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茂波 尹虹 张琳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8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进行CT和B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CT检查妇科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1.7%,明显好于B...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进行CT和B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CT检查妇科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1.7%,明显好于B超检查(P<0.05)。结论:CT检查妇科肿瘤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邱婷 +2 位作者 韩晴 郑琪 苏士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53例,分娩过程选择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产妇79例(观察组),分娩过程予以屏气用力指导产妇74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5...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53例,分娩过程选择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产妇79例(观察组),分娩过程予以屏气用力指导产妇74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52例、经产妇27例,对照组初产妇40例、经产妇34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所有产妇经阴分娩,无中转剖宫产,无产后出血,无新生儿窒息。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初产妇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新生儿体质量高,住院时间增加(P均<0.05);而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情况,第一、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尿潴留例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经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经产妇比较,观察组经产妇第一、二产程总时间延长(P均<0.05);而两组经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情况、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尿潴留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均会延长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产程时间,但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延迟屏气用力 自由体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对子宫肌瘤患者瘤体变化及术后恢复影响研究
3
作者 延俊元 薛云霞 +2 位作者 孙玲娜 杨淑娟 崔萌 《智慧健康》 2021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经皮微波消融对子宫肌瘤患者瘤体变化及术后恢复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根据交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肌... 目的经皮微波消融对子宫肌瘤患者瘤体变化及术后恢复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根据交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程度。根据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瘤体体积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瘤体体积均显著减小,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可有效缩小瘤体体积,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微波消融 瘤体体积 术后恢复情况
下载PDF
RBM8A基因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冬梅 张静静 +5 位作者 师一民 韩赛 耿炜 孙建一 王雅玉 张秀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RBM8A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RBM8A基因靶向的发夹状shRNA,筛选出最佳shRNA沉默片段,构建携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感染HEC-1A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敲低... 目的探讨沉默RBM8A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RBM8A基因靶向的发夹状shRNA,筛选出最佳shRNA沉默片段,构建携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感染HEC-1A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敲低RBM8A基因的细胞作为实验组(shRBM8A),同时设计无意义序列的shRNA作为对照组(shContro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M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Control组比较,敲低RBM8A后HEC-1A细胞增殖减慢,凋亡率增加,且迁移与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9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增加,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沉默RBM8A基因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EM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RBM8A 增殖 迁移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继东 李祥琳 张师前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4期4868-4872,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绝经前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传统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疾病,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具...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绝经前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传统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疾病,尤其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EAOC恶变的主要组织类型包括卵巢透明细胞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罕见的浆液黏液性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分子通路的相互作用,对EAOC的深入研究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子宫腺肌瘤与生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梦潇 黄晓燕 +1 位作者 武玉蕊(综述) 穆玉兰(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4-667,共4页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生育期妇女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政策的放开,子宫腺肌瘤患者生育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关治疗及治疗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子...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生育期妇女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政策的放开,子宫腺肌瘤患者生育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关治疗及治疗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瘤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手术及HIFU治疗。药物治疗创伤小,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影响生育能力;HIFU治疗有较高的症状缓解率,似乎是安全有效的,但现有证据仍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时,早产、流产等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手术治疗后,妊娠期间发生无症状子宫破裂的风险也增加。鉴于目前不同治疗方案对生育结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数据有限,且治疗标准程序尚未建立,治疗方案建议个体化。同时,建立完善的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的产前管理,有助于减少产前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生育期妇女最终抱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瘤 生育 妊娠率 产科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广山 董海霞 高现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5期2712-2714,共3页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表现为恶心呕吐与右上腹疼痛等症状的临床常见急腹症,该病发生因素复杂,多因化学性刺激、胆囊管梗阻与细菌污染等引发,患者病情明确后需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以减轻身心痛苦^([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包括...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表现为恶心呕吐与右上腹疼痛等症状的临床常见急腹症,该病发生因素复杂,多因化学性刺激、胆囊管梗阻与细菌污染等引发,患者病情明确后需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以减轻身心痛苦^([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包括2种术式,即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前者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与症状,但存在创伤性大、出血量多等缺陷,易诱发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后者是通过腹腔镜指导各项手术操作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定位与观察患者病变情况后将胆囊切除,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恢复速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CRP TNF 胆囊三角 术中出血量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KPNA2、snail、twist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丽丽 郝瑞卿 王华瑛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4-8,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KPNA2、snail、twist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组织中KPNA2、snail、twis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PNA2、snail、twist...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KPNA2、snail、twist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组织中KPNA2、snail、twis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PNA2、snail、twist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54.3%,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为19.6%。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PNA2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高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43.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为17.4%。Snail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Snail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高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5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为23.9%。Twist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Twist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高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NA2的表达与snail、twist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KPNA2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结论 KPNA2是评估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可用于临床预后指导。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与snail、twist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KPNA2 SNAIL KI-67 TWIST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玉燕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效果佳,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蒋俊华 王继东 张晓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37例。开腹手术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37例。开腹手术组行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辅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腹腔镜手术组于腹腔镜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辅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腹腔镜手术组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有利于改善手术情况,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
11
