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战志勇 王子良 +1 位作者 张焕虎 周少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国外有关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常累及下肢多个静脉系统 ,对下肢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同时进行治疗 ,...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国外有关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常累及下肢多个静脉系统 ,对下肢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同时进行治疗 ,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各个下肢静脉系统进行综合性治疗 ,将成为今后外科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 治疗 外科手术 静脉性溃疡
下载PDF
套入式端侧吻合加Prolene线连续缝合在胰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乔建文 李胜勇 +4 位作者 耿建利 于仲剑 高若辉 汤天平 孙治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540-540,545,共2页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v,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v,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层Prolene线连续缝合的PD31例,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连续缝合术 胰肠吻合术 胰瘘
下载PDF
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耿建利 王金波 +1 位作者 乔建文 黄慧选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与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1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7例(EN-PN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01例(TPN组)采用完全肠...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与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1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7例(EN-PN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01例(TPN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PN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302.54±58.65)g/L和(39.21±6.54)mg/L均显著高于TPN组的(236.89±48.84)g/L(P<0.05)和(25.36±5.37)mg/L(P<0.01);EN-P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1)小时、(6.6±3.8)天、(15.5±5.8)天,均显著少于TPN组的(79.6±14.6)小时(P<0.01)、(13.2±6.2)天(P<0.05)和(22.6±5.6)天(P<0.05);EN-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和总住院费16568.35元均显著少于TPN组的40.6%(P<0.01)和28612.85元(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符合生理、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曲大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6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80例肝胆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85.6±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80例肝胆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85.6±10.3)m L、手术时间为(146.8±5.7)min、住院时间为(7.2±2.1)d,住院费用为(8801±125)元,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疾病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肝胆疾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被引量:1
5
作者 战志勇 孙治环 +3 位作者 张焕虎 于仲剑 王太泽 王素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腹肌沟疝 外科手术 改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下载PDF
咀嚼口香糖对促进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丛培霞 王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5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 h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4片,次日起每天3次,直至肛门初次术后排...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5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 h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4片,次日起每天3次,直至肛门初次术后排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咀嚼口香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出现肠鸣音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手术后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香糖 胃肠功能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探查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曲大鹏 于厚谦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72-272,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2010年以来应用腹腔镜探查和治疗的6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结果本组68例腹腔镜探查都有阳性发现,59例在探查后直接得到了治疗,9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均治愈。结论...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2010年以来应用腹腔镜探查和治疗的6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结果本组68例腹腔镜探查都有阳性发现,59例在探查后直接得到了治疗,9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均治愈。结论应用腹腔镜诊治临床上诊断不明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有确诊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多数病例有探查和治疗同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腹腔镜检查 治疗
下载PDF
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对胃部分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运福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6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 (DEG)的治疗作用。方法 :2 8例病人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 ,A组 16例采用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 ;B组 12例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胃排空恢复时间、体...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 (DEG)的治疗作用。方法 :2 8例病人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 ,A组 16例采用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 ;B组 12例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胃排空恢复时间、体重减轻量。结果 :A组 (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组 )胃排空平均恢复时间 ( 15 1± 5 5 )d ,B组 ( 2 1 5±6 9) ;A组体重平均减轻量 ( 4 3± 1 5 )kg ,B组 ( 8 7± 1 95 )kg。结论 :肠内营养加胃管引流液回输能加快DEG患者恢复 ,并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冒管 引流液回输 胃部分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 肠外营养 并发症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诱发全身肌无力合并失语症一例
