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
作者 朱昌国 孟昭昀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7,12,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方法从Dryad数据库中提取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心脏研究所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该研究共纳入接...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方法从Dryad数据库中提取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心脏研究所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该研究共纳入接受PCI治疗的CAD患者573例,根据随访5年内是否发生MACCE将患者分为MACCE组164例和对照组4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空腹血糖水平等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空腹血糖水平对CAD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评价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糖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50%~70%、左心室射血分数>70%是CAD患者PCI后MACCE发生的保护因素[HR(95%CI)=0.578(0.367~0.914)、0.493(0.279~0.858),P<0.05];空腹血糖≥6.1 mmol/L是CAD患者PCI后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HR(95%CI)=1.492(1.026~2.138),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生存率低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7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70%患者(χ^(2)=5.530、7.450,P<0.05)。空腹血糖<6.1 mmol/L患者生存率高于空腹血糖≥6.1 mmol/L患者(χ^(2)=12.212,P<0.05)。结论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空腹血糖均是CAD患者PCI后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射血分数 空腹血糖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的微阵列鉴定基因和microRN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鹏 张猛 +1 位作者 姜淑娟 杨栋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通过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识别微阵列鉴定基因和miRNA。方法使用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GSE27430和GSE135065)下载的IPF患... 目的通过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网络识别微阵列鉴定基因和miRNA。方法使用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GSE27430和GSE135065)下载的IPF患者数据选择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使用转录因子富集分析选择miRNA,并使用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过滤miRNA的靶mRNA。使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miRNA和mRNA之间的网络并计算Hub基因。使用GO和KEGG途径分析调节网络中的mRNA。结果共选择21个miRNA和119个mRNA,重建由3个miRNA和3个mRNA组成的miRNA-mRNA网络。hsa-miR-199a-5p、hsa-miR-299-5p、hsa-miR-338-3p、NTNG1、SCN2A、TM6SF1被确定为关键的调节因子。结论发现了IPF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Hub基因和miRNA,其中hsa-miR-199a-5p/NTNG1和hsa-miRV299-5p/SCN2A途径可能在IPF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识别病因,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因 微小RNAS
下载PDF
小檗碱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昌国 李帅 +2 位作者 孙艳君 王玉涛 孙岩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37-1942,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腹主动脉中的表达变化和小檗碱的干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100mg&#...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腹主动脉中的表达变化和小檗碱的干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100mg·kg^-1·d^-1的剂量给予小檗碱干预组大鼠小檗碱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6周后,取出腹主动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腹主动脉中PI3K、AKT、p21的表达水平,并对比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造模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升高,药物干预后,小檗碱组大鼠血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各组大鼠TC、TG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模型大鼠腹主动脉PI3K、AK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21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小檗碱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抑制腹主动脉PI3K、AKT并上调p21的表达。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DA发生的机制之一,BBR可能会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干预糖尿病动脉硬化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动脉硬化 PI3K/AKT信号通路 小檗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差异基因富集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宝华 孙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15-21,共7页
目的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GSE71226数据集,筛选冠状动脉疾病差异基因并进... 目的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GSE71226数据集,筛选冠状动脉疾病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筛选冠状动脉疾病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微小RNA(miRNAs)并构建调控网络;根据基因的相关性,构建基因共表达模块,并计算模块基因与临床信息的相关性;选取与临床表型显著相关的模块,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经筛选,共获取冠状动脉疾病差异表达基因130个,富集于Hippo、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一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Wnt、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和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上。富集分析显示,miR-503-3p、miR-3674、miR-5088-5p、miR-4486等miRNAs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密切。根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获取1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洋红色模块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显著相关。经拓扑分析,BMP4和C3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结论冠状动脉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病理过程涉及多靶点、多通路,可能受到多个miRNAs调控。BMP4和C3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信号通路 富集分析 蛋白质互作网络 流体剪切力 动脉粥样硬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