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场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造影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先普 徐厚梅 +2 位作者 王开平 窦斌 安百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低场磁共振 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下载PDF
PWI鉴别诊断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莉 王开平 +1 位作者 孙先普 陈为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966-197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255例单发脑转移瘤和104例高级别胶质瘤为研究对象(共359例,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术前均常规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以及PWI检查,详细测...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255例单发脑转移瘤和104例高级别胶质瘤为研究对象(共359例,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术前均常规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以及PWI检查,详细测量肿瘤区、瘤旁区、肿瘤周围水肿区(瘤周区)以及健侧无肿瘤的正常脑组织CBV(脑血容量)值,得出肿瘤区、瘤旁区、瘤周区相对无肿瘤的正常脑组织的rCBV(相对脑血容量)值,记录患者PWI特征。结果 255例单发脑转移瘤,104例高级别胶质瘤PWI显示:1)在肿瘤区,单发脑转移瘤的rCBV值(4. 85±2. 17),比高级别胶质瘤rCBV值(6. 32±2. 59)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的rCBV(2. 15±0. 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转移瘤瘤旁区的rCBV值(1. 31±0. 25)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瘤旁区rCBV值是(3. 01±0. 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在肿瘤周围水肿区内,单发脑转移瘤的rCBV值(1. 11±0. 31),比高级别胶质瘤的rCBV值低(1. 58±0. 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单发转移瘤的PWI在对比剂首过后,信号恢复较高级别胶质瘤明显慢。结论对单发脑转移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采用PWI的检查手段,计算瘤周区的rCBV值,显示其血流灌注特性,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加权成像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脑转移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瘤21例放疗前后CT影像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莲 冯卫华 +2 位作者 陈莉 韩斌丽 王洪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探讨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放射治疗前后在CT表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溶骨型脊柱转移瘤CT影像特点及其放疗后1月、3月、6月的椎体转移瘤CT值及体积值变化,总结其... 目的探讨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放射治疗前后在CT表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溶骨型脊柱转移瘤CT影像特点及其放疗后1月、3月、6月的椎体转移瘤CT值及体积值变化,总结其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影像学CT检查,溶骨型椎体转移病灶放疗后1个月病灶内未见明显钙化,CT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3个月、6个月后病灶同部位CT值与放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 04,P=0. 017)。本组中所有病灶在放疗6个月后CT检查评价为CR 2例,PR 9例,NR 8例,PD 2例,总有效率52. 3%,38. 1%的患者病灶表现稳定。结论在NSCLC溶骨型脊柱转移病灶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促进溶骨性病灶钙化修复,对患者具有相当肯定的疗效; CT检查是一种观察骨转移灶放疗后影像学变化的安全有效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脊柱转移瘤 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药效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慕守满 彭万军 +2 位作者 马庆有 柳瑞梅 蔡希荣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10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纳入研究的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紫杉醇化疗。2个疗程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纳入研究的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紫杉醇化疗。2个疗程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单器官转移、≥2个器官转移的化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和39.1%,观察组患者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