以指导靶区的勾画,而且实时动态地揭示了治疗过程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位置及形状变化,为实施个体化计划修正提供了依据,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模式。并且这一治疗模式理论上更适用于像乳房这类组织形变较明显部位的疾病。因此,本文对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MR-linac)在乳腺癌放射治疗工作流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着重分析了它对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影响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磁共振引导直线加速器
原文传递
NLR对肝癌TACE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金鹏 胡善亮 +2 位作者 陈华 卜文哲 宋金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06-02-2009-02 154例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肝功能、乙肝抗原阳性、肿... 目的:评价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06-02-2009-02 154例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肝功能、乙肝抗原阳性、肿瘤直径、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甲胎蛋白水平、NLR以及术后患者NLR下降等对生存期的影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术前单因素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TACE治疗前患者NLR的平均值为2.5,其中NLR≥2.5(69例)和NLR<2.5(85例)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和13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术前高水平的NLR、术后NLR水平下降、肿瘤直径≥5cm、血管侵犯和甲胎蛋白水平升高与短的生存期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水平NLR(OR=0.678,95%CI:0.476-0.897;P=0.038)和血管侵犯(OR=1.489;95%CI:1.002-2.234;P=0.039)为降低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高水平的NLR是降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患者的NLR升高与下降相比,NLR水平的升高对患者的预后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
原文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C-PD153035 PET/CT指导靶向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雪 马莉 +3 位作者 孙新东 孔丽 赵书强 于金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通过11 C-PD153035PET/CT分子影像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状态,为EGFR靶向治疗患者的选择与疗效评价等提供新型、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经组织学确诊的21例晚期NSCLC患者(ⅢB~Ⅳ期),接受E... 目的:通过11 C-PD153035PET/CT分子影像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状态,为EGFR靶向治疗患者的选择与疗效评价等提供新型、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经组织学确诊的21例晚期NSCLC患者(ⅢB~Ⅳ期),接受EGFR靶向治疗(厄罗替尼)前1周内行11 C-PD153035PET/CT检查,测定其基准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口服厄罗替尼150mg/d,服药6周再次行11 C-PD153035PET/CT检查,获取治疗早期的SUVmax并评价疗效。ROC曲线确定治疗有反应和无反应者的SUV最佳界值。结果:治疗前SUVmax能够预测患者生存,高代谢组(SUVmax>2.46)的中位生存期(11.7个月)与低代谢组(SUVmax≤2.46)中位生存期(4.9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1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周时SUV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209。结论:11 C-PD153035作为一种新型示踪剂,通过PET/CT分子影像来检测晚期NSCLC肿瘤组织的EGFR状态,为EGFR靶向治疗的患者筛选和预后预测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靶向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燕 赵芬 于金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常规影像学技术在其诊断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CT)可早期发现细胞代谢改变并实现精确解剖定位,在结直肠癌的放化疗后疗效评价、预后预测... 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常规影像学技术在其诊断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CT)可早期发现细胞代谢改变并实现精确解剖定位,在结直肠癌的放化疗后疗效评价、预后预测以及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复发转移的监测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适时、合理地应用^18F—FDGPET.CT扫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综合治疗 ^18F—FDGPET—CT
原文传递
影像学检查内乳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与内乳淋巴引流区照射取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成林 李建彬 +4 位作者 王玮 王雪 张英杰 邵倩 王金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内乳淋巴结(IMN)阴性的乳腺癌患者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术前IMN转移风险评估方法,以指导不同IMN转移风险分层患者的内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01例乳腺癌患者,术前C...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内乳淋巴结(IMN)阴性的乳腺癌患者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术前IMN转移风险评估方法,以指导不同IMN转移风险分层患者的内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01例乳腺癌患者,术前CT和MRI均显示无IMN转移且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或)内乳淋巴结清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IMN转移风险分层。结果301例患者中,43例检出IMN转移,IMN转移率为14.3%。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T分期和N分期与IMN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于内侧象限、PR阳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按照患者存在独立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IMN转移风险评估:有0个危险因素为低危组,有1个危险因素为中危组,同时有2~3个危险因素为高危组。按照此评估标准,将301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有0个危险因素)、中危组(有1个危险因素)、高危组(有2~3个危险因素),IMN转移率分别为0(0/34)、4.3%(6/140)和29.1%(37/127)。结论根据肿瘤位于内侧象限、PR阳性、腋窝淋巴结转移这3项乳腺癌患者IM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IMN转移的风险分层,可以指导乳腺癌初诊患者内乳淋巴引流区放疗。对于N1患者,伴原发肿瘤位于内侧象限和(或)PR阳性时,强烈建议进行内乳淋巴引流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乳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内乳区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