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胸痛患者早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洁 宋东丽 +8 位作者 刘胜囡 崔维凯 王玉婷 王怡帆 边圆 尹心心 蒋丽军 王甲莉 陈玉国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63-1567,共5页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精准识别高风险性和低风险性胸痛有益于高危患者得到及时诊疗以及低危患者减少过度医疗,同时改善预后和缓解院前急救及急诊科医疗资源的严峻。近年来急性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不断开发,其敏感度...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精准识别高风险性和低风险性胸痛有益于高危患者得到及时诊疗以及低危患者减少过度医疗,同时改善预后和缓解院前急救及急诊科医疗资源的严峻。近年来急性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不断开发,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各有不同。本文对目前急性胸痛患者早期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早期风险评估 急诊科 院前急救
下载PDF
2型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晓 姬红梅 +7 位作者 高洁 董心莹 刘胜囡 韩宇 尹心心 蒋丽军 王甲莉 陈玉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510-514,共5页
2型心肌梗死是由氧供需不匹配造成的缺血性心肌损伤,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合并症较多,大多在心脏科以外的科室被发现,且预后较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2型心肌梗死并未被广泛接受,也未有公认的诊断标准。近年来关于2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 2型心肌梗死是由氧供需不匹配造成的缺血性心肌损伤,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合并症较多,大多在心脏科以外的科室被发现,且预后较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2型心肌梗死并未被广泛接受,也未有公认的诊断标准。近年来关于2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国际讨论的热点,现总结近年来关于2型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心肌梗死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醛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薛丽 秦丹丹 +2 位作者 梁燕 吴文晓 陈玉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内源性活性醛可影响细胞生长、存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病理学反应,引发“醛损伤”,进而参与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醛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对疾病发... 内源性活性醛可影响细胞生长、存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病理学反应,引发“醛损伤”,进而参与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醛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活性醛 疾病
下载PDF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华祥 芮海英 +4 位作者 韩子琦 李若川 刘路路 薛丽 陈玉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1-667,共7页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本文就cGAS-STING通路在多个系统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的激活与调控及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其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胞质DNA cGAMP 炎症 非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重症患者院内心脏骤停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桑文涛 程凯 +4 位作者 边圆 潘畅 杨可慧 徐峰 陈玉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0,189,共5页
与普通病房内患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显示,多数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可以预测并能够进行有效预防。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构建了预警模型指导院内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预测指标包括病史、生... 与普通病房内患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显示,多数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可以预测并能够进行有效预防。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构建了预警模型指导院内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预测指标包括病史、生命体征和检验检查等。文章对国际上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的预警模型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预防该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院内心脏骤停 早期识别 预警模型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EMS-AHF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峰 边圆 +30 位作者 张国强 高璐瑶 刘玉法 刘同祥 李刚 宋瑞雪 苏立军 周衍菊 崔家玉 燕宪亮 郭方明 张焕轶 李庆辉 赵敏 马礼坤 由倍安 王革 孔立 马建亮 周新福 常泽龙 唐振宇 于丹玉 程凯 薛丽 李笑 庞佼佼 王甲莉 张海涛 于学忠 陈玉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1960)比1118(459,2417)ng/L;Z=-1.25,P=0.21],第5天NT-proBNP较基线变化率,左西孟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6%(33.8%,82.5%)比54.8%(7.3%,77.9%);Z=-2.14,P=0.03]。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第5天NT-proBNP较基线下降超过30%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5%(100/129)比69.0%(87/126);χ^(2)=2.34,P=0.1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129)比7.1%(9/126);χ^(2)=0.72,P=0.40;14.7%(19/129)比12.7%(16/126);χ^(2)=0.22,P=0.64]。住院期间对照组有4例发生全因死亡[0(0/129)比3.2%(4/126),P=0.06],但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18)。用药期间(第0~1天)两组均未发生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卫生经济学方面,住院总费用[34591.00(15527.46,59324.80)比37144.65(16066.90,63919.00)元;Z=-0.26,P=0.80]及总住院时长[9(8,12)比10(7,13)d;Z=0.72,P=0.72]左西孟旦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早期应用左西孟旦可降低NT-proBNP水平,安全性良好且未增加住院费用及时长,但未显著改善住院期间及6个月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谦 张璇 +5 位作者 桑文涛 刘文雯 边圆 王甲莉 潘畅 陈玉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7-781,共5页