作者 王春艳 袁彩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02例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阴道镜诊断结果 ,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病理诊断呈阳性304例,其中60岁病理结果呈阳性25例,占8.22%,不同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02例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阴道镜诊断结果 ,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病理诊断呈阳性304例,其中60岁病理结果呈阳性25例,占8.22%,不同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81例,CINⅡ36例,CINⅢ8例,宫颈癌5例,原位癌6例,正常宫颈98例。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5.4%,阳性预测值为94.2%,阴性预测值为98.1%。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CIN和早期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强,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阴道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郭艳春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郓城县妇幼保健院因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8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郓城县妇幼保健院因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8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检查。以宫颈锥切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阳性72例,阴性8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不同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多点活检 宫颈管搔刮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组织及原代细胞中PARP-1、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歌 李青 +1 位作者 张灿灿 田永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腺肌病(AM)组织中及原代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RP-1及HIF-1α在AM在位、异位内膜组织腺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腺肌病(AM)组织中及原代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RP-1及HIF-1α在AM在位、异位内膜组织腺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提取原代细胞,PARP-1抑制剂处理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ARP-1表达降低对HIF-1α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ARP-1在AM在位(26/31 vs 4/10,P=0.006)及异位(24/31 vs 4/10,P=0.027)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1α在AM在位(24/31 vs 3/10,P=0.006)及异位(23/31 vs 3/10,P=0.012)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表达量呈中度正相关(AM在位内膜中r=0.357,P=0.038;AM异位内膜中r=0.519,P=0.002),但PARP-1(P=0.052)、HIF-1α(P=0.767)在AM在位及异位内膜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ARP-1在AM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量(1.016±0.051)高于在位内膜间质细胞(0.869±0.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且AM内膜间质细胞中PARP-1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高(P<0.001),3组数据满足方差齐性(Levence=3.196,P=0.065)。使用PARP-1抑制剂后,PARP-1在正常子宫内膜(t=5.740,P=0.001)、AM在位子宫内膜(t=4.786,P=0.003)、异位子宫内膜(t=9.458,P<0.001)中的表达量均降低,且以AM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降低最为明显。HIF-1α在AM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而AM内膜间质细胞(P<0.001)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3组数据符合方差齐性(Levence=2.233,P=0.150)。使用PARP-1抑制剂降低PARP-1的表达后,HIF-1α在正常子宫内膜(t=4.2215,P=0.014)、AM在位内膜(t=15.768,P<0.001)、异位内膜细胞(t=3.459,P=0.025)3组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量均较前降低。结论PARP-1和HIF-1α在AM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且PARP-1表达量的变化可能影响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缺氧诱导因子-1Α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剂 在位、异位子宫内膜
原文传递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雪艳 张灿灿 +1 位作者 田民乐 田永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1,42,共6页
目的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PARP-1与E-cadeher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RP-1、E-cade... 目的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PARP-1与E-cadeher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RP-1、E-cadeher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正常子宫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PARP-1与E-cadeherin、vimentin和Snail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ARP-1、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比正常子宫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增高(P<0.001),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在位内膜表达降低(P<0.00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PARP-1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39),与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和0.4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PARP-1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41),与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和0.56)。结论PA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增高,PARP-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上皮-间质转化 E-CADHERIN蛋白 SNAIL蛋白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血红素氧合酶-1、脂代谢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艳 丛培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9期4628-463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脂代谢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3例GDM孕妇为GDM组;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外周血...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脂代谢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3例GDM孕妇为GDM组;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外周血HO-1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脂代谢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 GDM组外周血中HO-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PG、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脂代谢生化指标HDL、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LDL、TG、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GDM组孕妇外周血HO-1水平与FPG、HbAlc、LDL、TG呈正相关(r=0.533、0.472、0.614、0.758,P=0.006、0.021、0.001、0.001);HO-1水平与HDL呈负相关(r=-0.651,P=0.002)。结论 HO-1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代谢在GDM孕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HO-1参与了GDM孕妇脂代谢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HO-1 脂代谢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右附件囊肿剥除术后发生心脏骤停1例
16
作者 王纬 王凤琴 韩艳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临床中,腹腔镜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围手术期心脏骤停发生率较低,但仍需高度重视潜在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治疗。本文报道1例年轻患者腹腔镜下右附件囊肿剥除术后当天发生了3次心脏骤停的病例,旨在提示医务工作者对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右附件囊肿剥除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洁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3期115-11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83例,随机分开腹组、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1例,对比三组疗效. 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0... 目的 探讨不同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83例,随机分开腹组、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1例,对比三组疗效. 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0.0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P=0.02).结论 三种剔除术疗效各有优劣,应视患者身体情况及自身需求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除术 子宫肌瘤 阴道镜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及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洁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及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正常妊娠产妇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及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正常妊娠产妇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分析其在妊娠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肿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系统相关指标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妊娠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李氏β细胞功能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胰岛素抵抗作用明显强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明显增强,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系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产妇。因此,早期肿瘤坏死因子系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测定对于妊娠糖尿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水垫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胡盛霞 于晓辉 +2 位作者 李桐 董潇霄 罗培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水垫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90例单侧卵巢良性囊肿(除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为研究组(垂...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水垫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90例单侧卵巢良性囊肿(除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为研究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水垫组)、对照组1(无水垫常规手术组)、对照组2(0.9%氯化钠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卵巢皮质与囊肿壁间多点注射0.9%氯化钠稀释的6 U垂体后叶素10~20 ml,根据出血情况行点状缝合止血;对照组1行常规腹腔镜囊肿剔除、卵巢修补;对照组2在卵巢皮质与囊肿壁间多点注射0.9%氯化钠10~20 ml,止血方式同研究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术后3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研究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14.00±5.48)ml比(18.33±6.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2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3.50±7.21)min、(45.00±10.29)min比(50.17±8.9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2术后3个月FSH明显低于对照组1[(7.20±1.55)U/L、(7.43±1.52)U/L比(8.31±0.9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54.20±10.90)ng/L比(46.63±10.76)ng/L、(43.90±18.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术后3个月LH与对照组2及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水垫能减少囊肿剔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同时能够减轻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垂体激素类 后叶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