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血宁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路劲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5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舒血宁 冠心病 心绞痛 硝酸甘油
下载PDF
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7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仁忠 解培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151-515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仁忠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7期2333-2334,共2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72例为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72例为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声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PⅢNP和血浆BN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血PⅢNP和BNP均明显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替米沙坦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路劲松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年第4期28-29,共2页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一旦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其病情发展尤甚严重,预后差,临床死亡率增高。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高...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一旦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其病情发展尤甚严重,预后差,临床死亡率增高。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高,且不少病例呈无痛型,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亦明显不同于非糖尿病的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死率高于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糖尿病 临床分析 严重心律失常 糖尿病患 心功能衰竭 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路劲松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7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受检者41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受检者进行心脏检查,发现瓣膜病变者,除外先天性、风湿性等其它原因的瓣膜病变,即列入心脏瓣膜病组,其余列为非瓣膜病变组。分析两组与年龄、...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受检者41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受检者进行心脏检查,发现瓣膜病变者,除外先天性、风湿性等其它原因的瓣膜病变,即列入心脏瓣膜病组,其余列为非瓣膜病变组。分析两组与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及瓣膜病变组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杂音等方面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龄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在瓣膜病变组比非瓣膜病变组高。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大部分是正常心脏瓣膜的增龄性改变。除年龄因素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也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老年 退行性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梗并心跳骤停的抢救与监护
6
作者 吴成华 王风娇 张萍 《适宜诊疗技术》 1995年第3期24-25,共2页
自1992年9月——1994年4月我科成立监护室以来,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105例,其中有29例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由于监护人员及时有效地抢救与监护.有22例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监护组在监护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急性心梗 监护室 心跳骤停 患者 抢救成功 出院 痊愈 过程 体会 监护人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影响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仁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IL-8、TNF-α及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8及...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IL-8、TNF-α及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8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出现明显变化,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细胞因子 IL-8 TNF-Α IL-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