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褚家村南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1
作者 陈魁(文/摄影/绘图) 崔素云 +5 位作者 袁蕊(文/摄影) 郭宇奇(文/摄影) 崔小非(摄影) 赵林(绘图) 王强(绘图) 李辉(绘图) 《草原文物》 2024年第1期26-52,F0003,共28页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葬进行介绍,根据其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器型变化以及与邻近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比较,推定年代约为春秋时期。褚家村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物质文化遗存、丧葬制度以及鲁北地区周代墓葬的分期增添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淄 褚家村南墓地 春秋时期 齐国
下载PDF
山东地区出土的隋代瓷器研究
2
作者 陈魁 秦超超 《山东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40-52,共13页
山东地区出土隋代的瓷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通过调查和搜集山东地区隋代瓷窑遗址及墓葬出土瓷器情况,发现隋代瓷窑遗址主要集中于淄博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通过对出土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比较器物的形态变化,推测其可... 山东地区出土隋代的瓷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通过调查和搜集山东地区隋代瓷窑遗址及墓葬出土瓷器情况,发现隋代瓷窑遗址主要集中于淄博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通过对出土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比较器物的形态变化,推测其可能来源地。通过对比窑址和墓葬等其他遗迹出土瓷器,发现中陈郝窑和宋家村窑为隋代瓷器烧造的核心区,其产品不仅供应周边地区,较为高档的器物还流通到较远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隋代 瓷器
下载PDF
山东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琉璃瓦件的釉胎损毁研究
3
作者 张艳群 于文頔 +3 位作者 赵静 李强 王卓 谈翔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80,共9页
针对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最具代表的女儿墙绿色琉璃瓦目前出现的釉层脱落和胎体粉化等不同病变,为探索其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能谱分析、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热扩散系数分析、热膨胀特性分析以及界面张力分析等,确定琉璃构... 针对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最具代表的女儿墙绿色琉璃瓦目前出现的釉层脱落和胎体粉化等不同病变,为探索其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能谱分析、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热扩散系数分析、热膨胀特性分析以及界面张力分析等,确定琉璃构件釉层和胎体呈层状脱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琉璃保护材料、釉层和胎体的热扩散、热膨胀以及各界面性能等的差异,使得含磷、铅和钙元素的腐蚀物形成于胎釉界面尤其是釉层冰裂纹延伸区域,造成胎釉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冰裂纹扩展并与胎釉结合薄弱处形成的裂缝贯通后,造成釉面呈片层状脱落;2)对于无釉胎体表面的层状剥落,含保护层胎与基体胎界面形成硫酸钙结晶带,造成界面处孔隙增加、颗粒结合降低,推测这是造成琉璃胎体呈片层状脱落的主要因素。本工作从基础性科学研究角度确定琉璃釉层和胎体层状脱落的内在原因,为进一步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总督楼 古建筑琉璃瓦 胎釉损毁 裂缝贯通 盐结晶带
下载PDF
试论山东城子崖遗址岳石先民的生计策略
4
作者 葛利花 朱超 靳桂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岳石时期城子崖以粟、黍、稻为代表的农作结构和野生植物利用种类等调控程度不一,反映出先民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生计策略的能动性调整,这当是城子崖所在鲁北,乃至海岱地区社会文化持续发展之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子崖遗址 岳石时期 生业经济
下载PDF
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考古发掘报告
5
作者 赵芳超 +7 位作者 陈魁 郭翔 陈永婷 郭翔(摄影) 赵芳超(摄影) 王方玉(绘图) 徐思琴(绘图) 刘雨婷(绘图) 《文物季刊》 2023年第2期27-45,共19页
为配合沾临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对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推测该墓地有西汉延续至清代的古代墓葬300座以上,墓葬分布并不密集,几无打破关系,已清理了62座墓葬。该... 为配合沾临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对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推测该墓地有西汉延续至清代的古代墓葬300座以上,墓葬分布并不密集,几无打破关系,已清理了62座墓葬。该墓地的发掘丰富了临淄地区不同时期墓葬遗存材料,也为研究当地墓葬分期、葬式葬俗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淄博 披甲西北墓地 发掘报告
