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杰 王艺 袁久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40眼。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Shirmer试验(ShirmerⅠtest,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40眼。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Shirmer试验(ShirmerⅠtest,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及术后复发率,评估手术疗效和对泪膜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mo A组BU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和C组较术前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三组SⅠt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A组与B组及C组CF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BU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S I 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S I t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术前与B组及C组CFS无显著差异。随访10mo,经比较A组与B、C两组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夏季手术较冬季手术更容易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降低复发率并使患者泪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泪膜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同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裸眼视力不能矫正到0.8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资料。以5g/L阿托品进行散瞳,电脑联合检影进行眼底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同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裸眼视力不能矫正到0.8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资料。以5g/L阿托品进行散瞳,电脑联合检影进行眼底组织检查,采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患儿视网膜黄斑中心厚度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并以56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同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性。结果:弱视眼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为116.92±9.54μm,正常眼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为110.42±7.64μ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34.95±14.95μm,正常眼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36.62±13.86μm,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常儿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明显负相关(r=-0.35,P<0.05),而弱视患儿则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无明显改变,而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明显增厚症状,并且与眼轴的相关性消失,这表明屈光不正性弱视明显影响神经纤维层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黄斑中心凹厚度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下载PDF
冷光源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杰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112例(112只眼)R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冷光源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 目的探讨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112例(112只眼)R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冷光源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膜扣带手术组(A组)和间接检眼镜下裂孔定位手术组(B组),各56例(56只眼)。手术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眼解剖复位者54例(54只眼),复位率为96.43%;B组患者眼解剖复位者50例(50只眼),复位率为8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P〉0.05)。A组痊愈患者33例(33只眼),占58.93%;好转患者21例(21只眼),占37.50%;无效患者2例(2只眼),占3.57%;B组痊愈患者30例(30只眼),占53.57%;好转患者20例(20只眼),占35.71%;无效患者6例(6只眼),占10.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81,P〉0.05)。A组出现锯齿缘裂孔未完全闭合者2例(2只眼),其中1例(1只眼)患者再次行巩膜外加压术后眼解剖复位,另1例(1只眼)患者未作处理;出现严重PVR者2例(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并发症的发病率为7.14%。B组因新裂孔出现玻璃体积血者1例(1只眼),行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出现裂孔未完全闭合者1例(1只眼),再次行巩膜外加压术后复位;出现严重PVR者1例(1只眼),行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57%。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11,P〉0.05)。结论手术照明灯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是治疗RRD的首选术式,该术式的视网膜复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间接眼底镜下裂孔定位术;该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定位可靠、节省时间、减少污染机会及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疗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