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州市气象局气象影视资料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红 王丽 梁秀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7-47,51,共2页
针对气象影视资料数据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德州市气象局影视资料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业务功能,并从资料编目和素材检索查询等方面介绍了其总体设计思路,从而实现影视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以期为各类专题节目和气象新闻的... 针对气象影视资料数据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德州市气象局影视资料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业务功能,并从资料编目和素材检索查询等方面介绍了其总体设计思路,从而实现影视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以期为各类专题节目和气象新闻的采编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气象影视的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影视资料 管理系统 设计 山东德州
下载PDF
2018年德州市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泽新 高霞 +1 位作者 朱保美 张建海 《青海气象》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利用德州市辖属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8年春季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最终导致小麦减产主要原因,气温变幅较大、低温冻害影响小穗正常分化,致使小穗粒数减少;连阴... 利用德州市辖属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18年春季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最终导致小麦减产主要原因,气温变幅较大、低温冻害影响小穗正常分化,致使小穗粒数减少;连阴雨严重影响小麦正常开花授粉、籽粒形成及灌浆,降低了穗粒数和籽粒重,同时,连阴雨诱发小麦赤霉病中度发生也造成籽粒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减产 低温冻害 连阴雨 德州市
下载PDF
德州市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保美 周清 +3 位作者 张琳 王丽 孙维洲 司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317-319,共3页
利用德州市1978~2013年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对全市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和频次及影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德州市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威胁的气象灾害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洪涝、干旱、风雹、低温虫害,以前3... 利用德州市1978~2013年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对全市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和频次及影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德州市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威胁的气象灾害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洪涝、干旱、风雹、低温虫害,以前3种灾害为主,低温虫害影响程度较轻;洪涝灾情缓慢波动变化,2008年以后有明显波动上升趋势;旱灾1991年以后有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略有下降;风雹灾波动变化剧烈,1986年以后风雹灾明显上升,1993年以后呈波动下降趋势;洪涝灾情多发生在4~10月份,以7~8月份出现的洪涝灾情最多;干旱灾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发生在3~5月份的春旱最多,12月~次年2月份的冬旱最少,有些年份则是全年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风雹灾情多发生在4~9月份,5~7月份冰雹灾情最集中,6~8月份风灾灾情较集中;低温冻害多发生在秋冬和初春季节,虫害在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影响特征 统计分析 德州
下载PDF
德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春红 刘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365-365,367,共2页
通过分析当前德州地区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加强气象信息的宣传工作,消除气象服务的死角,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气象短信 山东德州
下载PDF
2008—2010年德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综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37-38,共2页
对2008—2010年德州市气象信息服务进行综合分析,对照12121拨打量季节性差异性和气象短信箱拨打差异性,深入研究,制订解决措施,明确气发展思路和方向,以期全面推进气象信息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差异性 对比现状 山东德州 2008—2010年
下载PDF
山东德州市近50年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慧兰 张建海 +2 位作者 杨晨 胡雪红 周成 《青海气象》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利用趋势系数、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山东德州市所属11个台站1966—2015年气温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年平均、最高最低和极端最低气温都为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是平均最高气温的3.46倍,极端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是平均最低气温的1.66... 利用趋势系数、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山东德州市所属11个台站1966—2015年气温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年平均、最高最低和极端最低气温都为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是平均最高气温的3.46倍,极端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是平均最低气温的1.66倍。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高温日数和低温日数都为减少趋势,低温日数减少明显。在1988年出现平均最低气温突变,在1989年出现平均气温突变,在1992年出现平均最高气温突变,低温日数在1986年出现突变。各县之间最高气温无明显差异,最低气温差异明显。最低气温受城市化影响最显著,德州市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在全市属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极端温度 低温日数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对德州市农村气象服务的思考
