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0例cT1aN0M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段焕春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上影响cT1aN0M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80例cT1aN0M0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联合单... 目的 探讨临床上影响cT1aN0M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80例cT1aN0M0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联合单一因素和多种因素共同分析,探讨cT1aN0M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医院对所有入选cT1aN0M0肺腺癌患者进行薄层CT扫描之后发现,280例cT1aN0M0肺腺癌患者中CT影像学类型为纯磨玻璃影108例(38.6%),磨玻璃影带有实性成分(实性成分直径〈5 mm)117例(41.8%),部分实性结节(实性成分直径≥5 mm)12例(4.3%),纯实性结节43例(15.4%).淋巴结转移28例(10.0%),其中N1淋巴结转移16例(5.7%),N2淋巴结转移12例(4.3%).本研究对象中,所有实性成分直径〈5 mm及CT影像学类型为纯磨玻璃影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 临床上cT1aN0M0肺腺癌患者,若其影像学表现为纯磨玻璃影或实性成分直径〈5 mm则通常没有淋巴结转移情况发生.患者肿瘤直径〉1 cm,混合性结节和实性结节以及CEA〉5 μg/L等成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行PET-CT患者中最大标准摄入值分析表明,当最大标准摄入值〉5时,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临床预测因素 临床分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