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妙丸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湿热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秦飞 高祥 +5 位作者 李文娟 乔建玲 张强泽 任燕 亓强 庄贺 《河北中医》 2024年第5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湿热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湿热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四妙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湿热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湿热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四妙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3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液IL-1β、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湿热型KOA疗效明显,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四妙丸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顾长水 张翔 庞呈祥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10-214,22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行PFNA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6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行PFNA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6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分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老年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男96例、女80例;年龄66~85岁,平均(75.8±4.1)岁。176例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92.3±3.7)分。PFNA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24例(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2.5 SD(OR=3.117,95%CI:1.260~7.710,P=0.014)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7 d(OR=2.519,95%CI:1.061~5.980,P=0.037)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骨密度降低和术后负重时间延长是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老年患者术前骨密度筛查力度、改善骨质疏松程度,并重视术后早期的负重锻炼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密度 负重时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功能 老年
下载PDF
骨科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石绪才 刘坤 苗倍铭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下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骨科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下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骨科牵张器辅助手法复位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各指标、术后骨折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2.56±27.54)分钟和(16.45±4.59)周,对照组分别为(89.94±28.20)分钟和(21.15±4.54)周,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2.27±20.14)ml,对照组为(90.12±21.4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5.24±7.52)分和(84.58±7.29)分,对照组分别为(74.45±7.64)分和(74.56±6.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骨科牵张器辅助复位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牵张器 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孙磊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掌侧T型钢板内固... 目的研究并分析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经皮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围手术期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12周影像学参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进行逐项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12周影像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式优势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于满秋 毕宏政 侯仁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SD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S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VSD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原菌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对红霉素的分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缩小创伤面积,同时对创面细菌耐药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创伤 修复皮肤 感染 病原菌 红霉素
下载PDF
改良Uhl闭合穿针技术治疗Colles骨折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朝辉 孙忠义 +2 位作者 聂真 陈煜 聂伟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念指导下改良Uhl技术治疗Colles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改良Uhl闭合穿针技术治疗Colles骨折358例,符合条件的纳入12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接骨学(Chinese osteosynthesis,CO)理念指导下改良Uhl技术治疗Colles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改良Uhl闭合穿针技术治疗Colles骨折358例,符合条件的纳入12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闭合穿针组和切开复位组。闭合穿针组68例,采用CO接骨理念指导下改良Uhl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技术;切开复位组52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改良的Sarmiento影像学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两组在Sarmiento影像学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穿针组手术时间(35.88±14.11)min、住院时间(9.78±2.48)d、治疗费用(16074.91±1964.48)元,与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65.48±14.26)min、住院时间(15.88±2.00)d、治疗费用(20451.27±1760.22)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穿针组优于切开复位组。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改良Uhl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技术治疗Colles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手术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势技术。缺点是钢针滑移易损伤肌腱,针对合并粉碎骨块且有骨质疏松的Colles骨折,可能无法牢固固定,需结合其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接骨学 COLLES骨折 闭合穿针 改良Uhl技术
下载PDF
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来宝 谭新欢 李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42-46,共5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笔者科室行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组(观察组)和切开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笔者科室行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组(观察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surgeons’form,ASES)、术口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手术切口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且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术后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 微创 内固定 切开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骨碎补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文献挖掘及可视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琰 姜红江 +5 位作者 孙鹏 张峻玮 金鑫 侯燕 王金凤 孙晋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40-43,共4页
目的梳理近20年骨碎补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软件,利用文献挖掘和可视化手段,对2001年-2020年骨碎补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论文发文量、科研合作网络(作者和机构)... 目的梳理近20年骨碎补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软件,利用文献挖掘和可视化手段,对2001年-2020年骨碎补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从论文发文量、科研合作网络(作者和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发性检测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纳入494篇中文文献,结果显示发文量呈阶梯式增长趋势,主要刊文杂志水平较高;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谢雁鸣和徐展望,均为16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前2名;高产作者之间形成了8个主要合作团队,科研机构合作方面形成了3个跨地区和1个同地区的合作网络关系。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显示骨碎补研究主要表现在药材鉴定、有效成分分析及定量、药理作用、防治疾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折、骨缺损、口腔疾患等)作用及机制、调控骨细胞或干细胞等方面。结论中药骨碎补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团队,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较高,研究重点在骨碎补有效成分及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方面。应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预测骨碎补作用疾病靶点或信号通路,进而进行实(试)验验证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CITESPACE 科学知识图谱 可视化 中医药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青松 赵磊 +1 位作者 林治建 王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骨质疏松性C3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骨质疏松性C3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EP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手术时间80~120(93.5±11.6)min。术后3~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线模糊,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提示骨折均愈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骨折畸形愈合以及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00°~140°,伸直5°~30°;前臂旋转活动度:旋前60°~80°,旋后55°~75°;肘关节MEPS评分为55~95分,其中优10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78.8%(26/33)。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能够为骨质疏松性C3型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提供良好的手术显露,避免尺骨鹰嘴截骨所带来的二次损伤,术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肱三头肌入路 双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阶段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娜 丛培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阶段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 目的前瞻性研究阶段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分析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rris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出院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提高,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关节脱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护理措施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护理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髓内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卫国 李健 +2 位作者 黄明利 孙磊 毕宏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514-51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股骨干 骨折 闭合 髓内穿针