下载PDF
裴李岗时代环壕聚落壕沟功用研究
6
作者 陈魁 秦超超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72-81,共10页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 距今9000-7000年的裴李岗时代,东亚大陆出现了最早的环壕聚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时期聚落的壕沟主要功能有防御敌人或野兽、防御洪水和作为界沟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此外客观上还具有防止家畜丢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就近取水、沥湿排涝等功能。同时,几乎每个遗址的壕沟功能并不单一,往往多种功能复合。目前裴李岗时代聚落的壕沟,以黄淮地区的小荆山、唐户和顺山集遗址的壕沟规模大且复杂,较同期其他遗址的壕沟功能齐全,在当时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时代 环壕聚落 壕沟 功用
下载PDF
考古,可不是挖宝——冠县火烧营墓地发掘记
7
作者 刘文涛 《旅游世界》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广袤的鲁西大平原平坦得让人心慌。在这片平坦的厚土之下,埋藏着丰厚的文化遗迹。我与这片热土结缘于2020年,此后断断续续在此发掘过多个墓葬,且都收获颇丰。过去如此,2024年发掘的冠县火烧营墓地,依然跌宕起伏,很有收获,值得我把这段... 广袤的鲁西大平原平坦得让人心慌。在这片平坦的厚土之下,埋藏着丰厚的文化遗迹。我与这片热土结缘于2020年,此后断断续续在此发掘过多个墓葬,且都收获颇丰。过去如此,2024年发掘的冠县火烧营墓地,依然跌宕起伏,很有收获,值得我把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迹 发掘 火烧 墓地 考古 冠县 墓葬
下载PDF
潍坊奎文区元代壁画墓搬迁保护研究
8
作者 马嘉豪 王一凡 徐兴彬 《艺术研究快报》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2023年5月,潍坊市奎文区北虞村墓地发掘出一座元代圆形砖雕壁画墓,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文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壁画墓采取了解体搬... 2023年5月,潍坊市奎文区北虞村墓地发掘出一座元代圆形砖雕壁画墓,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文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壁画墓采取了解体搬迁,异地保护。搬迁过程中以宣纸、泡沫、木板作壁画保护;使用环氧树脂胶泥、扁铁、钢棍及铁丝网作为墓室外部加固材料;墓室底部掏穿槽钢作承重及吊装托底;吊装采用超大吨位起重设施;运输采用多轮式平板牵引载重车辆。通过运用上述技术及工作程序,成功完成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分割搬迁 异地保护
下载PDF
山东省蒙阴县园艺场旧石器地点调查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罡 任雅鹏 +2 位作者 苏建军 马勇 徐西存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园艺场旧石器地点发现于2016年6月,次年5月复查。文化层埋藏于蒙阴县蒙阴街道办、东汶河南岸低山冲沟西北面的阶地中,在夹杂角砾的浅黄色砂质黏土层中及地表发现石制品43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石料均采自附近河流阶地... 园艺场旧石器地点发现于2016年6月,次年5月复查。文化层埋藏于蒙阴县蒙阴街道办、东汶河南岸低山冲沟西北面的阶地中,在夹杂角砾的浅黄色砂质黏土层中及地表发现石制品43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石料均采自附近河流阶地底部砾石层。剥片与石器修理均采用硬锤锤击法;石制品为小型和中型;石器包括刮削器和凹缺刮器2类,加工方向颇具特色,多为反向及转向;刮削器是主要类型。地貌与地层对比可知,石制品埋藏于上更新统地层中,推测遗址时代大致为晚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蒙阴县 园艺场 石制品 晚更新世
下载PDF
山东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明代人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雨妮 牛月明 +1 位作者 石念吉 赵永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3-1003,共11页
本文对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的明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包括性别、年龄的分布,身高的复原以及古病理的观察。牙病方面,对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错(牙合)畸形进行了观察记录,从性别、年龄、龋患程度及好发牙位等方面... 本文对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的明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包括性别、年龄的分布,身高的复原以及古病理的观察。牙病方面,对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错(牙合)畸形进行了观察记录,从性别、年龄、龋患程度及好发牙位等方面对该人群的龋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人群牙齿患龋率不具备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变化也无显著相关性,好发牙位多为臼齿。此外,还观察到多孔性骨肥厚、骨关节疾病等病理现象以及一处愈合较好的骨折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世纪城 明代 人骨 龋齿 骨关节
下载PDF
山东省滕州市岗上遗址考古勘探报告
11
