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海岸砂生植被基本特征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蕙 张沁媛 +7 位作者 崔可宁 贺同利 马家乐 孙淑霞 张淑萍 崔文强 郑培明 王仁卿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0-313,共14页
作为一种非地带性植被类型,砂生植被分布在沿海砂质海岸上,主要由耐贫瘠、干旱和轻度盐碱的砂生植物组成.我国山东省有较典型的砂生植被分布.砂生植被通常分布区域狭小,面积也较小,但由于其具有原生性,对砂质海岸起着防护作用,又有各种... 作为一种非地带性植被类型,砂生植被分布在沿海砂质海岸上,主要由耐贫瘠、干旱和轻度盐碱的砂生植物组成.我国山东省有较典型的砂生植被分布.砂生植被通常分布区域狭小,面积也较小,但由于其具有原生性,对砂质海岸起着防护作用,又有各种各样的珍稀和濒危植物,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区域生态意义.本团队通过长期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砂质海岸的砂生植被种类组成、结构、分布和演替等基本特征;将山东省砂生植被划分成13个植物群落类型;分析了1985~2020年山东省海岸带砂生植被在种类组成、分布范围、植被类型等方面的变化及原因.由于城市化、房地产、沿海道路建设、采砂、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山东省海岸的砂生植被退化严重而普遍,在一些地段已经消失.因此,保护和恢复海岸砂生植被非常重要而迫切,包括加强砂生植被的基础理论研究、将砂生植被纳入特定保护和管理范围等措施.针对这一类型在中国植被分类中的地位以及植被制图等方面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将其作为单独的类型处理和列入植被制图图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植被 砂质海岸 植被退化 植被保护与恢复 植被分类与制图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植被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仁卿 张煜涵 +1 位作者 孙淑霞 郑培明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5-148,共14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确定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是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植被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加强黄河三角洲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确定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是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植被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加强黄河三角洲植被的研究,探讨其形成、维持和演化机制,对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际意义。山东大学生态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黄河三角洲植被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涉及植被分类、植被组成与结构特征、植被动态与退化、植被保护和利用、植被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黄河三角洲植被在国家公园建设及黄河国家战略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将继续开展和加强黄河三角洲植被的形成、变化和维持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为黄河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被 生物多样性 黄河国家战略
原文传递
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百敏 刘建 +1 位作者 张玉虎 王仁卿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共12页
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自然恢复1、5、15、32年等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废弃采石场和一个未受采石影响且自然恢复大于50年的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之间的关... 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自然恢复1、5、15、32年等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废弃采石场和一个未受采石影响且自然恢复大于50年的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初期,土壤肥力极低,严重缺乏氮素和有机质;植物物种组成简单,主要为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随着生态恢复的进行,土壤有机质不断积累,土壤养分呈增多趋势,土壤粒径、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物理化学性状逐渐得到改善。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优势物种演替缓慢,在自然恢复5、15年的样地中,优势物种都是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直到32年时,优势物种才被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和多年生中华隐子草(Cleistogenes chinensis)所代替,这与自然恢复大于50年对照样地中的优势物种情况基本一致。Jaccard系数表明,恢复32年的样地与对照样地相比已达到中等相似水平。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总体呈增大趋势,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先逐渐增加,到32年后才保持相对稳定。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与群落结构动态相对应。本研究表明,自然生态恢复的过程是土壤-植被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北京西山废弃采石场可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到对照样地状态,但过程较为缓慢,要加快生态恢复的进程,需适当予以人工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特征 废弃采石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