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帅 邓婧 +1 位作者 刘桂荣 潘克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复合动物模型。方法:2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血管钙化+慢性牙周炎组(VDN+CP)和正常对照组(C)(n=10);VDN+CP组采用丝线局部结扎、牙周混合致病菌感染合并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的方法建立VDN... 目的:建立一种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复合动物模型。方法:2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血管钙化+慢性牙周炎组(VDN+CP)和正常对照组(C)(n=10);VDN+CP组采用丝线局部结扎、牙周混合致病菌感染合并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的方法建立VDN+CP模型,建模第8周检测各牙周临床指标,然后处死各大鼠,取心脏称重并测量心重指数;取胸主动脉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血管改变;取含上颌磨牙的上颌骨,CBCT扫描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VDN+CP组牙周炎症明显,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牙槽骨丧失值以及心重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血管病理学观察显示:VDN+CP组胸主动脉形成血管钙化病变,C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通过维生素D3肌注加尼古丁灌胃联合丝线结扎和细菌接种法初步成功建立了慢性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管钙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大鼠牙周炎合并血管钙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孟芸 潘克清 +3 位作者 张朋梅 姜帅 刘桂荣 邓婧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大鼠牙周炎模型、血管钙化模型及联合模型血清中牙周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初步探讨牙周炎和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比较大鼠牙周炎模型、血管钙化模型及联合模型血清中牙周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初步探讨牙周炎和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8只,牙周炎组(CP组)9只,血管钙化组(VDN组)9只,血管钙化+牙周炎组(CP+VDN组)6只,4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处理,测体质量,8周后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RP、IL-6、TNF-α的含量。结果 CP+VDN组和CP组血清CRP、IL-6、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VDN组(F=56.02~91.21,q=1.80~11.80,P〈0.05),VDN组以上指标较C组显著增高(q=3.96~10.24,P〈0.05)。结论 CRP、IL-6、TNF-α与牙周炎和血管钙化关系密切,当两者同时存在时,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可能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血管钙化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基因沉默对体外培养小鼠腭突融合的影响
3
作者 肖文林 庄翠竹 +2 位作者 时艳 许尧祥 薛令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抑制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基因在培养腭突中的表达,研究Dhcr7基因对腭突融合的影响。方法根据C57BL/6J小鼠Dhcr7基因特异性的siRNA序列构建pAdTrack-CMV-siDhcr7,阳性克隆的pAdTrack-CMV-siDhcr7质粒进行体外重组,... 目的通过RNA干扰抑制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基因在培养腭突中的表达,研究Dhcr7基因对腭突融合的影响。方法根据C57BL/6J小鼠Dhcr7基因特异性的siRNA序列构建pAdTrack-CMV-siDhcr7,阳性克隆的pAdTrack-CMV-siDhcr7质粒进行体外重组,筛选出抗卡那霉素的重组腺病毒p Ad Easy-1-siDhcr7质粒,酶切后制备腺病毒载体DNA转染胚胎腭突。取妊娠13.5 d的小鼠胚胎腭突共30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对。正常对照组、空白腺病毒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不含胆固醇培养基培养腭突,其中空白腺病毒对照组加入空白腺病毒,实验组加入Dhcr7siRNA腺病毒。培养48 h后固定腭突并提取Dhcr7 mRNA和蛋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腭突融合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Dhcr7 mRNA和蛋白的含量。结果 SEM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空白腺病毒对照组在培养48 h时两侧腭突融合,形成连续的上腭;而实验组几乎没有生长,两侧腭突之间有很宽的裂隙。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Dhcr7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腺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cr7基因在腭突中的表达下调后,腭突融合失败,说明Dhcr7基因在腭突正常发育融合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 小鼠 腭突 器官培养 基因沉默
下载PDF
Pg-lp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桂荣 邓婧 +4 位作者 王明臻 娄秀秀 张鹏梅 隋爱华 潘克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VSMCs,传代培养并鉴定。Pg-lps (1~10000 ng...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VSMCs,传代培养并鉴定。Pg-lps (1~10000 ng/mL)干预VSMCs 0.5~4 d,采用CCK-8法和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其增殖和ALP活性。结果:1 d后(1-10000 ng/mL)Pg-lps均显著促进VSMCs增殖,并随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越明显;而(1 ng/mL、1μg/mL)Pg-lps在0.5~4 d均显著促进VSMCs的ALP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更明显,且4 d时1μg/mL较1 ng/mL对ALP活性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Pg-lps能促进VSMCs的异常增殖;还可能通过促进VSMCs的ALP活性而影响其钙化过程,进而提示Pg-lps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 细胞增殖 ALP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