作者 孙启锐 陆青玉 +3 位作者 张桑 张莺燕 杨爱国 孙波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3,共17页
岗上遗址是鲁中南地区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对遗址范围和堆积状况、主要遗迹的分布、整体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和历时性演变等问题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本次... 岗上遗址是鲁中南地区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址。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探,对遗址范围和堆积状况、主要遗迹的分布、整体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和历时性演变等问题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本次勘探最大收获是发现并确认了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是鲁中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大汶口文化城址,也是目前为止海岱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此发现将为区域社会复杂化研究提供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上遗址 城址 功能分区 堆积状况
原文传递
基于类型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陶力 赵益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0,共6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遗址本体的特征决定了考古遗址的旅游转化过程以及公园对遗址的阐释方式。利用最邻近分析法测算后发现,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凝聚型,且分布区域与我国人口集中区域重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及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遗址本体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旅游发展路径
下载PDF
齐长城布局和建置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溯 王泽冰 张子晓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以齐长城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布局、建筑方式、附属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齐长城的布局可以分为济水段长城和泰沂山段长城两部分。济水段长城由谷城过平阴城至渤海,长约300余公里。泰沂山段长城由平阴城和谷... 以齐长城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布局、建筑方式、附属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齐长城的布局可以分为济水段长城和泰沂山段长城两部分。济水段长城由谷城过平阴城至渤海,长约300余公里。泰沂山段长城由平阴城和谷城往东,跨越泰沂山脉至黄岛于家河入黄海,长约625公里。齐长城是以墙体为主并与城址、关隘、烽燧、塞堡等组成的统一的防御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调查与研究 布局 建筑方式
下载PDF
山东古代居民骨化甲状软骨的观测
14
作者 赵永生 孙田璐 +3 位作者 杨张翘楚 王子孟 刘文涛 曾雯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软骨对古代居民性别和年龄的判断有一定指示作用。甲状软骨在骨化程度、进展速度以及骨化机制上存在性别差异,古代居民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保存骨化甲状软骨,且男性多见保存联合部中下段,女性并无个体保存联合部。另外在本文的骨化甲状软骨的两项测量数据上,男性明显大于女性。甲状软骨的骨化个体间差异很大,单独使用甲状软骨骨化规律进行年龄判断并不可取,但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来辅助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保存有骨化甲状软骨且年龄明确的古代居民皆大于3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软骨 骨化 性别差异 年龄判断
下载PDF
考古学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应发挥其独特作用
15
作者 刘延常 《管子学刊》 2018年第3期83-8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山东省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将“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工程区的建设”纳入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独特作用 考古学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文物工作 文化强省建设 创新示范工程 文化遗产
下载PDF
齐长城遗址保护展示研究——以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为例
16
作者 张艳群 王春云 张洪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6期56-59,42,共5页
