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沈顺姬 张勇 孙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细胞钙离子浓度 神经细胞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 CA^2+浓度 细胞内钙超载 细胞缺血性损伤
下载PDF
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阿司匹林的线粒体保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宝明 陈苗苗 鞠晓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及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7 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模型组、缺氧/缺糖加100μmol/L浓度阿司匹林组。缺氧/缺糖2 h处...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的变化情况及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7 d的Wistar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模型组、缺氧/缺糖加100μmol/L浓度阿司匹林组。缺氧/缺糖2 h处理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神经元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双染法检测不同组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缺氧/缺糖损伤2 h后,模型组的线粒体活性和MM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阿司匹林组能显著提高神经元线粒体活性、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的百分率。结论阿司匹林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神经元线粒体活性和膜电位的降低、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神经元凋亡,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缺氧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丛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243-244,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确诊接收的134例神经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以及...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确诊接收的134例神经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评分分别是(35.61±13.54)分、(39.21±11.15)分,对照组分别是(47.69±12.52)分、(51.26±13.68)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7.87±2.53)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5.02±2.33)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神经衰弱 焦虑程度 抑郁程度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四例
4
作者 张勇 张金彪 +6 位作者 宋明玉 王鹏飞 王晶 孙超 丛燕楠 赵俊武 于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2-403,共2页
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是由嗜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免疫源性疾病,又称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我院2008年7—10月诊断、治疗4例不明原因头痛、头晕、发热患者,经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明... 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是由嗜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免疫源性疾病,又称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我院2008年7—10月诊断、治疗4例不明原因头痛、头晕、发热患者,经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明确诊断为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立克次体属 吞噬细胞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娜 李梦凡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3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 目的 :探讨分析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MMT)的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末梢型感觉障碍范围(VAS)的评分及疼痛程度(Mc Gill)的评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MMT评分、ADL评分、VAS评分及Mc Gil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MMT评分、ADL评分、VAS评分及Mc Gil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 临床效果 观察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并神经系统损害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陆爱霞 张金彪 于雯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35-36,共2页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主要侵及外分泌腺,同时也可累及非外分泌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累及腺外其他器官,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起病。患者一般病情隐匿,...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主要侵及外分泌腺,同时也可累及非外分泌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累及腺外其他器官,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起病。患者一般病情隐匿,早期眼干、口干症状较轻,甚至缺如,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常被临床医师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丛燕楠 孙海荣 +6 位作者 张金彪 赵俊武 谭明 董礼全 耿娜 李梦凡 刘潇潇 《中国医药》 2018年第7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及对患者尿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的A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及对患者尿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的A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口服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尿AD7c-NTP、血浆Lp-PLA2、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N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4.0±4.7)分比(20.4±4.3)分、(25±9)分比(19±9)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9±5)分比(2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AD7c-NTP、血浆Lp-PL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8±0.6)μg/L比(3.4±0.9)μg/L、(40±9)μg/L比(58±1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2±59)pg/L比(175±84)pg/L、(154±14)pg/L比(174±17)pg/L、(3.3±0.8)mg/L比(6.6±1.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能够明显提高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精神状态,降低尿AD7c-NTP及血浆Lp-PLA2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丙戊酸镁 多奈哌齐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脑转移瘤诊断回顾性分析
8
作者 杨福俊 张海霞 岳述福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03X期35-35,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主要表现的脑转移瘤患者症状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以中枢性神经症状为主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枢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表现的脑转移瘤患者有一定的特异性,相关检查可以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主要表现的脑转移瘤患者症状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以中枢性神经症状为主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枢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表现的脑转移瘤患者有一定的特异性,相关检查可以进一步快速明确诊断。结论:以中枢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转移瘤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特点和差异,熟悉了解此类患者的表现有助于避免延误病情,有助于患者在基层得到进一步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脑转移瘤 诊断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误诊21例分析
9
作者 丛燕楠 邓文华 张敬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2期7855-7855,共1页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误诊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vWF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鞠晓华 谢宝明 张金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2例,设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同期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2例,设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同期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vWF水平及血小板各参数,观察其差异及HbA1c与血vWF水平、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bA1c、血vWF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组血小板计数(PLT)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3组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HbA1c与vWF、MPV、PDW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vWF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vWF与血小板各参数可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糖化血红蛋白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体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耀峰 孙荣同 +1 位作者 孙大林 王鹏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4期1731-1732,17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在不同时点含量的变化。结果 ACI患者1...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在不同时点含量的变化。结果 ACI患者12 h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150例ACI重度、中度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轻度患者(P<0.05);150例ACI大面积、小面积患者在入院后24、36、487、2 h血清S100β蛋白明显高于12 h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可能是预测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急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蚕蛹性脑病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晶 孙海荣 陆爱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蚕蛹性脑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非酮症高血糖并癫痫发作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爱霞 赵俊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血糖24~34mmol/L;其中,1例为全面性发作,其余4例为部分运动性发作;5例MRI均表现为豆状核、尾状核异常改...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血糖24~34mmol/L;其中,1例为全面性发作,其余4例为部分运动性发作;5例MRI均表现为豆状核、尾状核异常改变;4例患者脑电图异常。无糖尿病史患者症状表现较重。经胰岛素积极降血糖,癫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酮症高血糖癫痫发作患者血糖明显升高,豆状核、尾状核出现MRI异常信号,可有脑电图异常,降低血糖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酮症高血糖 癫痫 并发症
下载PDF
滋肾清肝化瘀法治疗偏头痛4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爱霞 李燕 《河北中医》 2009年第4期606-606,612,共2页
关键词 偏头痛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丛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5期251-252,共2页
目的 探索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综合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均给予采取问卷调查,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 探索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综合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均给予采取问卷调查,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跌倒相关危险因素:身体素质下降17%;药物不良反应28%;身躯移动障碍36%;恐惧心理11%;外在原因8%;观察组跌倒率7.3%,对照组跌倒率29.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体素质下降、药物不良反应、身躯移动障碍、恐惧心理以及外在因素会导致跌倒,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跌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曹磊 张喆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7期5998-5999,共2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23例(60.5%),对照组临床有效14例(37%)(P<0.05)。治疗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及B型脑钠肽(BNP)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左西孟旦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左西孟旦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勇 陆爱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7期73-73,77,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4年5月~2006年5月对36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并与同期入院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β-EP含量显著下降,死亡率...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4年5月~2006年5月对36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并与同期入院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β-EP含量显著下降,死亡率显著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觉醒天数显著缩短,意识恢复较对照组快;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纳洛酮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3例分析
18
作者 陆爱霞 孙海荣 隋永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138-1139,共2页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诊断 窦血栓形成 颅内/治疗
下载PDF
106例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分析
19
作者 陆爱霞 于荣波 丛燕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心电图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6例临床预后分析
20
作者 刘平 刘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2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方法:对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栓塞是其主要病因,早期诊断MRI优于CT。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方法:对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栓塞是其主要病因,早期诊断MRI优于CT。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