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侯莹 朱晓晴 +2 位作者 王秀玲 潘青 张立君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和未...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早期心电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基于早期心电图指标对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效能;随访观察30 d,根据患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早期心电图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00例AMI患者中,41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归为发生组,其余59例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归为未发生组;两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9、2.038、2.025,P<0.05);两组Tp-T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水平及碎裂QRS波(fQRS)、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比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2.047、3.538、5.101、2.006、5.017、8.212,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为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034(1.001~1.069)、1.085(1.040~1.132)、6.380(1.152~35.334)、5.376(1.013~32.474),P<0.05];ROC曲线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对AMI恶性心律失常联合预测AUC 0.846(95%CI=0.760~0.910,P<0.05);随访观察30 d,28例患者出现死亡为死亡组,其余72例为存活组,ROC曲线显示,Tp-Tec、QTc、fQRS波、RBBB对AMI预后联合预测AUC 0.892(95%CI=0.814~0.945,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予以心电图监测,并关注Tp-Tec、QTc、fQRS波、RBBB心电图特征有利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对预后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恶性心律失常 碎裂QRS波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TIMI血流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治生 侯淑敏 +1 位作者 刘延才 母树清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4-75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应用对冠脉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不同应用时机对疗效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符合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应用对冠脉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不同应用时机对疗效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符合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2),比较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冠脉TIMI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7d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肌钙蛋白Ⅰ(cTnl)峰值、住院天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死亡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梗PCI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更有效的改善冠脉血流及临床预后,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冠心病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连军 毕文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84-85,共2页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加剧,该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冠心病的发病概率也明显增大,约为普通群体的2-4倍,其中有3/4的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介入治疗 全程护理 生活质量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QT离散度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承俊 田福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68-368,共1页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估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是心脏无创心电技术的检查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对QTd在多种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中的作用都进行了...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估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是心脏无创心电技术的检查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对QTd在多种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中的作用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作为评价心脏疾病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死亡
下载PDF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5
作者 贾治生 侯淑敏 赵树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严重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因,AMI后室颤的发生与QTcd增加有关[1]。利用QT离散度对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是降低AMI患者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们总结48例AMI患者溶栓后QTcd的变化,以探讨溶栓治疗对其影响。现报... 严重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因,AMI后室颤的发生与QTcd增加有关[1]。利用QT离散度对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是降低AMI患者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们总结48例AMI患者溶栓后QTcd的变化,以探讨溶栓治疗对其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Q-T离散度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6
作者 贾治生 廖红 +1 位作者 宿燕岗 童步高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其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41例DCM患者和42例对照组病人的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41例DCM患者的SDNN、S...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其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41例DCM患者和42例对照组病人的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41例DCM患者的SDNN、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心功能Ⅲ级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以下者(P<0.01和P<0.0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不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之间HRV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以LVEF和SDNN之间做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92,P=0.05)。结论:DC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普遍下降,而以SDNN、SDANN下降显著;HRV下降的程度和心功能分级及LVEF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是否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率变异 心律失常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sST2、ACT-A及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发生及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鸿渐 王思月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509-1512,1517,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ST2(sST2)、激活素A(ACT-A)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9例CHF病人为CHF组,以50名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sST2、ACT-A、NT-proBNP...