7
作者 王丽 石慧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341-341,350,共2页
通过对德州市农村乡镇的实际考察,结合德州市气候资源及德州市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对农村气象服务需求问题进行调查。就如何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做好农村气象服务。
关键词 农村气象服务 气象灾害 现状 对策 山东德州
下载PDF
2007年7月18-19日山东省大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68
8
作者 杨晓霞 王建国 +3 位作者 杨学斌 孙军 杨成芳 盛春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70,I0002,共11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站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18—19日山东省大范围对流性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站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18—19日山东省大范围对流性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产生暴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给出了产生暴雨的对流云团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流性大暴雨是由东北冷性低涡、前倾槽、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低层强盛的偏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把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暴雨区输送。前倾槽结构和低层增温增湿使得大气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低层较强的东北气流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侧向汇合,垂直涡度增大,辐合上升运动增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地面冷锋前生成中尺度低压,加强了辐合上升运动。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相配合,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和维持。卫星云图中显示两个对流云团合并发展形成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雷达回波中表现为两个东西向的带状强降水回波相衔接,缓慢南移;暴雨区上空东北气流、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相汇合;低层东北气流逐渐增大,冷空气从低层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大气不稳定 冷空气侵入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对流性暴雨
下载PDF
德州市近50年来湿润指数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泽新 王竹青 +1 位作者 陈成果 王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8-631,共4页
湿润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也是反映该地区综合气候特征的一种定量指标,在研究气候、气候变化以及环境评价中应用广泛。本文利用近50 a来德州市的气象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湿润指数,研究德州市气候干湿程度及其变化。... 湿润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也是反映该地区综合气候特征的一种定量指标,在研究气候、气候变化以及环境评价中应用广泛。本文利用近50 a来德州市的气象资料,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湿润指数,研究德州市气候干湿程度及其变化。研究表明:50 a来德州湿润指数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气候进一步干旱化,这种变化与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有关;季节湿润指数差异很大,夏季较湿润,春季干燥;彭曼法得到的湿润指数比环评法的小,且降水量大,差值也大,并存在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湿润指数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德州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中湿润指数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慧兰 王新堂 +2 位作者 邵志勇 陈成国 张建海 《山东气象》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为了在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中定量分析湿润指数变化,利用德州市1971—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计算月、季、年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发现,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小0.07,潜... 为了在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中定量分析湿润指数变化,利用德州市1971—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计算月、季、年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发现,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小0.07,潜在蒸散量平均10年增加24.42mm,气候呈干旱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指数 降水量 潜在蒸散量 干旱化.
下载PDF