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定头崖西山段保护展示工程的开展对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具有非凡意义,为科学保护齐长城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又可以为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其他点段... 齐长城长清区定头崖西山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定头崖西山段保护展示工程的开展对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具有非凡意义,为科学保护齐长城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又可以为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其他点段的建设提供样板作用和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和擦亮“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同时项目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齐长城走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文物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让文物活起来,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长城 定头崖西山段 保护展示 古代遗址 让文物活起来
下载PDF
田野考古二三事
17
作者 刘文涛 《旅游世界》 2023年第4期98-104,共7页
春赏百花,秋看硕果是考古人特有的福利。又是一个春天,考古发掘工地旁,桃花、油菜花或粉或黄,这里一片,那里几棵,很是好看。晨光下,夕阳里,景色不同,看花人的心境也不同,看着怒放的花儿,我想起了我作为考古人享受的几次特有的福利来。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油菜花 考古发掘工
下载PDF
山东日照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福友 李罡 +3 位作者 李玉 李锋 张双权 仪明洁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2-552,共11页
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于山东省日照市丝山东麓的黄土台地中,2006年发现,2011、2012年进行复查和试掘,2013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50 m2。遗址文化层厚约1.2m,位于地表下3-4m处,经光释光测定,文化层的年代为54-59 kaBP。本次发掘出土... 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于山东省日照市丝山东麓的黄土台地中,2006年发现,2011、2012年进行复查和试掘,2013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50 m2。遗址文化层厚约1.2m,位于地表下3-4m处,经光释光测定,文化层的年代为54-59 kaBP。本次发掘出土有编号的石制品1876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锤、工具、断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碎屑类石制品。石料主要为脉石英和安山岩两种,大多就地取材。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为主,石核有一定比例,石锤上的打击痕迹明显,工具数量较少,以简单加工的刮削器为主。石制品的剥片、加工技术均为硬锤直接打击法。初步分析表明黄泥梁遗址为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制作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黄泥梁遗址 旧石器 石制品 氧同位素3阶段早期
下载PDF
方鼎(西周)
19
作者 徐倩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济阳刘台子墓地出土,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长18.5厘米、通宽14.0厘米、通高19.5厘米,重2.034千克。长方形覆斗形。方唇,窄折沿,深腹,底略垂,四柱足。四面腹部为长方形空白,周围布满纹饰,两侧为变形塑纹,上为一周蛇纹,以扉棱为... 济阳刘台子墓地出土,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长18.5厘米、通宽14.0厘米、通高19.5厘米,重2.034千克。长方形覆斗形。方唇,窄折沿,深腹,底略垂,四柱足。四面腹部为长方形空白,周围布满纹饰,两侧为变形塑纹,上为一周蛇纹,以扉棱为界对称分布,蛇头硕大、圆目凸出;下为一周凤鸟纹,以扉棱为界对称分布,长尾尖喙。纹饰均以云雷纹为地。正面、侧面纹饰相同,唯正面蛇的数量较多、凤的尾巴较长。足中部两道凸棱,凸棱以上为浅浮雕曾面纹,圆凸出,鼻、角夸张。内壁有铭文“華宝尊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雷纹 浅浮雕 扉棱 凤鸟纹 方鼎 对称分布 凸棱 西周
下载PDF
象鼻足方鼎(西周)
20
作者 徐倩倩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济阳刘台子墓地出土,现藏济阳区博物馆。通高20.0厘米、长15.0厘米、宽11.5厘米。长方形口,方唇、折沿、束颈较长、鼓腹、圜底,口部两短边有两立耳。四足为象鼻状,足端作象鼻卷曲状。器身纹饰分为三组:颈部四角有高扉棱,四面以云雷纹为... 济阳刘台子墓地出土,现藏济阳区博物馆。通高20.0厘米、长15.0厘米、宽11.5厘米。长方形口,方唇、折沿、束颈较长、鼓腹、圜底,口部两短边有两立耳。四足为象鼻状,足端作象鼻卷曲状。器身纹饰分为三组:颈部四角有高扉棱,四面以云雷纹为地,每面各饰一组相对凤鸟纹,以扉棱为界;腹部和足部纹饰相连,以腹部角部和足为中轴线,铸为象首;象大耳、竖眼、阔嘴、短牙,长鼻上卷,鼻孔张开,额上有一对圆涡纹,鼻上饰卷云纹和麟状纹。立耳外侧饰两道等距凹槽。壁口内壁有铭文“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雷纹 圆涡纹 卷云纹 扉棱 凤鸟纹 鼓腹 方鼎 圜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