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幸存者往往被困于地面、建筑物等坍塌形成的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受限、环境复杂且存在潜在或明确危害的狭小空间内,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规范合理、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 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幸存者往往被困于地面、建筑物等坍塌形成的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受限、环境复杂且存在潜在或明确危害的狭小空间内,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规范合理、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工作流程对于挽救创伤患者生命、改善结局至关重要。本文围绕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从现场伤情评估、稳定生命体征、止血和包扎、创伤后抗感染以及救出和转运等方面出发,形成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的创伤急救工作流程,有助于实现灾害现场第一时间高效救治,提高伤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 狭小空间 创伤评估 创伤急救 工作流程
原文传递
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生命体征监测与生命支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璇 桑文涛 +4 位作者 刘文雯 王文谦 王甲莉 潘畅 陈玉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7-1421,共5页
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幸存者往往受困于建筑物、地面等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间内。灾后狭小空间通常自然通风不良, 可能会形成缺氧或有毒气体弥漫的恶劣环境;建筑物的材料、结构以及倒塌形式的不... 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幸存者往往受困于建筑物、地面等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间内。灾后狭小空间通常自然通风不良, 可能会形成缺氧或有毒气体弥漫的恶劣环境;建筑物的材料、结构以及倒塌形式的不同, 导致狭小空间的特点复杂多样, 且伴有二次坍塌的风险;幸存者通常存在心肺损伤、失血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 这些均给狭小空间的现场高效救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导致狭小空间救援难度远远大于非狭小空间[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小空间 人民生命健康 生命体征监测 重大自然灾害 有毒气体 心脏骤停 失血性休克 幸存者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中恢复自主循环的识别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蒋堂兴 徐凤阳 +3 位作者 蒋丽军 唐梦熊 李可 徐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2460-2464,共5页
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通过触摸动脉搏动来判断恢复自主循环(ROSC)难度较高,在检查时既需要中断胸外按压,判断结果也常不可靠。随着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针对骤停患者ROSC可能性的预测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已有许多更快捷、准确... 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通过触摸动脉搏动来判断恢复自主循环(ROSC)难度较高,在检查时既需要中断胸外按压,判断结果也常不可靠。随着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针对骤停患者ROSC可能性的预测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已有许多更快捷、准确的方法被运用到在CPR过程中对ROSC的识别与预测。本文将目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用于识别及预测ROSC的方法进行综述,以供相关领域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恢复自主循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颂 张晓 +9 位作者 吴硕 张涛 姬红梅 张琪 高洁 潘畅 庞佼佼 徐峰 王甲莉 陈玉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3-880,共8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分为MINOCA组和MI-CAD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住院期间心电图、心肌桥、住院天数、出院带药及院内结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INOCA的相关因素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结局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48例,年龄62(54,69)岁,女性741例(24.3%),其中MINOCA组165例(5.4%),MI-CAD组2883例(94.6%)。与MI-CAD患者相比,MINOCA患者较年轻,女性占比较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的比例较低,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MHR)较低,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I、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心肌桥、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钙离子拮抗剂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应用率较高(P均<0.05);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更易发生MINOCA(P均<0.05);MINOCA与发生院内死亡无关(P>0.05),冠心病史、慢性肾衰竭病史、空腹血糖、NLR、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死亡(P均<0.05)。结论与MI-CAD相比,MINOCA患者呈现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的特征,MINOCA常伴发心肌桥及心房颤动。MINCOA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率与MI-CAD患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 炎性指标 心肌桥 院内死亡
原文传递
细胞衰老与心脏重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若川 刘路路 +10 位作者 芮海英 于华祥 王锦鑫 邹丹 徐峰 秦丹丹 吴文晓 梁燕 刘凯 薛丽 陈玉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脏重构的调节机制众多,近年来发现多与心脏细胞衰老有关。该文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能量代谢、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综述了心脏细胞衰老对心脏... 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脏重构的调节机制众多,近年来发现多与心脏细胞衰老有关。该文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能量代谢、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综述了心脏细胞衰老对心脏重构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衰老 心脏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