德州市降水及旱涝灾害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慧兰 常平 +2 位作者 陈成国 杨玉霞 李正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该文基于德州11县市1957~2009年降水量及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年降水量及旱涝灾害变化趋势,年平均降水量555.1mm,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结果表明,平均每10年减少18.3mm。年平均旱灾2.5次,旱灾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 该文基于德州11县市1957~2009年降水量及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年降水量及旱涝灾害变化趋势,年平均降水量555.1mm,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结果表明,平均每10年减少18.3mm。年平均旱灾2.5次,旱灾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35次,53年降水量与干旱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39,呈负相关。年平均涝灾2.5次,涝灾呈缓慢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05次,主要是由于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加造成的,53年降水量与涝灾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67,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降水量 旱灾 涝灾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德州气象灾害强度变化及对粮食作物减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保美 周清 +2 位作者 董翔雁 王丽 周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2-265,共4页
根据德州市1978-2013年灾情数据和粮食总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气象灾害的强度变化和粮食减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每年都有气象灾害影响,影响最大的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干... 根据德州市1978-2013年灾情数据和粮食总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气象灾害的强度变化和粮食减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每年都有气象灾害影响,影响最大的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干旱、洪涝、风雹3类灾害总体年际波动变化大,受灾比和成灾比变化趋势不一致,受灾比上升明显,成灾比缓慢下降;新世纪后干旱强度减弱,洪涝强度增加,风雹致灾强度基本稳定;3类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均为上升趋势,洪涝造成的粮食损失量上升最明显,以5.9×10~4t/10a的速度增加;粮食减产风险较高的时段集中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新世纪初期,高风险年约占1%,其余时段大都为小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强度 粮食减产 损失量 风险等级
下载PDF
德州市冰雹灾害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玉兰 康贻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5-57,共3页
用德州1961—1990年30年11个县(市)气象局的观测记录资料,分析了冰雹发生发展的规律及降雹形势,为准确预报冰雹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 冰雹 环流特征 气候概率 灾害分析 灾害预报
下载PDF
德州市0℃界限温度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保美 周清 +3 位作者 代玉田 张琳 杨以健 刘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方法]利用德州市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经验频率法、趋势分析法,[目的]对该市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稳定通过界限温度80%的保证率及其对粮食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 [方法]利用德州市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经验频率法、趋势分析法,[目的]对该市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稳定通过界限温度80%的保证率及其对粮食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德州地区≥0℃的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增长速率为4.12d/10年,主要集中在2月中下旬;终日有延迟趋势,推后速率为0.27d/10年,主要集中在12月上旬;间隔日数显现出略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39d/10年,平均为288d;≥0℃活动积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增温速率为117.2℃/10年,平均为4 982.5℃。全市稳定通过0℃界限温度80%保证率的初日范围为3月1~6日、终日范围为12月9~17日、积温范围在4 939.7~5 295.4℃之间。[结论]气候变化使当地热量资源增加,夏玉米等作物生长期延长,冬小麦播期有所推迟,返青期、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天数缩短,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界限温度初终日 积温 变化分析 粮食作物
下载PDF
德州市灰霾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雪红 孙翠凤 张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7-179,共3页
统计德州市1981-2012年32年以来灰霾天气分布特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对2007年6月10-12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严重灰霾天气进行分析。80年代灰霾天气极少,仅0.6天/10a;90年代8.6天/10a;2000年代以来... 统计德州市1981-2012年32年以来灰霾天气分布特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对2007年6月10-12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严重灰霾天气进行分析。80年代灰霾天气极少,仅0.6天/10a;90年代8.6天/10a;2000年代以来迅猛增多,达到49.4天/10a,是90年代的5.7倍。一年中,1月、6月、12月最多,月均大于2.3天;8、9月份最少。这次灰霾天气发生和持续期间上空大气环流条件稳定,气压梯度小、地面风力小于3级,逐时相对湿度变化呈上升趋势,而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灰霾天气发生时,垂直上升运动很弱,近地面处于负涡度、正散度的下沉运动区,减弱时反之。逆温层强且逆温层顶位于900hPa,使污染物不宜在垂直方向上扩散,造成了较高浓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逆温层 污染物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德州市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保美 周清 +3 位作者 朱汉青 孙维洲 郭艳飞 王晓霏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2期95-100,共6页
