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72-257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霞 张文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64.8±18.7)分、FMA评分(56.9±19.5)分高于对照组的(45.9±19.7)、(41.3±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建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正常运动模式,对皮质功能区进行重组,恢复传导通路,对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培亮 张文忠 +1 位作者 张兆平 刘福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2期2241-2242,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坐骨神经痛 桂枝汤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氯氮平中毒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忠 王霞 刘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2041-2042,共2页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治疗 氯氮平中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腺病4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孙义森 李玲 李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6期1589-1590,共2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腺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仙虫汤治疗周围性面瘫89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庆武 王霞 张文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2期2205-2205,共1页
关键词 仙虫汤 中医药疗法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阑尾炎术后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7
作者 刘景武 刘景平 张兆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003-1003,共1页
关键词 阑尾炎 下肢静脉血栓 手术后
下载PDF
黄体破裂误诊阑尾炎1例病例分析
8
作者 张德合 宁廷春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8期110-111,共2页
患者孙某,女,30岁,因腹痛2天,阵发性加重1天,门诊以“急言阑尾炎”于2003年7月15日11:30收入院。月经16 3-5/27-29°,经量正常,无痛经史。查体:体温37.2℃,腹肌紧张,压痛,以右下腹为甚(压痛伴反跳痛)。辅助检查:血WB... 患者孙某,女,30岁,因腹痛2天,阵发性加重1天,门诊以“急言阑尾炎”于2003年7月15日11:30收入院。月经16 3-5/27-29°,经量正常,无痛经史。查体:体温37.2℃,腹肌紧张,压痛,以右下腹为甚(压痛伴反跳痛)。辅助检查:血WBC14.1×10^9/L,W-LGR0.922,W-SCR0.078,BT1.5min,CT3.5min,T69.2g/1,A40g/1.G37.2g/1,TT4U,HBsAg1:2,尿常规(一)B超检查:腹部无异常,两侧附件显示不清.宫腔内节育环.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破裂 误诊 阑尾炎 病例报告 B超检查 后穹窿穿刺
下载PDF
破伤风误诊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分析
9
作者 孙义森 李国营 李梅 《中华当代医学》 2004年第7期80-80,共1页
患者:×××,女51岁,晨起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继而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无呕吐及肢体抽搐,被家人急送来院。查体见体温:37℃,脉搏:10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0/120mmHg。浅昏迷状态,被动体位,查体不... 患者:×××,女51岁,晨起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继而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无呕吐及肢体抽搐,被家人急送来院。查体见体温:37℃,脉搏:10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0/120mmHg。浅昏迷状态,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瞳孔两侧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口角无歪斜,舌体僵硬,口唇无紫绀,颈部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体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报告分析 破伤风 误诊 紫绀 口角 言语不清 抽搐 四肢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价值
10
作者 杜荣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
分析评估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取得的应用价值,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展开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 分析评估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取得的应用价值,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展开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护理期间应用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评估护理效果,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护理效果的具体观察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状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为P<0.05(t=4.1753、4.7741、4.8856、4.6553)。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期间选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具有确切效果,在缩短出血停止时间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用药,提高治疗依从性,取得的护理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护理价值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女性外阴瘙痒132例分析
11
作者 姬广云 景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0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女性外阴瘙痒 实验检查 妇女患者 白带增多 发病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