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后合并肛周脓肿1例
1
作者 张勇 马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8期58-59,共2页
患者,男,50岁,内科医生。因排便时肛周疼痛伴少量出血2年,加重3天就诊。体检:胸膝位,后位肛缘向上至齿状线,见一长约0.8cm与肛管纵平行的梭行溃疡,溃疡底部呈灰色,边缘增厚不整齐,质硬,并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肛裂(2期)。... 患者,男,50岁,内科医生。因排便时肛周疼痛伴少量出血2年,加重3天就诊。体检:胸膝位,后位肛缘向上至齿状线,见一长约0.8cm与肛管纵平行的梭行溃疡,溃疡底部呈灰色,边缘增厚不整齐,质硬,并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肛裂(2期)。门诊在局麻下行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术后回家治疗,嘱其每次便后及时换药,并应用抗生素治疗,7天后拆线。术后5天患者被抬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术后 侧位 内括约肌切断术 溃疡 患者 肛周脓肿 合并 平行 内科医生
下载PDF
80例痔瘘手术术后创面延缓愈合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勇 马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7期30-31,共2页
痔瘘手术术后创面延缓愈合,是严重影响肛门功能恢复的并发症之一。1992-2002年,我院共行痔瘘手术(包括: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5000例,其中发生术后创面延缓愈合的共有80例,现将其总结如下。
关键词 术后创面 延缓 痔瘘手术 愈合 并发症 临床分析 肛门功能 重影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2
3
作者 马磊 王立凤 +2 位作者 丁克 刘广余 张丹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与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和炎性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入住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的诊断明确的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与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和炎性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入住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的诊断明确的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快速康复组)与常规处理组(常规组)。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炎性反应指标和脏器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两组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患者144例,年龄(76.5±4.8)岁。快速康复组和常规组各72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4+和CD^8+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快速康复组术后CD^4+较常规组上升幅度明显(P=0.003),CD^8+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05);快速康复组CD^4+/CD^8+比值较术前增加,并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1);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但快速康复组变化幅度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肌酐、钠尿肽和肌钙蛋白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但快速康复组升高幅度较常规组小(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粪时间均较常规组提前,围手术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减轻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脏器功能损伤,提高术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老年 快速康复外科 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磊 丁克 +1 位作者 刘广余 张丹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实施ISR手术的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实施ISR手术的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除全部内括约肌者33例(完全ISR组),切除部分内括约肌者39例(部分ISR组),保留部分齿状线者30例(保齿ISR组):所有手术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比较3组患者手术根治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采用Williams分级标准评估术后肛门功能。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切缘阴性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月,部分ISR组和保齿ISR组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为100%.明显优于完全ISR组的75.8%(2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54,P=0.015)。结论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部分内括约肌和齿状线,以改善术后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内括约肌切除术 根治效果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马磊 李怀章 +2 位作者 刘广余 张丹丹 丁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的时间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进行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当时新辅助化疗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6~8周组(49...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的时间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山东省枣庄市立第四医院外科进行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当时新辅助化疗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6~8周组(49例),9~11周组(51例)和12~14周组(53例)。观察患者手术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于术后1月和术后1年检测3组患者的肿瘤血清标志物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P=0.629)、术中出血量(p=0.806)、清扫淋巴结数(p=0.772)、手术保肛率(P=0.419)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P=0.3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周组6.1%例(3/49),9-11周组5.9%(3/51),12~14周组7.5%(4/53),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9-11周组术后1月CEA、CAl9—9和CAl25检测水平较手术后1年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而6~8周组和12~14周组患者术后1年CEA、CAl9—9和CAl25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月检测结果(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9~11周行手术治疗可能会使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获益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化疗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