下载PDF
各种植骨材料治疗骨缺损的优缺点比较(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军 许超蕊 +1 位作者 刘佰弘 田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5期8997-9000,共4页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移植材料是自体骨,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但因来源有限、二次伤害、增加感染机会等原因限制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愈合主要靠...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移植材料是自体骨,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但因来源有限、二次伤害、增加感染机会等原因限制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愈合主要靠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作用,移植骨的抗原性是影响同种异体骨与宿主愈合的重要因素;异种骨主要障碍是免疫排斥反应;人工骨成骨方式单一,修复不彻底,愈合过程缓慢,缺乏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移植 骨缺损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架三柱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信能 王年芳 孙晋客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三柱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照三柱理论采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并完成随访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37...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三柱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照三柱理论采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并完成随访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44~72岁,平均63.4岁。按照AO分型,A2型14例,A3型17例,c1型12例,c2型9例,c3型4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4周。按照Cooney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2例,良29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91.1%。11例患者出现浅表性感染,3例患者发生克氏针松动。结论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三柱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项微创技术,固定牢固,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治疗骨缺损材料的优缺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佰弘 徐军 +1 位作者 丁文 迟明军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2期1871-1873,共3页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移植材料是自体骨,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但因来源有限、二次伤害、增加感染机会等原因限制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其愈合主要...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移植材料是自体骨,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但因来源有限、二次伤害、增加感染机会等原因限制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其愈合主要靠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作用,移植骨的抗原性是影响同种异体骨与宿主愈合的重要因素。异种骨主要障碍是免疫排斥反应,人工骨成骨方式单一,修复不彻底,愈合过程缓慢,缺乏生物活性。本文就治疗骨缺损的各种骨移植材料优缺点予以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移植 骨缺损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峻玮 李朝辉 +3 位作者 陈玲玲 隋显玉 聂伟志 徐展望 《河北中医》 2018年第6期933-93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分析中国知网(CNKI)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方剂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数据库,通过软件的频次分析、关联性规则及...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分析中国知网(CNKI)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方剂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数据库,通过软件的频次分析、关联性规则及聚类分析等,分析方剂中单味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研究共纳入112首方剂,使用药物频次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多甘、苦、辛,多入肝、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熟地黄-淫羊藿,关联药物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山茱萸→熟地黄;演化得到7个新方。结论中医药治疗POP用药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药居多,与其基本病机相呼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中医药治疗POP组方配伍规律,得出新方,从而为临床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药疗法 数据说明 统计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晋客 王年芳 韩明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42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根据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 目的 探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42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根据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优21例,良18例,一般3例,优良率92.9%.结论 经皮穿针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有效技术,疗效较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下尺桡关节脱位 骨折固定术 经皮穿针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时效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锦秀 刘雪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时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创伤整复科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下肢骨折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时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创伤整复科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下肢骨折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可拓宽护理人员的眼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腋式拐杖和框架式助行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润宏 刘铭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腋式拐杖和框架式助行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文登整骨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60岁及以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腋式拐杖,100例)和B组(采用框架式助行器... 目的探讨腋式拐杖和框架式助行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文登整骨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60岁及以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腋式拐杖,100例)和B组(采用框架式助行器,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跌倒率、术后独立行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假体松动率及脱位率、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骨盆的冠状面倾斜角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及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等。结果 (1)假体的稳定性:A组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骨盆的冠状面倾斜角度、假体松动率及脱位率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质量: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跌倒,A组术后独立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arris评分、VAS评分与SF-36评分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框架式助行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腋式拐杖助行更有利于提高假体稳定性,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行走 髋关节 置换术 稳定性
下载PDF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丽 金娜 苘志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274-275,共2页
目的观察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 目的观察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愈合患者38例(95.0%);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例(5.0%),骨折部位畸形患者3例(7.5%)。对照组愈合患者25例(62.5%);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患者10例(25.0%),骨折部位畸形患者10例(25.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愈合率明显更高,肢体运动障碍发生率和骨折部位畸形率明显更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抢救成功、康复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前臂严重复合组织损伤的一期修复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永平 丛海波 +1 位作者 李金晟 毕卫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组织损伤 一期修复 复合 严重 前臂 2004年2月 2000年 临床疗效 病残率 截肢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