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ST2(sST2)、激活素A(ACT-A)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9例CHF病人为CHF组,以50名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sST2、ACT-A、NT-proBNP的组间表达差异及三指标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ACT-A、NT-proBNP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低(P<0.01)。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高于Ⅲ级,且Ⅲ级高于Ⅱ级(P<0.05)。CHF组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TC、TG、hsCRP、HDL-C、LDL-C、hs-CRP、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T2、ACT-A、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15、0.692,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1,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结论:CHF病人血清sST2、ACT-A、NT-proBNP的表达升高,并且三者的表达水平与NYHA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三者联合检测检测对CHF病人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可溶性ST2 激活素A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李明 宋荣刚 辛梅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0期5-6,9,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方法测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6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NT-pro BNP浓度,把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复发和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没有发生上述病症...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方法测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6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NT-pro BNP浓度,把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复发和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没有发生上述病症的患者作为存活组,对两组患者血浆的浓度变化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病因不同的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也不尽相同。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未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阶段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由数据分析发现,通过分析得出存活组血浆浓度低于死亡组,心力衰竭患者浓度不断升高,需要注意预后情况,在临床中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浆浓度 变化分析
下载PDF
心阻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李明 马皎洁 辛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索心阻抗法( ICG)的各项检测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改变及其敏感性,阐明ICG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以2004年1月-2006年8月期间在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了心脏血... 目的:探索心阻抗法( ICG)的各项检测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改变及其敏感性,阐明ICG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以2004年1月-2006年8月期间在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了心脏血流动力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探讨ICG的各项检测参数在不同人群中的改变及其敏感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的ICG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分年龄、分性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部分ICG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会出现ICG指标变化,ICG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阻抗法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监测
下载PDF
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分析
10
作者 李明 马皎洁 贾治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20期106-108,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营养风险的情况,同时研究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差距。方法调查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36例,入院次日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 目的了解本院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营养风险的情况,同时研究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差距。方法调查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36例,入院次日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来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情况,探讨营养风险的发生在性别、心功能分级上的差异及与身高、体质量及某些化验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院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8.53%(66/136),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37.10%(23/62),女性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8.11%(43/74),两组之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心功能分级组之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营养风险评分与UA、BNP、DBIL、住院天数成正相关关系(P<0.05);营养风险评分与体质量、Hb、ALB、TG、CHO、Na^(+)、Cl^(-)成负相关关系(P<0.05);营养风险评分与身高、ALT、AST、GLU、TBIL、IDBIL、K+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院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营养风险,因此应尽早对其进行筛查并进行合理的干预,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S 2002 心力衰竭 营养风险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11
作者 刘梅 徐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DL-C、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均有升高,TC、TG、LDL-C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D以及血清NT-pro-BNP、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升高,IVESD、血清NT-pro-BNP、hs-CRP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且具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药学 心功能
下载PDF
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水蛭素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敏 崔连群 +3 位作者 张承俊 王晓军 烟玉琴 秦风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重组水蛭素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第2-5代与凝血酶(4.0u·mL-1)共同孵育,按不同分组加入水蛭素(6.0u·mL-1)和肝素(6.0u·mL-1)。在不同... 目的: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重组水蛭素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第2-5代与凝血酶(4.0u·mL-1)共同孵育,按不同分组加入水蛭素(6.0u·mL-1)和肝素(6.0u·mL-1)。在不同时间,通过MTT比色检测细胞生长活性,以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评价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从2h即可出现,24h开 始减轻。凝血酶对VEGF的表达呈现双峰状:诱导后1h即有VEGF表达增高,2h减低后再次升高,24h达最高。 重组水蛭素可以有效地阻断凝血酶的上述作用。结论:凝血酶诱导HUVECs损伤并显著上调VEGF mRNA的表 达,该过程可被水蛭素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水蛭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金兰 刘晓云 王景俊 《中国医药》 2006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西立伐他汀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与炎性因子及斑块稳定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霞 吴孟海 +4 位作者 牛甲民 张增堂 黄华 周南南 王建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coronary CTA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36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coronary CTA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36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组68例与三支病变组19例。