9
作者 朱婷婷 高丽红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37-937,共1页
患者女,35岁,因腰痛、发冷、发热4 d入院.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持续性胀痛,发冷、发热,体温39.5℃,初诊为"肾盂肾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入院当日19:00患者未经医生许可,将家中自备的吲哚美辛栓50 mg直肠给药.20:30患者感眩晕... 患者女,35岁,因腰痛、发冷、发热4 d入院.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持续性胀痛,发冷、发热,体温39.5℃,初诊为"肾盂肾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入院当日19:00患者未经医生许可,将家中自备的吲哚美辛栓50 mg直肠给药.20:30患者感眩晕、自身摇摆,全身无力,无头痛、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全身肌无力 失语症
下载PDF
2例胆道粘液性梗阻的诊治
10
作者 战志勇 孙治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胆道粘液性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DDS泵门静脉化疗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胜波 韩传吉 +2 位作者 张焕虎 周少杰 王文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细胞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 目的探讨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细胞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有手术指征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C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三组患者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1年、2年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C组均高于A组,B组。术后6月、1年无明显差异;术后2年具明显差异。结论对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行经DDS泵PVC或TACE可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DDS泵 门静脉化疗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6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禚守荣 马海燕 毕海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5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微小癌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134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1
13
作者 禚守荣 战志勇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等有关问题,并交流我们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01/2005—01腹部闭合性损伤134例病人的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多发伤的处理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20例,非手术治疗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等有关问题,并交流我们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01/2005—01腹部闭合性损伤134例病人的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多发伤的处理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20例,非手术治疗14例,治愈131例,死亡3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要危险是腹腔内大量出血与弥漫性腹膜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治
下载PDF
微创手术病人围术期精神心理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张焕虎 丁雷 战志勇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02-803,共2页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精神心理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年间452例腹部微创手术病人与常规开腹手术病人比较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结果常规开腹手术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程度术前明显高于微创手术的病人,术后恢复期对疼痛等耐受性...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精神心理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年间452例腹部微创手术病人与常规开腹手术病人比较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结果常规开腹手术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程度术前明显高于微创手术的病人,术后恢复期对疼痛等耐受性差,主观恢复慢;微创手术病人对手术的乐观情绪较高,术后主观恢复快,在自主活动及生活自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开腹病人.结论微创手术对病人围手术期精神心理方面的作用对预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精神心理变化 预后
下载PDF
婴儿肠套叠手术治疗59例
15
作者 孙治环 战志勇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4年第5期337-338,共2页
婴儿肠套叠是指2岁以下儿童发生的肠套叠,为小儿外科常见急症,发病原因较多。肠套叠在未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的情况下,行空气或气钡灌肠的复位成功率可达90%以上,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若贻误诊断,可致肠坏死、... 婴儿肠套叠是指2岁以下儿童发生的肠套叠,为小儿外科常见急症,发病原因较多。肠套叠在未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的情况下,行空气或气钡灌肠的复位成功率可达90%以上,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若贻误诊断,可致肠坏死、肠穿孔,造成严重后果。回顾1997-01/2003-06婴儿肠套叠手术治疗59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肠套叠 手术治疗 病因
下载PDF
中药制剂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勇 高丽红 贾荣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放射治疗的69例肿瘤患者设为预防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亚组,预防观察组(35例)和预防对照组(34例).预防观察组照射前外涂中药制剂,预防对照组外涂湿润烧伤膏,3...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放射治疗的69例肿瘤患者设为预防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亚组,预防观察组(35例)和预防对照组(34例).预防观察组照射前外涂中药制剂,预防对照组外涂湿润烧伤膏,3次/d,观察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另选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51例患者设为治疗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亚组,治疗观察组(26例)和治疗对照组(25例),用药方法同上,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预防观察组未发生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14.3%)明显低于预防对照组(41.2%,x2 =4.98,P<0.05);预防观察组疼痛评分[(2.46±0.80)分]明显低于预防对照组[(4.39±1.47)分,t'=6.75,P<0.05].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1.56±0.63)d]明显短于治疗对照组[(5.27±1.92)d,t '=9.20,P<0.05];治疗观察组皮肤愈合时间[(3.88±1.12)d]明显短于治疗对照组[(7.41±2.43)d,t'=6.62,P<0.05].结论 中药制剂具有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快,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性皮炎/预防和控制 中药外敷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