根据德州市11个气象站1967—2017年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等常规气象资料,对该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气候适宜度。利用线性趋势法对各指数历年变化趋势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德州市感觉舒... 根据德州市11个气象站1967—2017年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等常规气象资料,对该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气候适宜度。利用线性趋势法对各指数历年变化趋势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德州市感觉舒适的时间约7个月,感觉较不舒适的时间大约5个月左右。4月和10月为一年中最舒适的月份,1月是全年最不舒适的月份。(2)各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穿衣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综合指数冬半年呈上升趋势,夏半年基本呈下降趋势。(3)德州市综合舒适度指数的年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年份气候都在较舒适范围,春秋季属于较舒适和舒适等级,夏季属于较不舒适等级,冬季属于不舒适和较不舒适等级。随着气候变暖,德州市舒适期在延长,呈现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气候适宜性 变化特征 德州
下载PDF
2021年山东一次罕见区域性“雷打雪”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宁 杨学斌 杨成芳 《气象科技》 2023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雷电定位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21年11月6—7日发生在山东西北部一次极端“雷打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雷暴和降雪出现在冷锋后部150 km以外,属于冬季冷锋型高架对流。雷电维持时间和出...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雷电定位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21年11月6—7日发生在山东西北部一次极端“雷打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雷暴和降雪出现在冷锋后部150 km以外,属于冬季冷锋型高架对流。雷电维持时间和出现频数与降雪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环流形势具有下冷上暖的特点,低层为冷锋后的冷层,800 hPa附近为西南暖湿气流形成的暖层。西南低空急流和东北风超低空急流异常强盛,不仅提供了有利于对流产生的充足水汽,也使得深层垂直风切变达到6.7×10^(-3)s^(-1)。(3)“雷打雪”发生前,鲁西北地区上空大气具有对流不稳定,随着冷空气侵入,冷垫逐渐增厚,鲁西北上空锋面附近具有条件对称不稳定,800 hPa中尺度低涡在逆温层之上触发了对流,产生雷电。(4)通过双偏振雷达产品可以看到,雷打雪发生时,站点周围存在明显的2层回波,-10℃层高度(约为600 hPa)冰相粒子浓度较大,可能是雷电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打雪 高架雷暴 条件对称不稳定 双偏振雷达
下载PDF
德州市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华凯 王宁 周成 《青海气象》 2019年第3期49-53,共5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7年6月12日德州市两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冰雹是高空冷涡和高空西北气流环流背景下,中高层冷空气的入侵,触发不稳定能量释...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7年6月12日德州市两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冰雹是高空冷涡和高空西北气流环流背景下,中高层冷空气的入侵,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的。低层水汽饱和度较高,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导致大气不稳定度逐渐增加,这种低层湿、中高层干的大气层结特点,非常有利于冰雹生成发展。德州市强对流发生时云顶温度TBB在-40^-60℃,强对流最剧烈冰雹、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雷暴云团前方亮温梯度最大区域。造成两次冰雹天气的回波是多单体风暴,0℃层和-20℃层高度比较适宜,中心强度均在55DBZ以上,风暴强盛阶段单体顶高(TOP)维持在10km以上高度,强中心高度(HT)维持在4~8km高度,低层存在非常强的垂直风切变。降雹区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在50kg/m^2以上,DBZ、VIL等产品与降雹相关性很好,对冰雹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冰雹 垂直风切变 TBB 德州
下载PDF
德州市PM_(2.5)与PM_(10)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凤云 王玉山 《青海气象》 2017年第2期77-79,70,共4页
通多对德州PM_(2.5)和PM_(10)浓度特征分析得出:德州PM_(2.5)和PM_(10)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82.3μg/m^3和144.3μg/m^3,PM_(2.5)和PM_(10)浓度明显超过二级标准。PM_(2.5)占PM_(10)的63%,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95。一天内,PM... 通多对德州PM_(2.5)和PM_(10)浓度特征分析得出:德州PM_(2.5)和PM_(10)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82.3μg/m^3和144.3μg/m^3,PM_(2.5)和PM_(10)浓度明显超过二级标准。PM_(2.5)占PM_(10)的63%,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95。一天内,PM_(2.5)和PM_(10)浓度呈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8-10时,其次出现在22时;最低值出现在17时。一年内,4~9月PM_(2.5)和PM_(10)浓度较小,8月份最小,PM_(2.5)浓度月均值为44.1μg/m^3。10~次年3月,PM_(2.5)和PM_(10)浓度较大,12月份最大,PM_(2.5)浓度月均值为201.2μg/m^3。统计发现:降水、绿色植被、水域能有效降低PM_(2.5)和PM_(10)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浓度 PM10浓度 变化特征 德州市
下载PDF
德州市雾霾客观预报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琳 胡雪红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1期1493-1493,1495,共2页
在分析2005~2008年德州站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雾霾发生时的地面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雾、轻雾和霾的客观预报指标。利用现有的T639和MM5数值模式预报资料,使用Visual Basic 2008和FORTRAN编程技术制作出相应的软件,做出预报结论... 在分析2005~2008年德州站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雾霾发生时的地面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雾、轻雾和霾的客观预报指标。利用现有的T639和MM5数值模式预报资料,使用Visual Basic 2008和FORTRAN编程技术制作出相应的软件,做出预报结论,以期对2009年山东(德州赛区)全运会期间的雾霾天气预报提供客观的预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 权重插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