结果与单支病变组相比,两支、三支病变组的CACS水平更高,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五聚素3(Pentamerin 3,PTX3)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 K)水平更高,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更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更高(P<0.05)。CACS水平与Cys C水平呈负相关,与Lp-PLA2、PTX3、Cat K、CRP、sICAM-1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ACS指标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 斑块稳定性指标 相关性 冠心病 血清炎性因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东 张承俊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artan)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E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轻中度EH住院患者坐位舒张压(SiDBP)90-109mmHg共7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氯沙坦50mg/d,一组服用洛丁新100mg/d,于2周末SiDBP>90mmHg者...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artan)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E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轻中度EH住院患者坐位舒张压(SiDBP)90-109mmHg共7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氯沙坦50mg/d,一组服用洛丁新100mg/d,于2周末SiDBP>90mmHg者剂量增加至氯沙坦100mg/d或洛丁新20mg/d,继续服用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各测血压及心率,结果:服氯沙坦组有效率70.6%,服洛丁新组有效率72.2%,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性,6周末氯沙坦组SiSBP/SiDBP下降17.4/2.8mmHg,洛丁新组下降17.8/13mmHg,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2.9%)明显低于洛丁新组(13.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50-100mg治疗轻中度EH疗效确切,咳嗽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洛丁新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被引量:6
16
作者 庄秀云 张蕾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8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低血糖的常规管理方式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PDCA)对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确定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前来该院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DCA组,观察透析过... 目的通过比较低血糖的常规管理方式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PDCA)对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确定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前来该院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DCA组,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改变,记录数据并统计。结果 PDCA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能更有效的防止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低血糖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左希宏 张艳玲 陈欢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左西孟旦以0.05ug/(kg·min)起始,经观察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浓度渐增至0.20ug/(kg·min)并维持24h。结果...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左西孟旦以0.05ug/(kg·min)起始,经观察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浓度渐增至0.20ug/(kg·min)并维持24h。结果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用药前为(1.95±0.71)分,用药24h为(1.49±0.56)分,1周后为(1.15±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6,P:0.043);全身临床状况评分用药前为(1.87±1.21)分,用药24h为(1.36±0.61)分,1周后为(1.09±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3,P=0.02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药前为(30.41±5.62)%,用药1周为(43.16±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37);每搏心输出量(SV)用药前为(59.524-25.23)ml,用药1周为(72.31±14.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7,P=0.047);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用药前为(2534.56±1570.23)ng/L,用药1周为(934.32±421.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20)。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悸、头晕、低血压及室性早搏,经处理后均缓解。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全身临床状况评分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每搏心输出量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金兰 刘巧凤 张承俊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治疗 药物疗法 激光疗法 电生理治疗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左希宏 沙亚宾 王景俊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0-69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 ,分为静脉溶栓组 (A组 )与未溶栓组 (B组 ) ,并设AMI未发生心脏聚停的静脉溶栓患者为C组 ;A组与B组、A组与C组分别进行...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 ,分为静脉溶栓组 (A组 )与未溶栓组 (B组 ) ,并设AMI未发生心脏聚停的静脉溶栓患者为C组 ;A组与B组、A组与C组分别进行临床特点比较。结果 A组较B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与C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差别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心脏聚停心肺复苏成功后 ,如无溶栓禁忌证均可行静脉溶栓 ,且能达到与AMI未发生心脏聚停患者静脉溶栓同样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心肺复苏术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对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春英 沙亚宾 +2 位作者 杨菁 王林 杜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980-981,共2页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电图 (ECG)和动态心电图 (DCG)特点 ,探讨两者对DCM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 63例DCM进行ECG和DCG检查 ,并进行长期随访 ,按照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各种异常对比分析。结果  63例DCMECG以室早和...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电图 (ECG)和动态心电图 (DCG)特点 ,探讨两者对DCM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 63例DCM进行ECG和DCG检查 ,并进行长期随访 ,按照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各种异常对比分析。结果  63例DCMECG以室早和T波改变多见 ,分别为 79 2 %、5 7 5 %。DCG以室早、房早及S -T段下移多见 ,分别为 89 6%、64 4%、2 2 9%。在室早中ECG以偶发室早多见 ,DCG以频发室早、成对室早及短阵室速多见 ,并有室颤发生。在ECG死亡组室早总发生率、频发室早及T波改变检出率比存活组高 (P <0 0 1)。在DCG死亡组频发室早、成对室早及短阵室速检出率比存活组高 (P <0 0 1) ,分别是存活组的 6 5、4 6、2 6倍 ;房早也比存活组高 ( P <0 0 1)。结论 DCM患者ECG发现频发室早和T波改变 ,在DCG出现频发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及房早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扩张型心肌病 DCM DC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