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文化现代化总体布局与实现路径研究
1
作者 隋云鹏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2期43-46,共4页
山东,古称海岱、齐鲁,以孔孟故里、邹鲁之乡闻名于世,拱卫京津、控扼东亚、东望日韩、北邻朝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东亚儒家文化圈核心区。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居于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风向标,众望所... 山东,古称海岱、齐鲁,以孔孟故里、邹鲁之乡闻名于世,拱卫京津、控扼东亚、东望日韩、北邻朝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东亚儒家文化圈核心区。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居于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风向标,众望所归、厚爱所集,在世界文化版图中也处于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随着中国崛起,向世界提供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回避不了、躲避不开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山东文化必须承担起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使命担当和路径模式,山东文化现代化也因此具备了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文化 文化使命 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 中国崛起 枢纽地位 路径模式 总体布局
下载PDF
“中国龙山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隋云鹏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3期38-41,共4页
济南市章丘区作为中华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密集分布着西河遗址(后李文化)、小荆山遗址(后李文化)、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东平陵故城遗址(汉代)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具系统保护... 济南市章丘区作为中华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密集分布着西河遗址(后李文化)、小荆山遗址(后李文化)、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东平陵故城遗址(汉代)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具系统保护和整体利用价值。以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建设“中国龙山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有利于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推进文化济南、文化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李文化 大汶口文化 城子崖 文化遗产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陵 小荆山遗址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文化的世界体系
3
作者 隋云鹏 《人文天下》 2022年第2期10-13,共4页
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更直观、更激烈、更显著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站在世界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中华文化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全面应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世界体系,... 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更直观、更激烈、更显著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站在世界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中华文化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全面应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世界体系,促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向进一步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进步力量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演进和中国应对,并提出了构建中华文化新天下体系、中华文化新自由体系、中华文化新国际主义体系等三项构建中华文化世界体系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华文化 世界体系
下载PDF
“大汶口文化圈”研究——兼论齐鲁文化的源头
4
作者 隋云鹏 《人文天下》 2021年第3期26-31,共6页
"大汶口文化圈"的文化历史久远、一脉相承、形态分明、年代连续,先后出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春秋战国齐鲁文化等文化形态。"大汶口文化圈"有着独特的人文传统,创造了早期历法... "大汶口文化圈"的文化历史久远、一脉相承、形态分明、年代连续,先后出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春秋战国齐鲁文化等文化形态。"大汶口文化圈"有着独特的人文传统,创造了早期历法、龟卜、文字、礼制、城市等光辉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大汶口文化圈"一直是中国的文化枢纽,并多次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渊薮,孕育了诸子百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圈 龙山文化 齐鲁文化
下载PDF
论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 被引量:2
5
作者 隋云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是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创造社会主义工业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新的天人关系,引领文化全球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文化的新形态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融合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是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创造社会主义工业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新的天人关系,引领文化全球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文化的新形态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优秀方面,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也要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创造的社会主义工业文明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工业文明,是赋予人民新的文化生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业文明。天人关系即天文与人文的关系,必须转变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天文与人文的关系是农业文明的核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工业文明的核心。创造新的天人关系,必须赋予科学深厚的人文精神,赋予人民新的文化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社会主义工业文明 文化全球化
原文传递
论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
6
作者 隋云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90-101,共12页
中华文化起源于天文学,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理论尤其是心性之学,其本质是追求内心光明,其方法论是允执厥中,其信仰是天命,这一传统持续了上万年之久,呈现独特而经典的发展规律。在先民观象授时、立表测影时,太阳、月... 中华文化起源于天文学,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理论尤其是心性之学,其本质是追求内心光明,其方法论是允执厥中,其信仰是天命,这一传统持续了上万年之久,呈现独特而经典的发展规律。在先民观象授时、立表测影时,太阳、月亮的光明成为他们身心两方面至死不渝的追求,光明成为天人合一的同义词和内在本质。这一追求也推动了心性之学的诞生和发展。中华文化经历了春秋末期和清末民初两次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实现了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伟大转变,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是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创造社会主义工业文明,创造新的天人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中华文化 发展规律
原文传递
论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天人合一”
7
作者 隋云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理论适应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工业社会而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一历史时代,自由作为最高文化信仰,是个体生命的安放人心之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工业文明的核心价...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理论适应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工业社会而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一历史时代,自由作为最高文化信仰,是个体生命的安放人心之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这一历史时代人生意义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实践作为现存世界的真正本体,通过实践实现了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同一了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人民群众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华文化现代化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中华文化现代化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在文化大众化中实现文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放人心 为人民服务 文化大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